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墳墓特例可加高一丈,他有8兒7女,三代非富即貴,無人可比

​一代名將,四朝元勳。平叛亂,退回紇,可謂中興唐室的第一功臣。“功蓋天下而主不疑, 位極人臣而眾不嫉”, 足稱後世典範。

人物檔案

姓 名: 郭子儀

生卒年: 697 年~781 年

出生地: 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

身 份: 唐朝大將

他的墳墓特例可加高一丈,他有8兒7女,三代非富即貴,無人可比

時代背景

唐開元、天寶年間,封建經濟的發展達到了高峰,呈現出表面的繁榮,社會上的腐朽力量悄然膨脹。唐玄宗後安史之亂爆發後, 玄宗帶楊貴妃等人倉皇出逃。 在馬嵬驛,軍士譁變,要求處死楊氏兄妹。肅宗李亨遂於此時登基,隨即任命郭子儀為平叛節度使期間,統治者窮兵黷武,邊鎮的軍事力量不斷擴大,使唐朝的軍事形勢由原來

的“內重外輕”逐漸變成“外重內輕”。 天寶初年, 唐朝共設置了安西、朔方、河東、范陽等9個節度使和1個嶺南五府經略使。這十鎮的駐軍加上其他邊鎮的一些小量駐軍共達四十九萬,馬八萬餘匹。而唐朝的全部兵力約為五十七萬,中央和內地所控制的兵力僅及邊鎮兵力的六分之一。且這些節度使不僅領兵,而且還兼管民政、財物、賦稅等,很快成為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終於在755年爆發安史之亂。郭子儀適逢此時,臨危受命,走上了歷史舞臺。

他的墳墓特例可加高一丈,他有8兒7女,三代非富即貴,無人可比

生年紀事

郭子儀 697 年生於一個普通官僚家庭。 他長得魁梧英俊, 目光炯炯有神, 為人剛強勇敢, 公正無私, 很受時人喜愛。郭子儀從小就喜歡讀兵書,練武功。在讀書或習武時,常常全神貫注,廢寢忘食。 他非常欣賞孟子的一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他的青年時代是生活在國富民殷、繁榮昌盛的唐代中前期裡,即所謂的“開元之治”。郭子儀初入仕途只做了個左衛長史(禁軍幕府中的幕僚長)。因屢立戰功,749 年就兼任九原太守。這時,唐朝對外還沒有大的戰事,但郭子儀卻能居安思危,經常為戰事做準備。他一面

他的墳墓特例可加高一丈,他有8兒7女,三代非富即貴,無人可比

操練兵馬,一面守衛祖國的疆土。755 年,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大軍長驅南下,勢如破竹,很快攻破了唐都長安、東都洛陽等重要城邑。肅宗李亨為收復長安、洛陽兩京,以朔方為反擊叛軍的基地, 委任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派李光弼協同郭子儀抗擊叛軍。郭子儀臨危受命, 派李光弼迅速進軍常山,自己則率軍從背後襲擊叛軍, 先後收復了靜邊軍、 雲中、 馬邑等地,進入井陘關。756年,叛將史思明率大軍進犯。郭子儀針對叛軍屢戰屢郭子敗、士氣不振,援軍又遠道而來、大意輕敵等情況, 據險堅守, 採用敵來則守、敵去則追等戰術,使叛

軍疲憊不堪,軍心動搖,趁機大敗叛軍史思明。郭子儀一下子聲名陡起,威震四方。757 年,肅宗又將收復兩京的重任交給了郭子儀。郭子儀採取先取潼關,斷其後路的策略,迅速收復長安。其後,唐軍東進洛陽。 郭子儀再次巧施謀略,大敗安慶緒,收復洛陽。朝廷的封賞,起兵反唐。郭子儀認識到僕固懷恩軍隊遠路而來、鋒芒銳利的特點, 採用嚴加防守、 誘敵深入的計策,嚇退叛軍。郭子儀不戰而勝。765年,應僕固懷恩之請,回紇、吐蕃大軍

進圍涇陽,途中突然聽說僕固懷恩暴死,兩軍不睦而分營。郭子儀即利用其矛盾大破吐蕃軍, 穩住了關中局勢。 此後數年, 郭子儀又多次遣兵擊退吐蕃的侵擾。唐德宗繼位後,郭子儀被尊為尚父,加封太尉兼中書令。781年,郭子儀病逝,德宗破例將其墳墓加高一丈,以示表彰。

他的墳墓特例可加高一丈,他有8兒7女,三代非富即貴,無人可比

軍事成就

郭子儀的軍事成就主要在於平定安史之亂,在唐王室危難之時,力挽狂瀾,扭轉時局。臨敵決戰,籌謀劃策,亦有許多獨到之處。亦攻亦守、疲擾叛軍,以郭子儀疲擾叛軍756年3月,郭子儀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率軍東下井陘,攻佔常山,大破叛軍於九門。然後又向南進攻趙郡,生擒叛軍士兵四千人,殺死叛軍太守郭獻,取得安史之亂以來的巨大勝利。唐軍回師常山,不料叛軍將領史思明率數萬兵馬緊跟在唐軍後面。唐軍前進他們也前

他的墳墓特例可加高一丈,他有8兒7女,三代非富即貴,無人可比

進,唐軍停止他們也停止。郭子儀看到此情況,就挑選出驍勇騎兵五百人,輪番向敵人挑戰。如此三天,大軍到達行唐,叛軍已是疲憊不堪,因而退兵。唐軍則抓住時機發動攻擊,在沙河一帶大敗叛軍。安祿山聽說史思明戰敗,便派精兵援助他。唐軍到達恆陽,叛軍也隨之而至。於是郭子儀便築起堅固的壁壘與敵相持:敵來則守,敵退則追;白天假亂真、虛張聲勢退吐蕃,單刀赴會、恩威並施解回紇,均表現了其卓越的軍事思想謀略。

郭子儀疲擾叛軍

756年3月, 郭子儀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率軍東下井陘,攻佔常山,大破叛軍於九門。然後又向南進攻趙郡,生擒叛軍士兵四千人,殺死叛軍太守郭獻,取得安史之亂以來的巨大勝利。唐軍回師常山,不料叛軍將領史思明率數萬兵馬緊跟在唐軍後面。唐軍前進他們也前進,唐軍停止他們也停止。郭子儀看到此情況,就挑選出驍勇騎兵五百人,輪番向敵人挑戰。如此三天,大軍到達行唐,叛軍已是疲憊不堪,因而退兵。唐軍則抓住時機發動攻擊,在沙河一帶大敗叛軍。安祿山聽說史思明戰敗,便派精兵援助他。唐軍到達恆陽,叛軍也隨之而至。於是郭

子儀便築起堅固的壁壘與敵相持:敵來則守,敵退則追;白天嚴密佈防,夜間則偷襲敵人大營,讓叛軍根本無法休息。過了幾天之後,李光弼對郭子儀說:“敵人已經疲憊不堪,可以交戰了。”6月,郭子儀與李光弼率領僕固懷恩、渾釋之等在嘉山佈下陣勢,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也率眾前來會戰。結果,唐軍一戰而將叛軍打得大敗,斬敵多達四萬人,生俘五千人,繳獲戰馬五千匹,史思明披頭散髮赤足而逃。於是,河北十幾個郡都自動殺掉叛軍留守人員,迎接官軍。官軍一時聲威大震,郭子儀則率軍進一步北上攻取范陽。

他的墳墓特例可加高一丈,他有8兒7女,三代非富即貴,無人可比

影響評述

身為一代名將、四朝元老,郭子儀傑出的軍事才能和赫赫戰功,對中國唐以後的軍事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戎馬征戰,為平定安史之亂,恢復唐朝中央政權,安定社會,穩定邊境,交好少數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唐朝才安然度過了一系列的大劫難,重新恢復了對全國的統治。郭子儀因而獲得了“ 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的美譽。戲曲裡也留下了許多關於他的故事, 像著名的《 打金枝》、《 單騎見回紇》等,都包含著後人對郭子儀高尚品德和豐功偉業的無限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