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和漢武帝,哪個更偉大?你的理由是什麼?

梔子花的微笑


漢文帝偉大,漢武帝跟他爺爺比就是個敗家子。漢文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前三位。文帝初期政府被朝臣把控,匈奴入侵陰影如影隨形,百姓民不聊生,國庫空的跑老鼠。漢武帝的所謂豐功偉績無非是站在爺爺和爹攢下的家底基礎上做得。

漢文帝與民修養生息,打擊官僚,維護平民,修正劉邦留下的錯誤經濟戰略。百家爭鳴回覆。把國家實力翻了好幾個個。一生簡樸,只穿補丁的衣服,自己親自種蘑菇,太后帶頭做衣服。被人民尊為聖人皇帝。

漢武帝呢?奢侈好大喜功這些就不說了,經濟政策的失敗導致文景之治半個世紀的經濟體系徹底崩潰,獨尊儒術,毀了千年文化積澱。至於擴大版圖,漢朝能打贏匈奴不是他指揮得當,而是漢朝已經進入鐵器時代,對青銅時代的匈奴能打成這樣,也是夠菜的。

漢武帝歲數大後眼看著國家就要崩潰,發佈罪己詔,老百姓一下子就原諒他了。為什麼?因為他是漢文帝的孫子!看在漢文帝的面子上,人民原諒了劉徹,否則就像他這麼搞得民不聊生,早就有人造反了!幾百年後黃巾起義,撅了漢朝各代皇帝的墳,只有漢文帝,起義軍殺到漢文帝墳前的廟裡,看到供奉的文帝衣物哭著退了出去,堂堂天子穿的鞋是補丁摞補丁的!歷史上哪個皇帝能做得到


豆漿叔叔講史


應該說都偉大,一個文治一個武功,追其因果那還是劉邦最偉大,沒有劉邦就沒有文帝武帝,西漢王朝建立後劉邦、呂后、採用休養生息,與民休息,發展農業穩定秩序,收到了顯著成效。到了文帝他在誅呂之亂後被大臣擁立,心中始終驚懼不安 然而他精於統治術,不但穩定了政局,而且延續了漢朝建國以來的休養生息政策,文帝寬儉愛民,廢除肉刑,減輕徭役,以德服人。採納晁錯的建議實行入粟拜爵,改善農民處境。准許私人開採礦產,利用和開發漁鹽資源,促進了農民的副業生產,文帝的政治方針和措施,



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了顯著的發展,文帝致力於用道德教化臣民,因此四海之內殷實富足,禮儀道德盛行於世。景帝繼位後,基本延續了文帝時的政策,同時又根據時勢變化強化了朝廷權利,景帝在位期間,推行“削藩策”,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了中央集權,和他父親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為武帝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太史公說,漢興之後,孝文皇帝廣施恩德,天下百姓得以懷思而安寧,到了孝景皇帝時,已經無需再憂慮異性諸侯王的反叛了,但晁錯嚴厲地削奪了同姓諸侯的封地 因此使得吳楚七國一同起兵反叛,

聯合向西攻打朝廷,這是因為諸侯王勢利還太過強大,而晁錯又沒有采取漸漸削弱的方法,到了主父偃,建議准許諸侯王分封自己的子弟為侯,從而使諸侯王逐漸被消弱,國家終於安定下來,所以說,國家安危的關鍵,難道不是依靠謀略嗎?韜光養晦了這麼多年,安定了內部。剩下的就該揚我國威,興我大漢。千古一帝漢武帝隆重登場。武帝頒佈推恩令,開展專項打黑行動打擊豪強,加強了中央集權,穩定了社會秩序。緊接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開始亮劍匈奴一雪前恥,匈奴擾我邊境,殺我子民,圍高祖於白登,戲呂后於書信。

漢武帝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後開始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威脅。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漠北之戰霍去病斬首虜七萬多,俘虜匈奴王爺三人,霍去病馬不停蹄一路追殺,在蒙古肯特山一帶祭祀天地,祭天封禮在狼居胥山舉行,霍去病封狼居胥後,繼續率軍深入追擊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方才回兵。
經此一役,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後來封狼居胥成為華夏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這一年霍去病二十一歲。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武帝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闢西南夷。可謂政績卓越,然而他又窮奢極欲、窮兵黷武,晚年的暴政加重了民眾負擔,巫蠱之禍更是導致宮廷大亂。這位集雄主與暴君的帝王,歷史影響深遠而複雜,評價亦存爭議。


老張頭講故事



漢文帝時,重用儒家大師張蒼為丞相,放開言論。廢除秦始皇創立的誹謗之法、夷族連坐之法、告奸之法。張蒼廢法,是中國法治史,乃至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進步,

漢文帝時,丞相張蒼髮展經濟,休養生息,人口增長,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日益強大。開創文景之治。

漢文帝臨終遺詔曰:朕聞萬物之萌生,非有不死。死者,萬物之理,物之自然也,豈可哀哉!並叮囑喪事簡辦,不能耽擱農時,不能耽擱婚喪嫁娶。不能以死者害生者。

漢文帝被儒家譽為漢之堯舜。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實行法家愚民政策。重立秦始皇創立的誹謗之法。妄議朝政,罵天子者——誅!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重立秦始皇創立夷族連坐之法。告奸之法,鼓勵骨肉至親之間檢舉揭發。

張湯立法,是中國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君之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屠戮殆盡。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江充,太監蘇文。以巫蠱之禍誣陷太子。致使太子被滅門。皇族被屠戮殆盡。

漢武帝傾盡天下之財,尋仙求長生。

漢文帝時,是華夏文明一次巨大的進步。漢武帝時,是華夏文明巨大的倒退。

漢文帝最偉大。漢武帝最邪惡。


楊朱學派


從個人的能力與偉略以及對國家的貢獻來看漢文帝遠沒有漢武帝的偉大,漢文帝繼位後著重治理的是國家內部的穩定與發展,在力行節儉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農耕民生的基本要求,他以身作則,倡導節儉,因勢利導,國家安定。他為什麼力行這樣的國家策略哪?這與漢文帝的歷史背景有著深刻的聯繫,漢文帝劉恆出生後並沒有在內宮得到待見,很小的時候就與母親薄姬外遷到邊遠的代地任代王,等到呂氏滅族,大臣尋覓到了老實做人為事的代王劉恆,劉恆在惶恐之中天佑之緣就任了漢天子,他面對的是劉邦手下打天下的大臣老臣,這樣的格局不可避免的就制約了漢文帝的個人思維,他一方面依靠大臣老臣,一方面有不得不防備著這些老奸巨猾的忠臣猾將。他於是努力平衡朝內佈局,儘快使國家安定平穩。國策上他力行節儉,務使農耕,使庶民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國家不至於重入湯火,避免秦國之弊矣。

漢朝到了漢武帝劉徹一朝其國情國力完全不同以漢文帝時代,這時漢朝的功臣大都已經謝世,劉徹沒有了臣內的制衡,漢朝國力強勁正好為漢武帝雄霸的野心提供了堅定的依託,漢武帝的遠大理想著眼於開拓,他的願意則地廣萬里,威德遍於四海。於是他拓展了漠北廣漠,打通了河西走廊,使帝國的聲威傳至西域世界,帝國的版圖再次放大,這樣的偉略只有漢武帝能夠達到,所以說漢武帝是雄才大略的雄主,漢朝的大朝大勢是漢武帝劉徹推向了極致,推向了輝煌,漢武帝劉徹是為雄才大略的雄主不虛爾。


楊柳青青春之聲


當然是漢武帝,與秦始皇齊名的千古一帝,所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有隋文帝明太祖明成祖康熙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超一流皇帝,這些超一流皇帝的共同特點是雄才大略,對外戰績輝煌。而漢文帝開創的文景之治只是文治突出,沒有抗擊外族的武功。


厚德載物49847


初漢的兩帝,一文一武,一張一馳,不同風格,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的需求,所謂“文”和“武”只是其後人依其前生前的業績所加的諡號罷了。文帝重內功,修法度,打基礎,開創“文景之治”的先河。武帝重疆域,平匈奴,打天下,也是其做為皇帝的工作職責和本份。

他兩人只是工作重點不一樣而己,談不上誰好誰不好。今人也不能以自己的好惡去評判。凡人都是有優缺點的。


potty49


漢文帝比漢武帝更偉大,理由仔細閱讀歷史,瞭解一下兩個人的前後背景。


華山167


文帝創業武帝擴土個人認為武帝大過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