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知名美人的最終歸宿!

歷史上知名美人的最終歸宿!

1、蘇妲己——毀社稷終成刀下鬼

蘇妲己,生活在商朝後期,生年不詳。

商王朝有個屬國叫有蘇(今河南武陟東),因地小人稀,物產也不豐富,進獻紂王的貢賦總有欠缺。

紂王認為有蘇國故意反商,就派兵去征伐。

有蘇國無力抵抗,又深知紂王喜歡美女,就從族人中挑出一個叫妲己的美女獻給紂王,紂王得了美女,才撤兵免貢。

蘇妲己入宮後受到紂王寵愛,紂王整日與她淫樂,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為了奪得王后寶座,她設計陷害了姜王后,姜王后不服,妲己又慫恿紂王挖掉了姜王后的一隻眼睛,並施以酷刑,姜王后被折磨致死,妲己被立為正宮。

比干是個正直的大臣,妲己又設下毒計,讓紂王殺了比干。

還有一個叫黃飛虎的武將,功高蓋世,也是個忠臣,妲己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設計害死了黃飛虎的夫人賈氏,惹惱了黃飛虎,黃飛虎反出朝歌,投奔西歧去了。

公元前1046年,紂王眾叛親離,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輔助下,攻城略地,兵臨朝歌城下,紂王在絕望中自焚而死。

妲己被俘,斬首示眾,一代妖姬命喪刀下。

2、褒姒——美人一笑傾社稷

褒姒,出生農家,幼時父母雙亡,被一賣桑弓之人收養,後又轉到村民姒大家中,得以長大。姒大夫妻給她取名為褒姒。

當時,周幽王無道,不理朝政,朝中很多人進諫,幽王不聽。

幽王的王后是申國國君申侯的女兒,申後生子叫宜臼,立為太子。申侯作為幽王的岳父,多次到宮中勸諫,幽王根本不聽,申侯一氣之下,回到自己的屬地申國去了。

褒國國君褒垧也入朝進諫,卻被幽王關進大牢。

公元前780年,褒垧的兒子褒洪德為了救父出獄,將褒姒從姒大家中買回,送給了幽王。

由於褒姒美若天仙,受到幽王寵愛,不久為幽王生下一子,取名伯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

入宮的第六年,22歲的褒姒在宮廷鬥爭中取得勝利,終於成了幽王的王后,兒子伯服被立為太子。

但是,褒姒天生不愛笑,這使得幽王十分煩惱。

為了博得美人的一笑,幽王絞盡了腦汁,終於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鬧劇,給後人留下了笑柄。

幽王無故廢了原來的太子和申後,褒姒還是不放心,便鼓動幽王殺了太子,以絕後患。

幽王對褒姒的話言聽計從,於是下旨到申國,命令申侯親手殺掉自己的外甥。申侯哪裡能下得了手,遂寫了勸諫書,派人送到鎬京。

幽王見了勸諫書,大怒,下令削了申侯的爵位,併發兵討伐申國。

申侯得到密信,立即從西戎國借了一萬五千精兵,自己也率領本國兵馬,出其不意,殺奔鎬京。

幽王措手不及,鎬京被攻破,幽王被殺,褒姒被戎主掠去。戎主盤踞北方,不斷侵擾周朝,後來諸侯聯合抗戎,戎主倉皇出逃,褒姒來不及隨行,自知無顏再見周朝諸侯,遂自縊而死。

3、西施——浩渺煙波哭香魂

西施,原名施夷光,東周敬王十六年(前503年)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

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復國。

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

公元前482年6月,越王勾踐親統大軍直搗吳國都城姑蘇,吳王夫差不得不向越國求和。

四年後,越國再次伐吳,夫差兵敗自殺,吳國滅亡。

范蠡欲接西施歸隱江湖,以樂餘年。

西施被騙回越國後,方知吳王夫差已死,西施大哭,對范蠡說:“妾捨身人吳,是因報國仇、雪國恥,今國仇雖報,國恥雖雪,而我受吳王厚恩卻已無從報答,將以何面對吳王呢?況且從一而終,乃是女子之義。雖蒙相國厚愛,妾身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當追吳王於地下,以報其生前之恩情,也讓後世知道我亡吳,乃是報國家之恥辱,並非忘恩負義。”

說罷,舉袂蒙面,投江而死,亡年僅25歲。

4、卓文君——白頭吟空閨訴哀怨

卓文君,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大約生活在公元前兩世紀,正是大漢帝國蒸蒸日上的時候。

她是卓王孫之女,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

可嘆的是十七歲年紀輕輕,便在孃家守寡。

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能彈琴作詩,卓文君從中領會到他的才華和情感,一心相愛。

司馬相如家裡一無所有,卓文君隨他私奔後,就開了個酒鋪,親自當掌櫃,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則作打雜,不怕人譏笑。

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

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被舉薦做官,久居京城,賞盡風塵美女,加上官場得意,竟然產生了棄妻納妾之意。

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哪裡還記得千里之外,還有一位日夜思念丈夫的妻子。

文君獨守空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寂寞的生活,於是作了一首《白頭呤》,傾訴自己的哀怨。

司馬相如讀了這首詩後,良心發現,終於打消了納妾的念頭。

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司馬相如病逝,留下了卓文君苦度光陰。

至於她死於何年,歷史上也沒有記載,無從考證。但是,她與司馬相如的婚姻成為世俗之上的愛情佳話。

5、王昭君——雁落塞北空遺恨

王昭君,名嬙,昭君是她入宮後改的字。大約出生於公元前一世紀初的南郡秭歸(今湖北秭歸縣),年少即成為當地第一美人,漢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被選人宮中。

漢元帝后宮佳麗三千,不可能——臨幸,他的辦法是讓畫工毛延壽把後宮的美人畫成像,他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前來侍寢。

所以,那些美人們為了能得到元帝的寵幸,紛紛給毛延壽送禮,希望把自己畫得美些。

王昭君生性耿直,不願意給毛延壽行賄,毛延壽便故意在她的右眼角和左眉之上畫了黑痣,因而五年之內未能見元帝一面。

後來,元帝與匈奴“和親”,宮裡的美人都不願意嫁到匈奴去,唯獨王昭君自告奮勇,願意“和親”。

臨行前,元帝召見昭君,卻發現昭君原來是個絕頂的大美人,有心反悔,但已經來不及了,只好眼睜睜地看著昭君遠去。

據說元帝因此愁緒無聊,懨懨成疾,不久就駕崩了,他的兒子劉驁即位,號成帝。

昭君嫁給了匈奴的單于呼韓邪,第一次結束了漢匈兩族間的敵對狀態,開創了兩族團結合作的新局面。

三年後,呼韓邪病死,他的大兒子雕陶莫皋繼位,號為“復株累單于”。

昭君上書成帝要求歸漢,成帝不允,並赦令昭君“從胡俗”。

這樣,昭君只得遵照匈奴的習俗,下嫁復株累單于,並生了兩個女兒。

昭君為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後來病死在匈奴。

至於她死於何年何月,歷史上沒有記載。她的業績深深刻在了漢匈兩族人民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