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近日,美麗天津·一號工程清潔社區行動分指揮部公佈了提升舊樓區長效管理考核成績,其中,北辰區舊樓區長效管理優良率為100%,獲全市綜合排名第一,比全市平均成績高出13.8個百分點。

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佳榮裡街與集賢裡街從全市65個鎮街脫穎而出,分別獲得全市第一、二名的優異成績。

北倉鎮、普東街、天穆鎮、宜興埠鎮分別為全市第六、十三、三十二、四十九名。

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前五名小區

佳榮裡街瑞順裡

集賢裡街志和裡(1-5號樓)

集賢裡街發電樓

集賢裡街安達裡

佳榮裡街瑞通裡

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瑞順裡小區位於龍武道北側,東至辰通路、西至辰達路、北靠瑞順市場;瑞通裡小區在龍武道南側,東臨辰盛路、南接楊嘴村、西面是一片待整理空地。兩個小區規劃建築面積11.69萬平方米,共24棟樓,91個樓門。

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居委會自成立以來,以開展樓道革命、院落清雜、樓道開荒、小廣告治理等重點難點工作為切入點,以發動群眾為突破口,借勢而為,舉一反三。2018年底,在佳榮裡街道執法大隊、駐街派出所的大力協助下,掀起了清髒治亂和樓道革命熱潮。全街上下出動百餘人地毯式清理,徹底打通了消防通道,暢通了樓道空間,清除了犄角旮旯雜亂無章的堆物,社區環境由內而外發生了質的蛻變。2019年初,順通里社區引入績效考核機制,對物業實行績效管理,考核成績與舊樓區補貼發放掛鉤,多勞多得、獎優罰劣。通過考核及獎勵機制,物業服務單位完全改變了以往“懶、散、軟、滑、摳”的狀況,工作的積極性和社區服務意識明顯提高,在舊樓區長效管理中發揮了強大作用。

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志和裡小區東至高峰路,南至北醫道,西至工農新村三段,北至泰來道,共有五幢樓15個樓門。發電樓小區東至高峰路,南至北辰道,西至果園東路,北至北醫道,共有7幢樓42個樓門。安達里社區北鄰延吉道,南至安達路,西至集賢道,東至高峰路,轄區面積2.3萬平方米,共18幢樓52個樓門。

為了加強舊樓區長效管理,集賢裡街道辦事處多次組織社區書記、物業管理員參觀學習優秀社區的管理經驗,提高服務管理能力和水平。各社區也是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網格化管理實行包片到人、引進物業管理等工作機制,在街道辦事處大力支持、社區黨委的監督指導下,形成了居委會、物業、樓門棟長、志願者四方上下聯動。網格員定期入戶、物業公司制度健全,人員盡職盡責,樓門棟長、志願者積極主動、義務奉獻,對社區全天候進行巡查,並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詳細記錄,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協調整改私裝地鎖、違章圈佔、殭屍車及各種堆物問題。同時,美化社區環境,安裝晾衣杆、休閒座椅,放置木質花箱、安裝健身器材,滿足居民文化生活需要。

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城市發展得好不好,不能只看高樓、廣場這些“面子”,更要看老舊小區這種不起眼的“裡子”。北辰區所轄96個舊樓區,總面積388.77萬平方米。近兩年,北辰區認真貫徹落實《北辰區舊樓區提升改造後長效管理實施意見》和《北辰區舊樓區提升改造後管理服務考核標準》,與“雙創”工作緊緊結合並以此為契機,推動長效管理工作,

強化組織隊伍建設、規範管理服務標準、嚴格巡查監督考評、發揮優秀示範引領、落實資金補貼保障

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近日,區民政局還組織相關工作人員觀摩佳榮裡街瑞順裡、集賢裡街安達裡等優秀小區,並進行典型經驗交流。委託第三方進行月巡查、發現問題立查立改,尤其是社區黨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樓門棟長齊上陣,加大環境整治、文明督導力度,掀起樓道革命、打贏樓道攻堅戰。

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北辰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周義澄說:“我們以解決舊樓區管理問題為工作目標,持續加大舊樓區長效管理工作力度,廣泛發動舊樓區居民參與到舊樓區長效管理工作中來,總結出‘黨組織、居委會、樓門長、服務隊’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使社區黨組織成為居民的主心骨,居委會成為代言人和代辦人,樓門棟長成為‘千里眼’‘順風耳’,便民服務隊成為‘不走’的物業公司,實現制度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服務全覆蓋。同時我們也緊密結合‘雙創’‘美麗、精品社區創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工作,借力、借勢使北辰舊樓區長效管理工作上水平。”

全市綜合排名第一!北辰這些舊樓區再創佳績,是你們小區嗎?

近幾年,北辰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打造宜居社區環境,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和居民群眾滿意度,形成“大事共商、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實事共做、共同發展”的良好效果,提升舊樓區居民的幸福感、滿足感和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