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書看完後會讓人很後悔沒有早看到?

師傅前面停車鴨


是金聖嘆批註的七十回《水滸傳》。讀過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麼多年我對一本書的理解居然只有十之一二,因為我根本不會閱讀。

從閱讀的角度來說,首先要學會如何“閱讀”,相信我,這不是你識字就能會的。所以我想,一生中一定要入手的第一本書,應該是幫助你更好的理解閱讀,如同學生時期的字典。

美國作家艾德勒和範多倫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經年霸佔圖書暢銷榜,在國內亦被多次推薦。但這本書翻譯的並不‘友好’,書名雖叫《如何閱讀一本書》,書籍本身的閱讀門檻卻是不低,多數讀者若無毅力很難將其啃完。

水滸傳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但正如清朝名士金聖嘆所說,“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讀書,都不理會文字,只記得若干事蹟,便算讀過一部書了”。大多數人閱讀文學作品時,關注點都在故事段落上,甚至覺得故事記住了這本書也就記住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讀者若想要真正的理解一部文學作品,讀懂其中的“文法”更為重要。金聖嘆將《水滸傳》加以批註,點明其中文法,讀者在閱讀時事半功倍,對自己的閱讀其他書籍的能力也一定會大有裨益。正如金聖嘆所說:“人家子弟只是胸中有了這些文法,他便《國策》《史記》等書都肯不釋手看。”

畢竟只有學會閱讀,才更加享受閱讀。


銀色大頭怪


《活著》餘華寫的。這本書從看第一頁開始就未停下,一口氣讀完,讀過後仍覺得意猶未盡,連讀了三遍,書中主人公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媳婦兒更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妻子,每當我有邁不過去的坎時,徐福貴的形象便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是啊!想一想,這世上有些人光是為了活著,就已拼盡了性命,你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澈恙


《楞嚴經》,自從讀了《楞嚴經》,從此不看世間糟粕書。


心往極樂A


餘華的《活著》,梭羅的《瓦爾登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