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文學的現狀,你有什麼看法?自娛自樂的圈子怎麼突圍?

夜雨寂北風


對於傳統文學你有什麼看法?自娛自樂的圈子如何突破?

首先,我認為提問者提出的傳統文學這一概念詞語就很不清晰,所謂的傳統文學有一個如何界定的問題,查了一下莫度詞條,對於傳統文學是這樣界定的,狹義上講有別於現今網絡文學這一方塊而言的文學體裁與樣式。廣義上講,相對於新的流行文學方式而言過去流行的文學方式就是傳統文學。

那麼問題來了,先從狹義上講我認為所謂的網絡文學只是發行方式的改變,而不是文學體裁樣式的改變。詩,詞,歌,賦,小說,評論……

該是什麼樣式和體裁就還是什麼樣式和體裁,沒有絲毫的改變,改變的是發行傳播的方式而已。那麼我們再來看看廣義上講的所謂的新流行文學方式,有嗎?你如果非要把微頭條,微博,朋友圈以及網絡上的一些這個體那個體之類的當成新的文學方式,我也沒辦法。

相對於傳統發行傳播方式的改變網絡倒確實是當之無愧的新的流行傳播方式。請注意,是新的傳播發行方式有別於舊的傳播發行方式而不是文學!詩歌還是詩歌,不論是古體詩,近體詩還是現代詩。小說還是小說,不論是古文還是白話文。日記心得,還是日記心得。無非是以前需要託於報紙雜誌書籍的形式公開與眾,現當下直接上網即可。好的是快捷方便,簡單易行。壞的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齊!少了深沉多了浮躁。

有鑑於此,那麼我就有理由認為,傳統文學是一個偽名詞。這個說法不成立!(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時間節點的界定問題,我的時間節點是界定在當下的,你要是把時間節點界定在五四運動,就必然會發生新舊文化的衝突,文化可以衝突,文學則未必!)

至於,自娛自樂的圈子如何突破的問題我就更覺得荒唐了。既然是自娛自樂,那何必要去突破它呢?而如果你想去突破它,必須去突破它的話,那也就不能稱其為自娛自樂了!所以有關於第二問就又是一個偽問題!

其實我是頗能知道和理解提問者的意思和想法的,我也存在類似的想法和觀點許久了,並也正在想以此為題做一篇文章於讀者共同探討呢。既然是需要探討和爭論的話題,那話題就需要精準,範圍就需要可控。而不能大而化之,空泛乏味!


津門不周山下


傳統文學,既然是傳統文學,那就代表舊的,老的,以前人喜歡的東西。傳統文學的對立面就是現代文學,現代文學顧名思義代表當下的,現在的,目前受歡迎的。傳統與現代,一對比就會發現這是時代的必然,舊的,老的,不合時宜的必然會被新的,合適的所取代。當然傳統文學裡也不乏優秀,值得吸取借鑑的東西,暫且不說。

當下流行的文化也很號給出瞭解答,文化洗好是對文學最好的反應。我們現在好多影視鉅作都是從傳統文學中走出來的,傳統文學中有好多古老,守舊的價值觀如果放在現在的環境中就很別捏,觀眾不喜歡,不買賬,導致流量收視率下降,進一步影響在創作。喬家大院,大紅燈籠高高掛,闖關東,前幾年我會看的很有興趣,但是這幾年社會進步很快,變化很大,時髦,流行的東西通過抖音,快手快速傳播,人民大眾的審美火箭式提升,沒幾個年輕人人會喜歡

傳統的一成不變的東西,包括文學。

我們年輕人經過網絡文學 ,移動文學的洗禮,對仙俠,玄幻,霸道總裁文,都市情感文,穿越文倒是情有獨鍾。不再是大布頭,水滸,三國,厚厚的百年孤獨這類老古董了。

總體來說,傳統文學自有其發展邏輯,存在即是合理,有人喜歡他就會發展下去,沒人喜歡他就會自動被淘汰,被拋棄,不喜不悲,近看潮起潮落。

還有就是自娛自樂的的圈子怎麼突圍,我覺得完全沒必要驚慌,既然是自娛自樂,那肯定就沒必要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開心自己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就好了。像嘻哈這種雖然有點自娛自樂的精神,但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的文化,突圍就不是難事。但是有些自娛自樂的就純粹是自娛自樂,要不就是曲高喝寡,要不就是門檻高,那就真的是隻能自娛自樂了,想突圍,沒門了。


嬉戲人間


既然是傳統文學,就要堅持自己的傳統。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在金錢或其他利益的誘惑下,改變自己的傳統,自毀形象。傳統的東西,是經過時間的洗禮和群眾的錘鍊的,擁有自己固有的特性,這種特性經傳承的過程。留傳下來。能夠傳承下去的傳統才是經典。那種在利益和誘惑面前左右搖擺,輕易改變自己特性的傳統文學,必將失去自己的精髓。雖可以迎合一需求一時贏得擁躉,但終究將被拋棄。所以,傳統文學,首先還是要始終堅持自己的傳統本色,保持自己的底色和固有的特色。即使在喧囂的時代一時被冷卻,但終究也會被認可它的人認可和讚揚,從而得到弘揚。

當然,傳統文學在堅持自己的底色和特色外。也要適應時代的需求,迎合讀者的需要。這裡的迎合不是要徹底的改變自己的特性。而是在保有自己本色的前提下,做一些形式,口味方面的改變。比如說,傳統文學往往是以書籍的形式出現,在現代社會,傳統文學當然應該通過多媒體信息傳播,方便現時讀者的閱讀方式需要。堅守不是抱殘守缺,改變不是面目全非。傳統文學現在很多時候都是固守在自己的圈子裡,形成了自娛自樂的勢態。這種小範圍的自娛自樂雖無可厚非,但要發揚傳統文學,要傳承傳統文學,僅有這種自娛自樂小圈子顯然是不夠的。傳統文學要打破固有的圈子,通過各種形式走向更廣闊的空間。要改變傳統文學適應社會的形式,又要大力的宣傳弘揚傳統文學。很多時候,不是別人不喜歡傳統文學,而是傳統文學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了。文學底蘊,傳統文學的底蘊乖氛圍,需要培養、培植的土壤。沒有培養和弘揚,傳統文學,在自娛自樂的圈子裡,終將走向消失。


建華亂彈


傳統文學隨時代而走,自娛自樂也有精華


飄渺孤鴻6


只有部分人在自娛自樂了,是個過渡時期,將來也許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