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丨神德寺遺址

神德寺遺址


神德寺遺址位於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寺坪村東南臺地,背靠張果老崖,南北兩條小河環流,在山前交匯,遺址東西長約150 米,南北寬約60 米。

1969 年4 月修建知青宿舍時,發現地面以下埋藏著大量石刻造像及舍利石函。


銅川丨神德寺遺址


舍利石函



銅川丨神德寺遺址


函蓋

銅川丨神德寺遺址


函蓋拓印

在石函內有銅盒及供養品:盝頂式銅盒1 件,內放骨灰、舍利子3 枚、隋五銖銅錢、波斯銀幣等。現由耀州區博物館收藏。

據《廣弘明集》卷十九載:隋朝仁壽元年至四年(601—604 年),隋文帝曾有三次在全國造塔安奉佛舍利的活動,在111 個州各建塔一座。仁壽四年(604 年)的第三次就包括“宜州宜君縣神德寺”,就在今天的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寺坪村。

神德寺塔


唐垂拱三年(687 年),神德寺遷建至華原縣(今耀州區)北步壽塬下的北魏龍華寺故址。步壽塬因西漢宣帝時期建有步壽宮而得名。龍華寺也因此更名為“神德寺”。

開元八年(720 年),在寺內立有《神德寺碑》。開元中,沙門會覺在神德寺建彌勒閣。天寶十一年(752 年)馮翊人張祥德重建彌勒閣,次年立《神德寺彌勒閣碑》。彌勒閣又稱“大像閣”,明喬世寧《耀州志·地理志》載,閣“高二十餘仞,故名焉……宋時人遊覽最盛,有富鄭公登閣詩石刻,宣和時兵火,閣廢。金承安中再建,更寺額曰‘明德’”。後閣與像均毀,僅塔獨存。

神德寺塔原名耀縣塔、宋塔,於1956 年8 月被公佈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 年5 月被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更名為“神德寺塔”。2004 年對塔身進行了全面維修,基本恢復了原來的面貌。2008 年對塔基周圍環境進行了整修,開始修建神德寺塔公園。


銅川丨神德寺遺址


神德寺塔


神德寺塔周圍歷年來也有重要的考古發現。1983 年9 月在神德寺塔東側發現北宋制瓷遺址,出土有匣缽、青瓷片等標本。2004 年在維修塔身時發現佛教經卷共44 種、249 件,這些經卷,既有手抄,也有雕版印刷,時間最早為晚唐五代,多數為北宋時期。

神德寺塔基是中國佛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發現,也是目前考古發現唯一一處反映仁壽元年(601 年)隋文帝規定的舍利瘞埋制度的典型個案。


銅川丨神德寺遺址


隋朝神德寺舍利塔下銘

神德寺塔經卷,也是近年來我國發現的數量最多的一次,這些文物對我們研究隋唐以來的佛教史、美術史、書法史以及絲路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