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奮鬥的人生更精彩11


李淵,字叔德,隴西狄道人。唐朝開國皇帝。

李淵的父親李昞,是北周時安州總管。李淵在隋煬帝時任太原留守。六一七年,隋朝已土崩瓦解,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勸父親乘機起兵。李淵一聽,大為驚恐,竟要捆兒子送晉陽縣衙,治他謀反之罪。

其實,晉陽縣令就是世民的同謀。後來李淵受煬帝逼迫,眼見難免殺身之禍,只好聽從兒子的安排,在太原舉兵。兩個月後,李淵率兵三萬人進入關中,又過兩個月,部眾發展到二十萬人,攻入長安。

這時,他立煬帝十三歲的孫兒西京留守楊侑做傀儡皇帝,叫恭帝,並遙尊煬帝為太上皇。李淵立恭帝的目,主要是可使敵對勢力得不到討伐的藉口,又可用恭帝的名義招降隋官,而尊煬帝為太上皇,實際取消其合法地位。

六一八年三月,煬帝死於江都。李淵立即廢掉恭帝,五月,在長安稱帝建國號唐,是為唐高祖。從此,拉開了唐朝二百九十年的歷史帷幕。此後,李淵連連出兵,相繼鎮壓各地反隋的農民起義軍和平定地方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

可是,還未舉行慶祝江山統一的大典,他卻被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秦王(李世民)等幾個兒子的爭權弄得心緒不寧。
由於他的昏庸無能,竟對世民猜疑甚至憎惡,轉而支持李建成。建成、元吉利用這一點,一面不擇手段地收買李世民的部下,另一方面鼓動高祖把李世民心腹調到外地當官。這場鬥爭,終於釀成“玄武門之變”。六二六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埋下伏兵,趁太子與齊王到太極殿早朝時,殺死了他們。三天之後,高祖立秦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之後,高祖被迫讓位,自稱為太上皇,至六十九歲時病卒。

天天開心歷史


李淵是唐朝開國皇帝,他是歷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繁華,最強大的朝代。那麼他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呢?他經歷了什麼呢?

李淵

  • 出身世族,承襲爵位
李虎


李淵為隴西李氏,他的先祖李暠(hào)是東晉十六國西涼的開國皇帝(目稱李廣十六世孫),世代顯貴。他的祖父李虎是關隴集團的一員,也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賜姓大野,北周取代西魏後復原姓。李淵父親李昞(bǐng)是北周御史大夫,兼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他的母親是隋文帝揚堅獨孤皇后的姐姐。李淵七歲時,父親李昞病死,他襲封成為唐國公。開皇元年(581年),揚堅接受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讓李淵當千牛備身(皇帝帖身保鏢),因為獨孤皇后是李淵的姨母,所以楊堅特別信任李淵,歷任譙、岐、隴三州的刺史。

  • 南征北戰,雄據太原


隋煬帝即位後,李淵當了滎陽、樓煩二郡太守,佔升為殿內少監。大業九年(613年),升為衛尉少卿。同年,隋煬帝徵高句麗,李淵在懷遠督運糧草。六月,揚玄感起兵反隋,隋煬帝命李淵鎮守弘化郡,並主持關右的軍事。李淵當時歷任隋朝內外的官職,又樹主恩德,結交了不少英雄豪傑,這引起了隋煬帝的猜忌。時逢隋煬帝巡遊,詔李淵前去參見,李淵因有疾而未去。李淵外甥女王氏在後宮,隋煬帝問王氏:“你舅舅為什麼遲遲不來”,王氏說李淵病了,隋煬帝又問:“病得嚴重嗎?是不是要死了?”李淵聽聞後非常害怕,只好縱情聲色,收受賄賂以矇蔽隋煬帝。

大業十一年(615年),隋煬帝駕臨汾陽宮,任命李淵為山西(函谷關以西,不是今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在龍門與叛軍首領母端兒相遇,李淵率兵擊敗母端兒,又攻絳州柴保昌,降服萬餘人。次年升為右驍衛將軍,突厥侵犯,李淵與馬邑太守王仁恭一同反擊。隋兵太少,無法出擊,李淵於是選精騎二千為流動部隊,居處飲食隨水草如突厥,射箭捕獵騎馬弛騁,以迷惑敵人,又另擇擅射箭的士兵埋伏四周以備不時之需,敵人遇到李淵,疑惑不敢交戰,李淵趁機出擊,大敗突厥。

  • 太原起兵,滅隋建唐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任太原留守,在西河與高陽曆山飛賊甄翟兒大戰,大敗甄翟兒。此時,隋煬帝江都南巡,天下盜起。李淵之子李世民斷定隋必亡,於暗中結交豪傑,招逃亡之人,與晉陽縣令劉文靜共圖大計,然而李淵並不知情,因怕其不聽未敢相告。便與裴寂想出一計,裴寂找來晉陽宮的宮女私下侍奉高祖。後來高祖與裴寂在他家飲酒,酒過三巡,裴寂將李世民想奪取天下的事告與李淵,李淵大驚,裴寂又說,宮女私下侍奉你,這是死罪,別無選擇,李世民也進來一同勸其起事,李淵開始假裝不同意,還要將李世民送官,後來表示贊同,說:"吾愛汝,豈忍告汝邪?"但這事沒了下文。而李淵所在之地盜賊眾多,突厥屢犯,讓他應接不暇,出兵也無濟於事,隋煬帝便派臣抓李淵去江都,李淵正欲拼死一搏起兵反隋,這時隋煬帝復馳使者赦免了高祖,這才中止了起事。

這時,天下豪傑皆起兵自立:劉武周起馬邑,林士弘起豫章,劉元進起晉安,皆稱皇帝;朱粲起南陽,號楚帝;李子通起海陵,號楚王;邵江海據岐州,號新平王;薛舉起金城,號西秦霸王……劉武周率眾攻打汾陽宮,高祖猶豫不決,陷入兩難境地:如果不出兵,劉武周佔了汾陽宮,論罪將誅,但是出兵必先要朝庭允許,可現在交通阻隔,無法到達江都,延誤奏請怎麼辦?眾將齊聲說:"事關國家,現在能獨自決斷的只有您”。李淵於是招兵,十天招了一萬兵丁。

虎賁郎將王威與虎牙郎將高君雅見李淵招兵,起了疑心,欲在晉祠殺李淵,不料,這兩人的密謀被晉陽鄉長劉世龍獲悉,並告知了李淵。李淵於大業十五年(617年)五月十五日以暗中勾結突厥罪將兩人斬殺,並派劉文靜出使突厥,相約同盟。

六月,遣子李建成與李世民率軍滅拒命的西河郡丞高德儒。六月己卯日,李淵向各郡傳檄文,稱義兵,設大將軍府,置左中右三軍。以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掌左軍;李世民為燉煌公、右領軍大都督,掌右軍;李元吉為姑臧公,掌中軍。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石艾縣長殷開山為掾,劉政會為屬,長孫順德、王長諧、劉弘基、竇琮為統軍,並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七月初三,李淵手執白旗,擁兵三萬,在原野上誓師,由李元吉領左軍留守太原。初四,將張綸攻下離石、龍泉、文城三郡。初七,至靈石,隋將宋老生駐紮霍邑抗義軍。八月初三,義軍打敗宋老生。此時,隋煬帝還遠在江都關內隋軍力量非常薄弱;而中原瓦崗軍正與王世充激戰方酣,均無暇西顧。李淵乘機取關中,並於大業十三年(617年)農曆十一月初九日攻入長安。

十一月十三日,李淵宣佈將隋煬帝尊為太上皇,並擁立其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五月,隋恭帝無奈只好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於長安,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是為唐高祖。


探尋歷史奧秘


在隋末各地如火如荼的動亂髮展到高潮時,有一個地方遠離漩渦中心,那就是李淵鎮守的太原。太原作為拱衛長安和洛陽的北方軍事重鎮,也稱為北都。被視為皇帝經濟後院的太原,有著極其獨特的政治地位,那麼掌握軍政大權的太原留守一職,就必須是皇帝信任的重臣,而李淵恰恰是合適人選。



其實李淵與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的政治地位是一樣的,李淵也是關隴集團的主流。他爺爺李虎出身於五川鎮(具體我沒考證到,大概是內蒙古河套地區),乃西魏建國的功臣,是西魏權力中樞的八柱國之一。西魏實施的是府兵制,部隊是專屬與八柱國的這八個家族。而其中的另一個柱國就是孤獨信,孤獨信一共七個女兒,大女兒是北周的明敬皇后;七女兒嫁給了楊堅,這就是後來的隋朝文獻皇后;四女兒就是李淵的原配,就是後來唐朝的元貞皇后,也就是李世民他親媽。



這種關係一目瞭然了吧?隋文帝楊堅是李淵的親姨父,而且李淵自己本來就是八柱國之一李虎的孫子,也就是說自己家就有一府人馬。西魏北周時期的府兵制,以後我們單獨拿出來講講,八柱國大概相當於後來清朝八旗制度的旗主。李家與楊家關係如此之近,本來應該就是楊家的有力支持者。但是李淵從小就喪父,很年輕的時候就承襲了其父的爵位家業,總給人一種少年老成的印象。再加上李淵不拘小節、行俠仗義的作風破有威望。而與李淵正好的相反的表兄弟隋煬帝楊廣,是個事無鉅細的決策者,而且猜疑之心超乎常人。因此,楊廣對這個本來可以依靠的表兄弟充滿了戒心,曾經李淵患病之時,甚至希望李淵趕快死去。但是由於太原的政治地位,隋煬帝又不得不把太原留守這一職務交給李淵,因為別人就更信不著了。同時派遣心腹王威、高君雅擔任副手,監視李淵。當時一度流傳“桃李子,摘天下”,這就讓隋煬帝視李姓成為心腹大患。在上述的政治環境下,李淵也暗中積蓄力量,收留或匿藏逃兵以及被官府追捕的人;借巡視轄區之際積極網羅人才。這一時期,其兩個兒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具體何時起事,李淵從來沒透露過任何人。於是,李世民通過跟李淵心腹裴寂策劃逼李淵起兵。大體事件是這樣,當時隋煬帝在全國各地設置了行宮,晉陽宮正好就在太原,雖然不知道皇帝什麼時候來,但是宮裡一樣配備了不少待命侍寢的宮女,我們都知道隋煬帝好色是出了名的。有一天裴寂陪李淵在宮裡由宮女服侍喝酒,這喝酒人都知道,酒後亂性嗎,更何況皇帝宮中的女人各個都跟出水芙蓉似的,之後的事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了,醒來之後裴寂跟李淵說,“主公,你這是滿門抄斬的重罪呀,睡皇帝的女人還得了嗎?”,已經沒有退路的李淵宣佈扛起反隋大旗。因為此時隋煬帝尚在江南,各地反隋勢力揭竿而起,反倒是長安留守勢孤力薄。公元617七月,李淵率三萬大軍南下長安,途中連續突破霍邑守將宋老生、河東守將屈突通的隋軍防線,到十月終於包圍長安,到了十一月九日,李淵發動總攻佔領了長安。攻入長安以後,李淵尊隋煬帝為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為皇帝,自己成了唐王。618年三月,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殺與江都,同年五月在得到了隋煬帝駕崩的消息後,李淵正式取代隋恭帝登上皇帝寶座,建立唐朝。



巴顏鵠09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唐朝開國皇帝、軍事統帥,唐國公李李昞之子。

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姨母)垂愛,起家千牛備身,歷任譙州、隴州、岐州刺史。大業九年(613年),遷衛尉少卿。隋煬帝東征高句麗時,負責督運糧草。大業十一年(615年),率兵擊破毋端兒起義軍。大業十二年(616年),率兵抵禦突厥,屢傳大捷。大業十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面對隋朝土崩瓦解,殺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於晉陽。建立大將軍府,帶領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南下,攻克霍邑,斬宋老生;招降關中孫華起義軍,順利攻取長安。擁立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年號義寧,自領大丞相,加封唐王。隋煬帝遇弒後,逼迫隋恭帝楊侑禪位,建立唐朝,年號武德。命秦王李世民統兵作戰,擊敗隴西的李軌和薛舉父子、擊退幷州的劉武周和宋金剛、擒獲洛陽的鄭王王世充和河北的竇建德,迫降王世充,平定各地農民起義及地方割據勢力,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耳機維修專家


唐高祖李淵,唐朝的開國皇帝,隋朝貴族出身的李淵,在隋朝末年大亂的時候,曾經在太原任職,哪他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呢?

李淵出身於名門貴族,還是隋文帝表親

李淵出身於北周時期關隴貴族家庭,世襲爵位受封唐國公。而且和隋文帝是表親,隋文帝的文獻皇后正是其姨母。由於有這層關係,李淵受到隋朝重用,歷任譙州、隴州、岐州刺史。到了隋煬帝在位時,則負責督運糧草,隨隋煬帝東征高句麗。

隋朝末年,正是由於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而一無所獲,加上大興土木造行宮,挖大運河,浪費了國家大量的財力物力,弄得民怨四起,民不聊生,各地爆發了大量的農民起義。而李淵臨危受命征討反叛義軍。曾先後率軍擊破毋端兒起義軍。並於616年率兵大破北方突厥的進犯。公元617年,由於鎮壓起義有功,李淵升任太原留守。


李淵也是個聰明的人,就在他鎮壓各地起義和北方突厥的的同時,李淵不斷的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發展到後來,到了做太原留守的時候,李淵已初步具備反隋另立新朝的實力。

勢力發展的太快,受到隋煬帝的猜忌。

隨著李淵職位和勢力不斷增加和擴張,有了點權重壓主的味道。也受到了生性多疑的隋煬帝的猜忌。

有一次李淵奉隋煬帝之命鎮守弘化郡,恰好隋煬帝發詔命李淵陪同隋煬帝巡行其所到之地,也真的巧了,剛好李淵生病臥床而沒有去。得知情況的隋煬帝說了一句:“病的要死了麼”?

李淵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特別當知道隋煬帝說這句話以後更是深感恐懼。為了消除隋煬帝的猜忌,李淵只好作出終日飲酒作樂頹廢模樣,成功逃過一劫。這事過後李淵並沒有劫後餘生的快樂,覺得長久下去終究不是辦法,心裡逐漸萌發了反抗隋煬帝的念頭,只是還不夠堅決,真正讓李淵決心反隋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

李淵有一個深謀遠慮的兒子

各地的百姓揭竿起義,此時的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滅亡是遲早的事。而這一切都讓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看在眼裡。李世民明白隋朝滅亡是遲早的事情,這麼多年來,李世民隨著父親南征北戰,由於他心中有雄才偉略,心思也比較縝密,看事情就看得比較通透一點。說明白了,他早就等著父親舉旗反隋了,父親終日的借酒消愁,他也看在眼裡,心裡暗暗著急。後來,李世民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決定了推父親李淵一把。



在一次宴會上,李淵被不斷的敬酒,最後大醉的李淵被兩個美貌的女子攙扶下去休息,事後李淵才知道,這兩個女子就是當朝的宮女,李淵嚇得大驚失色,心道事情暴露後是要殺頭的。這時侯李世民出現了,並坦誠這是他的安排。

“安排宮女侍奉,事情暴露後是要殺頭的,我這麼做就是為了要勸你下定決心起兵啊。”李世民乘機向李淵全盤托出了計劃,過一會兒李淵還是答應了起兵,對李世民說:“我愛護你,怎麼忍心去告發你呢!”

最後李淵在李世民的“威逼利誘”下,李淵不得不起兵造反。其實按照當時的環境和李淵所處的位置,造反是遲早的事,李世民只是加快了進程而已。

李淵建立唐朝經過


公元617年,李淵發佈檄文,斥責隋煬帝聽信讒言,殺害忠良,窮兵黷武,致使民怨沸騰。之後便殺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然後帶領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南下率領軍隊三萬,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正式起兵直取關中。隨後李淵與長子建成、次子世民揮師南下,先破霍邑,渡過黃河,迅速向西南挺進,招降關中孫華起義軍,不久便攻破長安。

為了師出有名,不被人詬以逆賊相稱,李淵擁立陏煬帝孫子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隋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至此,隋煬帝基本大勢已去,亡國只是時間問題。

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譁變的禁軍殺死。之後李淵終於在長安露出了獠牙,迫使傀儡皇帝楊侑禪位,李淵即位登基,國號改唐,並將長安作為都城,是為唐高祖。李淵隨後封李建成為皇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李氏江山就此初步建立。

總結:隋朝末年,由於楊廣的無腦執政,弄得民怨四起,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運功,當時的隋朝政府已是千瘡百孔,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李淵發跡於隋朝,其父子幾個也是有野心、有雄才偉略的人,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李淵才得以輕而易舉的反隋成功,建立了唐朝,這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了。


小刀刀說史


李淵當皇帝,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因為李世民,李世民的功勞可以說也是最大的。

隋朝末年,因政府腐敗,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各地紛紛出現農民起義,農民起義軍的力量迅速發展而日益壯大起來,給隋朝統治階級造成了沉重打擊。在農民起義的巨浪衝擊之下,隋朝統治階級內部分裂。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被任命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李淵奉命率兵征討歷山飛賊甄翟兒,負責鎮壓農民起義。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李淵招降納叛,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

李世民用計逼迫李密起兵:

以當時的局勢,李世民深知隋朝必亡,便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羅各種人才。

大業十三年(617年),天下起兵反隋的隊伍蜂擁而起,隋煬帝楊廣所在的江都(今江蘇揚州)被孤立了。晉陽令劉文靜、晉陽宮監裴寂都是李世民的密友,李世民就和晉陽縣令劉文靜密謀起兵。當然,李世民當時計劃起兵造反,李淵並不知情。李淵與楊廣本就是姨表弟兄關係,而且隋文帝楊堅與楊廣對待李淵都是非常親近、非常器重,所以李世民想把實情告訴父親,又擔心李淵不聽。所以,就想出了一個餿主意,也算是逼迫父親同意了。

為什麼說是餿主意呢?兒子給父親安排陪睡,然後威脅,能不餿嗎? 李世民不敢直接向父親彙報此事,就私下找到裴寂商議,讓裴寂選了幾個晉陽宮的宮女,然後安排李淵喝酒,乘機把李淵灌醉,然後讓這幾個宮女陪著李淵睡了一夜。第二天,裴寂就把李世民密謀造反的計劃告訴了李淵,李淵非常震驚。裴寂接著就說:"安排宮女侍奉,事情暴露後,這可是要殺頭的罪名,這麼做就是為了要勸你下定決心起兵啊。"李世民也乘機向李淵彙報了整個計劃。李淵開始是堅決不同意,還說要把李世民送去報官。其周圍的心腹裴寂、許世緒、武士眜等也紛紛勸李淵起兵,李淵終於下定了反隋的決心,還對李世民說:"我愛護你,怎麼忍心去告發你呢!"從這可以看出來,李淵還是很疼愛自己這個兒子的。

於是,李淵就藉口防備劉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等人到各地招兵買馬,開始作起兵反隋的準備工作。

大業十三年(617年)農曆七月,李淵率軍三萬誓師,正式起兵。於同年農曆十一月攻入長安。進入長安不久,就宣佈尊隋煬帝楊廣為太上皇,擁立煬帝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為隋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大丞相、尚書令,以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封李元吉為齊國公。

義寧二年(618年)農曆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禁軍將領兵變殺死。此時,李淵見稱帝時機已成熟,遂於同年五月十四日(618年6月12日)逼楊侑退位,自行稱帝,改國號為唐,李淵即唐高祖。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


飄零列車T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字叔德,李虎之孫,唐公李昺之子,生於長安。唐朝開國皇帝、軍事統帥。

李淵從小家庭條件就非常優越的人物,祖父李虎是周國的大臣,和周國皇帝一起打江山,外祖父也是當時的大臣,外祖父的女兒是楊堅的妻子也就是當時的皇后,所以說李淵打小就有強大的家庭和優越的朋友圈,自然從小就接受優秀的教育長大。祖父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李淵也承襲了祖父國公的待遇,長大之後保衛邊疆,成了朝廷的大官。李淵本來就因為祖上的原因條件很好,事業上更是一路高速,弟弟楊廣當上皇帝之後,更加如魚得水,楊廣對他這個哥哥可是極其信任,給了李淵很大的權力,先是被任命為太守,後被任命為少卿,這一步的上升可謂是神速。

隋煬帝楊廣治國暴力殘忍,而且也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人,因為這些原因隋朝被他治理下矛盾非常多。公元617年,於是楊廣便委託李淵去太原鎮壓農民起義,太原是當時朝廷的重要軍事基地,開始他也打了幾個勝仗,後面起義軍越打越強,越來越多,李淵也感到緊張起來了,他看準隋朝的統治長不了,心裡面逐漸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隋朝將要滅亡之際,國內暴動頻繁,暴力執政的楊廣不僅不能讓手下服從,反倒有了副作用。當時農民不斷起義造反,朝廷內部也發生了內鬥,楊玄感帶頭造反,讓楊廣不在信任任何人,並且自己弄了一份有異心朝廷人的名單,並且一一處死,這件事對活著的大臣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惶惶不可終日,朝廷內部更加混亂。李淵對此全部看在眼裡,隊此時的李淵來說輕而易舉的就能推翻隋朝,但李淵不想背上背叛兄弟的名聲,所以他在等。

機會終於來了,劉武周最先脫離隋朝,創立自己的王朝,李淵借消滅敵軍為理由,大肆補充兵馬。因為當時突襲的勢力也不弱,於是李淵花重金收買突襲幫助自己,並且成功了。李淵在攻打各地勢力的時候大力收買人心,成功打下一處勢力就發放糧食,幫助老百姓,此舉得到了百姓大力支持。一切準備就緒,李淵攻打長安,並輕鬆拿下了長安,為贏得民心,宣佈約法十二條,一概廢除隋朝的苛刻法令。成功的李淵由於顧及到他的弟弟楊廣,並未著急稱帝,而是讓楊廣的兒子楊侑做了個掛名皇帝。第二年(公元618年)夏天,從江都傳來隋煬帝楊廣被殺的消息,李淵才把楊侑廢了,自己即位稱帝,改國號為唐,自此大唐盛世就此開始。


紙上音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唐朝開國皇帝、軍事統帥,唐國公李李昞之子。

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姨母)垂愛,起家千牛備身,歷任譙州、隴州、岐州刺史。大業九年(613年),遷衛尉少卿。隋煬帝東征高句麗時,負責督運糧草。大業十一年(615年),率兵擊破毋端兒起義軍。大業十二年(616年),率兵抵禦突厥,屢傳大捷。大業十三年(617年),升任太原留守。面對隋朝土崩瓦解,殺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於晉陽。建立大將軍府,帶領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南下,攻克霍邑,斬宋老生;招降關中孫華起義軍,順利攻取長安。擁立隋煬帝之孫代王楊侑為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年號義寧,自領大丞相,加封唐王。隋煬帝遇弒後,逼迫隋恭帝楊侑禪位,建立唐朝,年號武德。命秦王李世民統兵作戰,擊敗隴西的李軌和薛舉父子、擊退幷州的劉武周和宋金剛、擒獲洛陽的鄭王王世充和河北的竇建德,迫降王世充,平定各地農民起義及地方割據勢力,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平凡丫丫


李淵我們看過隋唐演義,或者隋唐英雄傳知道李淵是個大官,然後被逼選擇造反,他的真實身份你可能還不知道。

李淵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後裔,李淵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李淵的母親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所以李淵又是滅亡隋煬帝的舅舅。權力不可謂不一般。

此時各地起義軍突起,李淵奉命前去鎮壓叛亂,自身實力得到提升。而此時李淵沒有選擇保自己外甥的江山,選擇了造反。

之後他派他的三個兒子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南征北戰,收復各地叛亂軍,最後統一全國,李淵稱帝。

現在人們都知道被黑的最嚴重的朝代就是隋朝,隋朝又是唐朝所編寫的。李淵是不是被逼造反,是不是又左右推辭不當皇帝,我們都指的商榷。

李淵反正是趁國家大亂,起兵造反,最後當的皇帝。



路小貓咪


其實是必然,李淵在當時天下大亂人人稱王的年代,李淵也是代表了陝西財團以及利益集團的利益,包括核心利益圈的李世明等家族,就算李淵不當皇帝,其利益集團也會推出一個新的代言人。而最後成為皇帝也是其背後利益代表了當時最大利益階層的代表,形成了最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