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殺死的閻婆惜和潘金蓮,誰更可恨,為什麼?

小小小小泰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看來,潘金蓮要比閻婆惜可恨的多。

兩個女人的行為都因為同一個原因:不滿足。

但行為性質卻完全不同。

閻婆惜

閻婆惜是個正值春心萌動的妙齡少女,本來以為給了遠近聞名的宋押司做外室,且不說是否有朝一日能進宋家大門,至少衣食有著,日常有人陪伴。

卻不料,這宋江雖內心喜歡這閻婆惜美貌,卻本性是個追求君子之道的迂腐之人。

娶閻婆惜做正室是宋江想都沒想過的事,一時喜歡,沒忍住,便收了做外室。

可收了進來,卻又內心後悔。

於是又不倫不類的認閻婆惜做了妹妹。

從此將閻婆惜放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不再進一步了。

閻婆惜正值春心萌動,獨守空房豈能忍受,很快禁不住宋江下面那個張文遠的勾引,兩人苟且好事。

其實這閻婆惜雖然和張文遠好上了,但內心還是有宋江位置的,只是氣那宋江對自己不聞不問,一方面又因為年輕閱歷淺,始終不明白宋江到底為什麼這樣對自己。

所以想來想去,閻婆惜就覺得宋江是看不上自己,不喜歡自己,越想越氣。

閻婆惜和張文遠好,除了排解寂寞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氣氣宋江,潛意識裡還是想讓宋江在乎自己。

於是發生了那尷尬的一幕,宋江被閻婆拉去吃酒,那閻婆惜一張冷臉故意不理宋江,宋江拉不下臉來哄哄閻婆惜,只道是閻婆惜有了新歡,目中再無自己,心中也是氣。

兩個人就這樣氣鼓鼓的睡了一宿,天沒亮,宋江就走了。

而放著晁蓋書信和金條的公文袋就忘在了閻婆惜那裡,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宋江心裡還是有閻婆惜的,不然不會氣的失去了細心,畢竟很少看宋江生氣亂了分寸。

閻婆惜看到了書信和金條,先是私藏了金條,哪個女子不愛私房錢呢。

等宋江急急忙忙回來,閻婆惜就擺開了小女人的道場。

先把你私藏的那幾根金條拿出來,這是要攻佔男人的錢包。

宋江只收了一根金條,自然是拿不出。

閻婆惜生氣了,女人就是這麼簡單,男人不肯把錢給自己,就是不喜歡自己的表現。

好極了,閻婆惜真的生氣了,氣到說要去報官。

其實我不認為閻婆惜真的會去報官,首先這對她沒多大的好處,其次,閻婆惜只是生氣而已,她生氣宋江一點不在乎自己,內心很想引起宋江的重視,氣到實在沒辦法,才用這種威脅的蠢辦法。

碰上個不懂女人心的黑宋江,直接結果了閻婆惜。

閻婆惜是可惜的。

不能說這都是閻婆惜的錯。

潘金蓮

這個女人實在是可惡。

《水滸》中的潘金蓮比《金瓶梅》中的潘金蓮要好些,但還是很可惡。

武大郎儘管是個三寸丁,卻不是個壞人。

無論是外形還是能力,武大郎都不能滿足潘金蓮。

但武大郎努力給了潘金蓮一個穩定的家,可惜潘金蓮一點也不珍惜,她不在乎。

武松來了,潘金蓮就花痴了,恨不得立刻爬上武松的床。

我想很多讀者內心是可以接受武松睡潘金蓮的。

武松咬著牙抵制住了潘金蓮的糖衣炮彈,搬離了哥哥的家,以免自己把持不住犯下錯誤。

西門慶這個人在一個偶然的時刻經過了潘金蓮的窗下,被狠狠砸了一下,從此砸出一段苟且。

其實不用王婆攛掇和設計,潘金蓮就會滑向西門慶的懷抱吧。

你出軌就出軌吧,武大郎不能滿足你,我們作為第三方讀者不能隨便議論潘金蓮的幸福。

但是,武大郎畢竟沒做過對不起你的事,“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句話人盡皆知,可是潘金蓮為了一己之慾,居然積極主動地謀劃殺掉武大郎。

真是狠毒至極!

武大郎真是可憐,養條狗都不至於如此。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水滸婦女協會來回答這個問題

總得來說都可恨,但是如果只看結果,潘金蓮則更加可恨,畢竟丈夫是被他狠心害死的,即使再不愛呢,殺人就是千錯萬錯。所以千百年來,潘金蓮的名聲也大大的蓋過了閻婆惜。

兩人也有很多共同的特點,雖出生不同,卻命運相似,都是因為愛情不順而犯錯致死。

閻婆惜

出生戲子家庭,經常拋頭露面屬於見多識廣的一類人。家裡很窮,有多窮呢,父親去世連安葬的費用都出不起,這種窮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對於當時的她來說,嫁一個比較有錢的老公就是最幸福的事,老天對他還是不錯。雖然是強扭的瓜,畢竟是成功嫁給了宋江,如果能一直老老實實生活,我想宋江是不會把她怎麼樣的,衣食無憂絕不成問題。



潘金蓮

大戶人家的丫頭,身上還是有一股傲氣的,所以老闆追她的時候她沒同意,但她沒想到的是會受到這樣的待遇,竟讓她嫁了一個連老闆都不如的人。這對她來說應該是最不能接受的,早知道還不如從了那老頭。

不難看出潘金蓮是比較嚮往愛情的,見到武松勇於示愛,實則是出於無奈。作為女人,誰不想追求自己的理想愛情。如果事情僅僅如此還好,至少會是一個勇敢的女人。


兩人區別

按常理講,閻婆惜作為一個生活成問題的女人能嫁給宋江,她應該是感恩的滿足的,在那個時代,多少女人都羨慕這樣的生活。但是她“飽暖思淫慾”,貪婪無極限,最後卻因貪婪而死。

潘金蓮追求武松失敗後,並沒再有其他想法,但是偏偏出來個王婆西門慶要去招惹她,抱著僥倖心理的她,受人矇騙最終釀成惡果。雖然是受騙,但事兒是終究她做的。


如果沒有害人性命,個人覺得潘金蓮和閻婆惜是屬於同一類人,但就潘金蓮殺害自己的丈夫這一點,就比閻婆惜可恨很多了!

——END 點贊很容易,評論顯真情,關注《沒長書》可欣賞更多內容~

沒長書


大家好,我是解悶日記,我來回答。



從現在以人為本的社會角度來分析,哪個都不可狠,反而可以說是淪落底層的風塵苦命女子。更值得的是同情,而非是可狠的人。人生之路千萬條,為何要淪為別人的情婦呢?怪只怪當時的社會的侷限性。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制度下,婦女的道路極其窄狹,在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下,閻婆惜與潘金蓮又是底層婦女。當然會情感不順,婚姻受阻,因為他們沒有可以養活自己的職業與手藝,又碰到了不如意的男人。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閻婆惜與潘金蓮最後悲劇的命運,只可歸咎於當時的封建制度世道人心罷。


假如說,他們生於這個社會,也肯定會有一份正當的職業養活自己,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縱享天倫之樂。可歷史沒有如果,他們只有悲慘的命運!



日記哥愛讀書


先糾正一下問題:潘金蓮是武松為報兄仇殺的,閻婆惜是才是宋江殺的。至於潘金蓮與閻婆惜哪個更可恨,一下子還真不好說。

先來看看潘金蓮與閻婆惜的共同點:

首先,兩人都是有姿有色的年輕女子,稍不小心就能吸引那些有不良之心的男人。

第二,兩人最終都耐不住寂寞紅杏出牆,與別的男人勾搭。

第三,兩人出軌之後,都沒有任何愧疚之心,看自己男人越看越不順眼。

再看潘金蓮與閻婆惜的不同點:

第一、潘金蓮是想讓自己男人死。儘管是在西門慶和王婆的慫恿下參與的,但至少她從謀劃到動手都參與了。閻婆惜殺宋江這個念頭倒是不敢有。

第二、潘金蓮是被動的變壞。如果沒有王婆的使壞,沒有西門慶的勾引,潘金蓮還是不敢造次的。閻婆惜是主動的變壞,由於宋江不肯陪睡,閻婆惜把目光轉向宋江的同事,於是乾柴烈火燃了起來。

第三、潘金蓮還要臉,出軌後面對自己男人,潘金蓮不至於說要離婚跟了西門慶這種話。閻婆惜抓到宋江把柄了,馬上大膽承認她的姦情而且還要宋江成全他們。

第四、潘金蓮只要男人,從潘金蓮日常生活看,她對金錢並不是很感興趣。閻婆惜除了男人還喜歡錢,這點從宋江包養她後穿金戴銀的細節,還有威脅宋江時提出的條件可以看出。

綜合來看,閻婆惜更可恨一些。






戴草帽的小老鼠


梁山招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李師師的促成。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枕邊風比龍捲風更有威力。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北宋時期,可以妻妾成群,仍無法阻擋成功人士發展“二奶”的熱情。宋徽宗起了領導帶頭作用,雖有三宮六院,卻不妨他約會李師師的雅興。上有所好,下必效仿,全國掀起“小三”熱。大宋百強縣鄆城,押司宋江包養了閻婆惜。

閻婆惜出場,據她母親宣傳:“我這女兒長得好模樣,又會唱曲兒,省得諸般耍笑,從小兒在東京時,只去行院人家串,那一個行院不愛他!”考慮到說話者為閻母,難免有自誇之嫌,但從小在東京圈內周旋,小閻的才藝應該過關的。

閻婆眼光很是毒辣,閱人無數。經她牽線,女兒做了宋江的小三(沒明媒正娶,又未安置於宋府,而是在別處討了一所樓房,安頓閻婆惜娘倆)。沒半月之間,打扮的閻婆惜滿頭珠翠,遍體綾羅。又過幾日,連那婆子,也有若干頭面衣服,端的養的婆惜豐衣足食。

之後呢,究竟是怎麼被宋江結果了呢?中間過程我不贅述,且看!

  • 常言道:“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那張三亦是個酒色之徒,……假意兒只做來尋宋江。那婆娘留住吃茶,言來語去,成了此事。那婆娘自從和那張三兩個搭識上了,打得火塊一般熱。(不守婦道)

  • 卻有些風聲吹在宋江耳朵裡。宋江半信不信,自肚裡尋思道:“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我只不上門便了。”自此有幾個月不去。(宋江冷淡)

  • 飛也似跑下樓來,就簾子眼裡張時,堂前琉璃燈卻明亮,照見是宋江,那婆娘復翻身轉又上樓去,依前倒在床上。……那婆惜在床上應道:“這屋裡多遠,他不會來。他又不瞎,如何自不上來?直等我來迎接他,沒了當絮絮聒聒地!”(心生怨懟)

  • 宋江當天留宿,二人同床異夢,一夜無語。未盡興的宋江,心情鬱郁。上班時心神不寧,將公文包遺落在家中。小閻同志原以為撿到一條好腰帶,興沖沖地收拾起來,準備贈給情人張三。結果有意外收穫,發現宋江私通梁山的私人信件,還有金錢交易的證據。(掌握把柄)

  • 只見那婆惜柳眉踢豎,星眼圓睜,說道:“老孃拿是拿了,只是不還你!你使官府的人,便拿我去做賊斷。”婆惜道:“明朝到公廳上,你也說不曾有這金子?”(敲詐勒索)

卒!!!!!!!!!!!!!!!!!!!!!

再說,潘老師!哦不,金蓮!

大家很熟悉了,在段子手的心目中可以改寫中國歷史的女人!此女賊可恨!

潘金蓮,武大郎的媳婦,武松的嫂子,是《水滸傳》中出現的虛構人物,《金瓶梅》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刻畫。幾百年來,她一直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堪稱妖豔、淫蕩、狠毒的典型。在中國傳統道德觀念中,很少有人同情她的遭遇,這就是潘金蓮。至後,極度演繹而活在戲劇舞臺文學作品中,成為茶餘飯後的壞女人樣板。

今天我也不想為她說什麼。

可恨,殺夫出軌。

可憎,棄夫尋歡。

可憐,好牌打壞。

可畏,色即陷阱。

可惡,同情大郎。

閻婆惜的層次和出身經歷,成了這麼樣一個可惡的女人!我們並不意外!

潘金蓮不是這樣的,她有選擇,可決斷,仍墮落!

萬惡的封建社會!女人也因此連累!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恨之人更是可憐之人!


靈狐七號66


水滸淫婦誰為尊?誰最可恨?

論淫婦為尊者必然是潘金蓮 人人皆知 名氣最大嘛

但是說水滸淫婦中最可恨者為閻婆惜

閻婆惜本就不是良家婦女 流落鄆城 喪父而沒錢發送 後閆母經人介紹求助於宋江 宋江仗義疏財 置辦了棺材及一應事物 不論宋江的初衷是什麼 這對閆家應是大恩 後來經閆母撮合 宋江收閻婆惜做了外室 連閆母都漸漸闊綽起來 這閆家母女都指著宋江安身立命 可是閻婆惜坐地吸土 不耐安分 出軌宋江下屬 在得知宋江與梁山泊往來書信後更是翻臉要挾 實在是沒有半點良心

而潘金蓮的境遇卻是不同 賣身於富戶 被家主潛規則 後被主母倒貼嫁給武大郎 武大郎三寸丁谷樹皮 長得醜 還不接風情 也算是命苦的女人 雖然下毒害死了武大郎 也是王婆出的主意 西門慶提供的毒藥 而且前提是他們實在害怕武松 才下毒手

所以在我看來閻婆惜比潘金蓮更可恨





金甲三


先亮出自己的觀點閻婆惜更為可恨 且最為可恨。

宋江有權有勢,大把的銀子花的如流水

。了不起的一點是不在乎帽子的顏色,給了閻婆惜最大的自由。閻婆惜是下九流 ,能有如此地位還不滿足。可謂 人心不足蛇吞象。難怪有彥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金蓮雖然使女出身,風姿綽約蓋過小家碧玉,也曾是良家婦女。只是命運捉弄嫁給了武大郎。大郎那個事不行且三寸丁谷樹皮,還自尊心特強,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尋死路是性格所致,不知得同情。你看現在網絡上翻案 洗白,有為閻婆惜說好話的嗎?中國七億男人們捫心自問:金蓮是不是你們的夢裡所思所想?你們對金蓮恨得起來嗎?金蓮各項指標如此過硬 ,鬧個不堪的結局,幾百年來多少人為之扼腕嘆息,不復多言矣!


用戶13447472567


題主這麼問,容易引起誤解,“宋江殺死的閻婆惜和潘金蓮”這句話,會讓人誤以為宋江殺了閻婆惜和潘金蓮兩個人。實際上題主問的問題是“閻婆惜和潘金蓮,誰更可恨,為什麼?”先說閻婆惜和潘金蓮的相似之處:一是都長得美豔妖嬈;二是都水性楊花,喜歡勾引男人;三是都與他人勾搭成奸;四是都不知羞恥。再說閻婆惜與潘金蓮的不同之處:一是閻婆惜更主動;二是閻婆惜更貪婪;三是閻婆惜更無恥。所以,我認為閻婆惜更可恨。

之所以說閻婆惜更可恨,一是因為閻婆惜比潘金蓮更主動。

閻婆惜和張文遠勾搭成奸的過程是這樣的:宋江有一次碰巧帶著張文遠來閻婆惜家裡喝酒,閻婆惜見生得眉清目秀、齒 白唇紅,又深懂得風流,便喜歡上了張文遠,主動暗送秋波、眉目傳情,等宋江上衛生間的一會兒工夫,也忍耐不住,就用言語來撩撥張文遠。那張文遠本就是酒色之徒,深解其中味。後來趁宋江不在時,張文遠找上門去,閻婆惜主動留下張文遠喝茶,喝著喝著就勾搭成奸了。從這個過程來看,閻婆惜和張文遠勾搭成奸是閻婆惜佔主動的,張文遠幾乎沒有費什麼心思。

潘金蓮和西門慶勾搭成奸的過程是這樣的:第一步是王婆以請潘金蓮裁剪衣裳為由頭,把潘金蓮往王婆茶坊裡請,要她一整天都在王婆茶坊裡幫忙裁剪衣裳,午間王婆故意整治一些酒菜好好款待她;第二步便由西門慶登場,使勁兒誇讚潘金蓮的裁剪手藝和姿色,王婆又從中使勁兒誇讚西門慶的若干好處,再故意整治好酒好菜為西門慶和潘金蓮製造機會;第三步西門慶便找藉口撩撥潘金蓮,而潘金蓮也恰好心儀西門慶的諸多好處。於是乎,兩人一拍即合。從這個過程來看,二人勾搭成奸是西門慶主動,潘金蓮更多的是配合。

之所以說閻婆惜更可恨,二是因為閻婆惜比潘金蓮更貪婪。

閻婆惜主動勾搭張文遠,二人勾搭成奸以後,閻婆惜全然不知足,整日在心裡盤算著怎生能甩了這個黑矮的宋三,和那風流俊俏的張文遠做了夫妻才好。當她無意中看到了宋江遺忘在床上的金條和書信,一下子就點燃了她內心的貪婪,要宋江答應她三件事:一是任由她改嫁張文遠;二是宋江所有花在她身上的錢財都歸了她;三是晁蓋送給宋江的一百兩金子也得給了她。宋江要命的短處捏在閻婆惜手裡,只得答應了她前兩條,第三條卻萬萬不能答應。因為閻婆惜手裡握著這個東西隨時可能會要晁蓋和宋江的命。閻婆惜貪心膨脹,最後逼得宋江只得殺了她。

相比之下,潘金蓮沒有像閻婆惜那麼貪婪,她更多的是停留在希望得到男人給她精神和肉體上的撫慰,潘金蓮先前之所以會主動勾搭武松,主要是因為武大郎無論在哪方面和她相比差距都太大了,她內心有著強烈的憋屈、恥辱感,內心希望能得到一個她看得上眼的男人的慰藉。恰好被西門慶找準了這個空檔,在西門慶的主動勾搭下,上鉤了。在潘金蓮心裡,她最大的夢想不是貪圖錢財,而是幻想能甩掉武大郎,和西門慶做長久的夫妻。或許是因為她和武大郎這些年過得太憋屈,太壓抑。

之所以說閻婆惜更可恨,三是因為閻婆惜比潘金蓮更無恥。

閻婆惜可以說是無恥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她本來只是宋江包養的情婦,而不是宋江明媒正娶的妻子,完全依靠著宋江徹底改變了她和老孃的生活狀況,沒半月之間,打扮得閻婆惜滿頭珠翠,遍體 綾羅。連她的老孃也有若干頭面衣服,給了她們母女倆豐衣足食的生活。自從和張文遠勾搭成奸以來,她毫不害怕宋江知情,反而不斷用言語傷宋江。到了最後,居然恬不知恥地拿著宋江的短處要挾宋江,不但毫不念及宋江對她的好,反而趁機會想置宋江於死地,搞死了宋江,她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和張文遠做長久夫妻了。

潘金蓮也無恥,但還沒有到閻婆惜那種地步:一是潘金蓮和西門慶勾搭成奸的過程中,西門慶主動和王婆商量設計,引誘潘金蓮一步一步掉進陷阱,在這個過程中,潘金蓮心裡明白,但至少沒有自己主動;二是潘金蓮和西門慶勾搭成奸以後,內心還是很害怕丈夫武大郎知道她和西門慶的姦情的,所以,每日裡還是會盡力裝作和從前一樣,做好她分內的事情來掩蓋;三是她內心幻想結束和武大郎的屈辱生活,而和西門慶做長久夫妻,這種奢望,促使她在東窗事發後居然愚蠢地毒死了武大郎。其行可恨,但終究因為長期的屈辱壓抑所致。


喬鞅


對於閻婆惜和張三的廝混,一些風言風語傳至宋江耳朵,雖然惱怒卻並未當回事,正如宋江自述:“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我只不上門便了。”但問題就是在宋江的縱容和嬌慣下,這個女人已經忘乎所以了,花人家的錢,住人家的房子,還私會情人。從書中描述不難看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後,閻婆惜就開始飽暖思淫慾,遇到同樣貪花好色的張三後,倆人可謂是乾柴烈火。如果這也能算是愛情,那完全是對這兩個字的羞辱,跟一個風流成性、不知廉恥的女人談神馬愛情!


祁陽發現


我的觀點是潘金蓮比閻婆惜更可恨!

在書中,這兩位都是聲名狼藉的放蕩女人,那我們就需要結合各自的出身、生存環境和所作所為來做一番比較。

一、首先來說閻婆惜,可把其不長的出場時間分為三個部分:

  • 賣身葬父後委身於宋江;

  • 耐不住寂寞私會張文遠;
  • 因發現贓銀而逼迫宋江,被宋江憤而殺之!

這就涉及以下幾個問題:閻婆惜和宋江有沒有感情?閻婆惜和張三是否是一部分現代人所鼓吹的自由戀愛?素來重情重義的宋江怒殺閻婆惜的爆發點是什麼?


1、根據宋江一貫的豪爽俠義、樂善好施的為人,對閻婆惜一家救助並沒有報什麼功利性的目的,也沒有挾恩圖報,是閻婆主動要把閻婆惜嫁給宋江當娘子。閻婆惜嫁給宋江,一方面可能處於報恩,更多的原因可能還是要找一個依靠和容身之地,對於利益方面的考慮肯定多過感恩。而宋江又不是一個好色之人,從內心認為閻婆惜並非其明媒正娶的妻室,剛開始還經常在婆惜處過夜,後來逐漸去的就少了,因此,並沒有太多的感情可言。


2、對於閻婆惜和張三的廝混,一些風言風語傳至宋江耳朵,雖然惱怒卻並未當回事,正如宋江自述:“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甚麼?我只不上門便了。”但問題就是在宋江的縱容和嬌慣下,這個女人已經忘乎所以了,花人家的錢,住人家的房子,還私會情人。從書中描述不難看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後,閻婆惜就開始飽暖思淫慾,遇到同樣貪花好色的張三後,倆人可謂是乾柴烈火。如果這也能算是愛情,那完全是對這兩個字的羞辱,跟一個風流成性、不知廉恥的女人談神馬愛情!



3、當宋江最後一次夜宿閻婆惜處時,這個名義上的女人對其及其淡漠,還熱潮冷諷。這已經讓宋江快要忍無可忍了,恰好由於遺忘所謂通匪的證據被閻婆惜得手後以此相要挾,並多番逼迫,終於逼得宋江手起刀落,結果了這個浪蕩、可恨的女人。


二、潘金蓮的事蹟更是廣為人知,分析如下:

從嫁給武大郎開始就沒有安分過,因招蜂引蝶使武大郎丟盡了顏面,不得已搬家至陽穀縣。但是生性風流的金蓮沒有收斂本性,先是勾引武松不成,反被武松說教後對武氏兄弟懷恨在心;後又在王婆的攛掇下與西門慶勾結成奸,直至親手毒殺親夫!


對於潘金蓮而言,武大郎對其肯定是有感情的,而且他知道自身的缺陷,因此對潘金蓮百般的妥協。其次,就是為了自身的慾望,明目張膽的謀財害命。如果說閻婆惜可恨,那潘金蓮就是可恨+惡毒。比較而言,宋江對閻婆惜在感情上並沒有過多的付出,又沒有表現的憐香惜玉;而且對於其被殺,有一部分責任還要歸結到宋江身上:宋江肯定知道劉唐送給他的信件和金子都是見不得光的贓物卻沒有妥善處置,隨身攜帶且沒有足夠的警惕性,導致被閻婆惜抓住了小辮子。


綜合而言,閻婆惜讓人感覺可嘆、可恨、可悲;而潘金蓮則完全讓人感覺可恨、可恥、可怒!對於其可惡的程度可與盧俊義的妻子賈氏相提並論,這梁山頭兩把交椅的後院也都是半斤八兩!

(本文僅討論《水滸傳》中的人物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