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是如何入印的(二)

前一篇舉出了以楷意融入篆法之中而生新意的印例,這裡再舉一些以楷書直接人印的作品。楷書直接入印,在漢印中就能見到,到了宋代的官、私印章中已為常見。

楷書是如何入印的(二)

都檢點兼牢城朱記

“都檢點兼牢城朱記”為宋代印章(圖1),字體寬博,意味稚拙,透出一種非人工刻意可以求得的自然天趣。

楷書是如何入印的(二)

開元路退毀昏鈔印

“開元路退毀昏鈔印”(圖2)為元代印章,用宋版書那種字體,印文作一排,縱向緊密,橫勢左右分展,頗近漢簡章法。

楷書是如何入印的(二)

鄧萬歲

唐醉石所刻“鄧萬歲”(圖3)一印,豎排三個字,兩端字大,中間字小,這樣一來,使印面三字產生了輕重大小的變化節奏。

楷書是如何入印的(二)

瀕生

齊白石刻“瀕生”(圖4)一印,橫畫較細,豎畫較粗,結構平正,全印渾然一體,邊欄與印文協調一致,印面無金石意而有木刻感,充滿民俗色彩,得似俗實雅之妙。

楷書是如何入印的(二)

皖黟之間

楷書是如何入印的(二)

子木集金石文字記

鄧爾雅所刻“皖黟之間”(圖5)和來楚生所刻“子木集金石文字記”(圖6)兩方是將魏碑意味的書體施入印面。鄧印印文結構寬展自由,具有民間書刻之意;來印印文結構茂密精嚴,具有文人氣息。更多地體現了書法之美。

楷書是如何入印的(二)

臨危不懼

沙孟海所作“臨危不懼”(圖7),魏碑之敲側變化和顔體的端莊厚重自然糅合,印面氣象正大。

在當代篆刻創作中,楷書入印成為當代篆刻創作中努力探索的一種形式。

楷書是如何入印的(二)

取此擇彼

陳平試以印刷體刻“取此擇彼”(圖8),印面無邊欄,印文追求種不規整的稚拙趣味,印面中心線條稍作斑駁虛化,為實中求虛之法。

楷書是如何入印的(二)

陳平的作品在入印文字上與今日的實用書體相接軌,那麼葛冰華則借用當代的實用公章的形式而使作品新穎出奇,“上善若水"(圖9)一印為交形的公章戳記樣式。

篆刻楷書印越是在形質上追求精巧雅化,越是會落入匠俗之中。


對於“楷書入印”有疑問或新的見解,歡迎各位書畫印友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