《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今日頭條_西安之聲傳媒趙會新圖/文快訊:西安城內有一家蕎麵餄餎館,雖然面積不大,可是有一定的背景,老一輩西安人都知道,稱他為“教場門餄餎”。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老闆劉西平 攝影/趙會新

教場門餄餎,著名小吃,店鋪位於西安教場門。教場門餄餎源於清末民初,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最初,由渭南縣渭河北呂家村姓孟的一位老人在當地藺家店開鋪經營,很有名氣。孟家的後人孟兆武,從十一二歲起就跟隨父親學習做餄餎的技藝,十七八歲就成了遠近聞名的"把式"。1932年,年僅20歲的孟兆武來到西安開飴鉻館,先在南院門第一市場,店名為 ·'渭北餄餎館",以後又搬到教場門。由於盂師傅深諳蕎麥麵的質地,製作工藝又有獨到之處,再加上店裡的調料齊全考究,風味與眾不同,西安城裡的人不僅愛吃,還稱他做的餄餎為"教場門餄餎",一直流傳至今。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現在的經營者是第二代傳人孟兆武女兒和女婿劉西平。劉西平說“我們家的壓的餄餎用的是長武、蒲城一帶所產的新鮮蕎麥,現磨現做,壓出的餄餎筋細、柔軟,用筷子可夾起整碗餄餎,食後碗底不留一點斷渣。筋細柔軟,光滑利口,涼熱均可食,健胃消暑,是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首選的主食“。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壓餄餎用的蕎麵團 攝影/趙會新

劉西平指著盆子說“這是壓餄餎專用的鹼,用水泡開後適量加入蕎麵裡,反覆揉搓成硬麵團,最後還要醒面一個多小時後才能壓餄餎。

教場門餄餎被陝西省商業聯合會評委“中華老字號”。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被評為中華老字號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老闆劉西平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教場門餄餎館 攝影/趙會新

當問起他生意還好嗎?劉西平說“經營教場門餄餎館不光是為了掙錢,為的是經營老字號品牌,買的是老一輩傳統和傳承。”

手拿飯盒這位女士說“她母親身體有病住在醫院治療,今天就特想吃教場門餄餎,我從醫院專門來到他家給老人買一碗葷素二合一熱餄餎。我在想,老人其實不是挑食,她吃的就是一種忘不掉記憶。”

《買的是傳承 吃的是記憶--西安教場門餄餎》西安之聲傳媒

溫馨提示:教場門餄餎館老闆只收現金,不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問其原因?62歲的劉西平回答:“我用的是智能手機,但是人老了,玩不了微信。”

教場門餄餎館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教場門59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