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修:修心、修性、修行。最重要的是修什麼?

梓丞寶貝Baby


人生是一場修行,這個修行應該是廣義的,包含了修身養性之說!

最重要的就是修心,看好多人說修心就是要放下爭鬥之心,寵辱不驚,而我所理解的修心是人要正確看待自己,不斷的反省自已,一日三省吾身。修心,是要我們有一顆善良之心,有一個仁義之心,仁者方能無敵!心不正,和再怎麼修也是對修行的玷汙!修心不是要人的奮鬥之心泯滅,不是要人接受無所追求,不是要人無慾無求。

一位月收入幾十萬的人告訴窮人要學會修心,不要為錢煩惱,要靜心,淨心,要甘於接受眼前的貧窮,那這屬於對修心的一種侮辱!


Olympiad


主要是修心。

心行章

  夫心有四,所謂迷心、悟心、修心、證心。迷心有十,迷事、迷理、迷教、迷境、迷氣、迷身、迷神、迷仙、迷真、迷聖也。迷事者,謂於一切有為之事若善若惡,俱不能分別了達,而生顛倒滯惑之心,為無智慧用性而揀擇取捨,致有輪迴生死,不到真源。《西昇經》雲:道探甚奧,虛無之淵。《老子》雲:淵乎似萬物之宗。迷理者,所謂於虛極妙體、自然實性上無所聞見,悟修證了等,故云迷理心也。迷教心者,聖人意欲令眾生反俗歸真,逆而成順,注云道尚無為,人尚有為,道本無情無慾,人尚有欲有情。謂不遇明師智友導引開心,啟發指示三乘玉清靈寶洞神之教法也。聖人教法妙義,縱遇不生愛樂,勤求修習,觀詮察理,求出離之心,存若亡。《老子》雲:道法本自然。者能得,聞者能言。言者不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迷境心者有二,迷真境心,迷妄境心。真境則大道妙本自然之體性也,被妄隔真源、塵染斷絕也。上經雲: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激。妄心者,則煩惱六根三業十不善行也,虛妄分別,馳逐有為也。經雲: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西昇經》雲:積惡者惡氣至,積善者善氣至。積善神明輔成,天道猶佑於善人也。迷氣心者,人稟中和之氣,其氣有清有濁,稟清氣者智人,稟濁氣者愚人。《定觀經》雲:延數千歲,名日仙人;鍊形為氣,名日真人;鏈氣成神,名日神人;鏈神合道,名曰聖人。人迷元和正性,而不能養神愛氣也。故《廣義》曰:道者無也,形者有也,有故有逝,無故長存。世人修道,外固其形以寶其有,內存其神以宗其無,契無合道,以至長生。以形為陰魄也,以神為陽魂也。凡人有少陽氣在,不至於,有少陰氣在,不至於仙。陰氣既,即階仙品,仙者純陽也。陽氣滅即為鬼,鬼〔者〕陰氣也。經雲: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陽氣內充,守一有德,有德必能有國,有國必能有道,有道必能理化,理化必能安民,民安則國安,國安自然泰平也。經雲:愛民理國,能無為乎。迷身者,不知身中有氣、有神、有識,可鏈仙行得仙果,鏈真行得真果,鏈聖行得聖果。《西昇經》雲:聖人常安,與天地俱安,而鬼神通;眾人皆安其所安,其所不安,即不安矣。又迷身者,身虛·萬物,至心之虛,而和氣歸善。養身者藏身於身而不出,藏人於人而不見,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知身為患本,故日迷身。迷神者,神者陰陽不測,妙用無方,隱顯變通,不可窮極,謂之神。在天曰神,在地曰只,在人日鬼。眾生身內神識精靈,不能鏈神合道,而登聖果。《莊子》雲:萬物任自然,而各得其生。迷仙者,不修仙行。迷真者,不修真行。迷聖者,不修聖行。悟心者,悟道之心也。修心者,修道之心也。證心者,證道之心也。心絕緣慮,意絕妄想,智絕分別。是則真見無不見,邪見有不見;真聞無不聞,邪聞有不聞;真覺無不覺,邪覺有不覺;真知無不知,邪知有不知。若真邪雙泯,知覺兩忘,則達乎忘心忘境也。心境俱忘,冥合道矣。《內觀經》雲:夫心者,非青非赤、非白非黃、非長非短、非圓非方,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止,放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人之難伏,惟在於心,。。。(≧∇≦)/所以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心不可息,念道以息之。心不可見,因道以明之。善惡二趣,一切世法,因心而滅,因心而生。習道之士滅心則契道,世俗之士縱心則危身。心生則亂,心滅則理。所以天子制官僚、明法度、置刑賞、懸吉凶以勸人者,皆為心之難理也。無心者,令不有也。定心者,令不惑也。息心者,令不為也。制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令不邪也。冷心者,令不染也。虛心者,令不著也。明此七者,可與言道,可與言修心矣。

解讀:

我簡單看了一下,這一章非常重要,用的是排除法,把錯誤的修道(修道即修心)方法論證了一遍,你我可以對號入座,然後給我們指明瞭方向。

正文解讀開始:

  夫心有四,所謂迷心、悟心、修心、證心。

解:夫心有四種,就是所謂的迷心、悟心、修心、證心。

-

迷心有十,迷事、迷理、迷教、迷境、迷氣、迷身、迷神、迷仙、迷真、迷聖也。

解:迷心有十種,迷事、迷理、迷教、迷境、迷氣、迷身、迷神、迷仙、迷真、迷聖也。然後下文逐一作了論述。

迷事者,謂於一切有為之事若善若惡,俱不能分別了達,而生顛倒滯惑之心,為無智慧用性而揀擇取捨,致有輪迴生死,不到真源。《西昇經》雲:道探甚奧,虛無之淵。《老子》雲:淵乎似萬物之宗。

解:那麼什麼是迷事者呢?就是於一切有為的事或善或惡,不能分別和區分,通俗一點就是瞎混、盲從於人情事事,到處是疑惑所以迷,不用智慧去悟得真理而用,所以導致對對錯錯,顛倒輪迴,悟不到真源真理。這是一種解釋。還有一種是,對有為於事,就像一個瞎子摸象,摸到那是什麼就是什麼,這樣肯定會顛倒理論。這其實是見小信小而不得真。《西昇經》雲:道甚奧妙,虛無的體。《老子》雲:道是萬物之宗。迷事者,不求根本,從於事而迷於事。

迷理者,所謂於虛極妙體、自然實性上無所聞見,悟修證了等,故云迷理心也。

解:迷理者呢?所謂於大道之虛無妙體,實性上並無所聞見,也從事實上不得以證實,所以這迷於理者,就是執著於理,就是固執的非得看得見不見,非得計算的出來不可,這樣的人固執,就像只相信物質世界一樣固執,不相信無的東西,只相信有的理論。所以這是迷於理。

迷教心者,聖人意欲令眾生反俗歸真,逆而成順,注云道尚無為,人尚有為,道本無情無慾,人尚有欲有情。謂不遇明師智友導引開心,啟發指示三乘玉清靈寶洞神之教法也。聖人教法妙義,縱遇不生愛樂,勤求修習,觀詮察理,求出離之心,存若亡。《老子》雲:道法本自然。者能得,聞者能言。言者不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那麼迷教者呢?盡信書不如無書,所謂迷教者,就是固執於聖人典籍,這聖人典籍是言之教,根本無以詮釋聖人所有真理。而迷教者,盡信書言,盡信教化之傳,固執!原文是這樣說的:聖人的意欲是想讓眾生反俗歸真,順於大道,寫經的時候呢,就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就說了處無為事,寫書的時候多是尚無為的,但人用書就想有為,道本來無情無慾的,是人有欲有情,所以自以為是。這就是未遇到明師智友的引導開化心靈,啟發讀者聖人真意也。聖人教化之法妙義,就算是比喻或舉例子,也是不生愛樂的,是為了說明問題而已,是為了觀詮察理,求出離之心,就是說比喻和例子都是反例,是為了讓我們得到真理,靠近大道,出離俗觀,存若亡,雖然有言有理,但是隻是存在個比喻而已,存若亡,存在但不認實。《老子》雲:道法本自然,聽者能得,聞得能言。就是說道理真理你我若知了,可以比喻出很多種意象,可以用很多言論來證明和論述,可以用很多角度來詮釋。但是所言非言,所言之理,只是一種說法,是有侷限性的,不可以一代全。迷教就是固執有法。固執於所謂專家,那怎麼能得到真意呢?那怎麼能超越文字呢?!

迷境心者有二,迷真境心,迷妄境心。真境則大道妙本自然之體性也,被妄隔真源、塵染斷絕也。上經雲: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激。妄心者,則煩惱六根三業十不善行也,虛妄分別,馳逐有為也。經雲: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西昇經》雲:積惡者惡氣至,積善者善氣至。積善神明輔成,天道猶佑於善人也。

解:迷境心者有二種,迷於真境和迷於妄境。這真境就是合道之妙本自然,不受紅塵染了,斷絕紅塵了。上經雲:要常無,觀其妙。要常有觀其繳。也就是說,迷真境者,常無但不常有。妄心呢?就是要名要利,要事業成功,要有為。經說:不見可欲真心不亂。這是沉迷於有為也。見可欲與紅塵染。《西昇經》雲:積惡則得惡果,積善則得善果。積善的人神明幫助他,天道保佑他。這一段,有二個意思,一個意思是,處於無,是迷真境,是不對的。另一個意思是,處於無,迷於真境是對的。那麼最後一句,是要積善,既然是積善,那麼也要有為。所以,我個人偏向於第二種,即不迷真,也不迷妄,即要常無,也要常有。

迷氣心者,人稟中和之氣,其氣有清有濁,稟清氣者智人,稟濁氣者愚人。《定觀經》雲:延數千歲,名日仙人;鍊形為氣,名日真人;鏈氣成神,名日神人;鏈神合道,名曰聖人。人迷元和正性,而不能養神愛氣也。故《廣義》曰:道者無也,形者有也,有故有逝,無故長存。世人修道,外固其形以寶其有,內存其神以宗其無,契無合道,以至長生。以形為陰魄也,以神為陽魂也。凡人有少陽氣在,不至於,有少陰氣在,不至於仙。陰氣既,即階仙品,仙者純陽也。陽氣滅即為鬼,鬼〔者〕陰氣也。經雲: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陽氣內充,守一有德,有德必能有國,有國必能有道,有道必能理化,理化必能安民,民安則國安,國安自然泰平也。經雲:愛民理國,能無為乎。

解:那麼迷氣心者呢?氣有清有濁,清則智,濁則愚,人是清濁都有的,稟中和之氣的。《定觀經》說:壽命到千歲了,叫仙人。把有形煉到氣(若無),是真人。把氣再煉到神了(近無),叫神人,把神與大道同性了,是聖人。人要吃飯,人要生存,所以清濁都得有,精神物質都得全啊,所以不能做到養神愛氣。所以《廣義》說:道是無的,形是有的,有必然會導致逝去,無,所以能長存。世人修道,要外固其形,保其有(人已經有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內存其神以宗共無,內要合道之真性,以至長生,以形為陰,以神為陽,這是中和吧,這是天地之道。凡人因為少陽氣在,有少陰氣在,所以不成仙。(我們要知道少陽是什麼?陰多陽少,不平衡的,是要變化的。少陰同理),陰氣全消了,就是純陽之體了,就成仙了。陽氣滅了就成了純陰之體了,就成了鬼了。這裡,怎麼說呢?這裡說的純陽,我個人認為,是相對的。其實,只要煉到純陽了,那麼必然有純陰對應,二者是平衡的,所以單方面來說就是純陽。一陰一陽是凡人,有陰無陽是鬼,有陽無陰是仙。經雲:專氣致極柔,能如嬰兒乎?陽氣內充,守陽一而得而存在,有陽氣的保護,則國穩固,所以合道,有道則自然而安民(民即欲或心),民安則國安,國安自然泰平也。國就是我們的身體,外形,民就是心和慾望。國是外,民在內。這是一個比喻。經雲:愛民理國,能無為乎?能合道乎?能合道真性乎?能自然乎?這是至高境界。所謂迷氣,就是不執著於有,不執著於我們人,我們人有成仙的潛力。

迷身者,不知身中有氣、有神、有識,可鏈仙行得仙果,鏈真行得真果,鏈聖行得聖果。《西昇經》雲:聖人常安,與天地俱安,而鬼神通;眾人皆安其所安,其所不安,即不安矣。又迷身者,身虛萬物,至心之虛,而和氣歸善。養身者藏身於身而不出,藏人於人而不見,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知身為患本,故日迷身。

解:那麼什麼是迷身呢?迷身就是和西方醫學不相信經絡一樣。迷於身體硬件之有,不相信有氣有神有識,也就是說只相信有的東西,只相信物質的東西,不相信無的東西,精神的東西,虛無的東西。固執。這些無的東西,可以連接成仙的道路,可以通過修煉得到真果,可以連接聖神得到聖果。《西昇經》雲:聖人常安,與天地同安,有無皆通,所以鬼神也通。是全面的接收信號的。眾人呢?執著、自以為是的安,固執於自己的意識和見解,所以就屏蔽掉了無的東西,意識外的東西,見解外的東西,所以怎麼能安呢?!再說這迷身者,以身虛也物,將和氣歸於善,養身者珍惜自己的身體,看重自己的身體,這是保身,因為有身,迷於身,所以再怎麼珍惜,再怎麼保護,也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算是重視養生吧,大不了多活幾年,所以聖人說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把有形有質之物放在無的位置,或者說看無了它,才可以長存!這身,本身就是有患之因,有因必有果,所以叫做迷身。迷身者身亡必亡,不迷於身者,身亡不亡,所以不要固執於身。

迷神者,神者陰陽不測,妙用無方,隱顯變通,不可窮極,謂之神。在天曰神,在地曰只,在人日鬼。眾生身內神識精靈,不能鏈神合道,而登聖果。《莊子》雲:萬物任自然,而各得其生。

解:迷於神者,神者是無的,不可測的,妙用而無方的,隱而顯或不顯而變通的,不可以察的,不可究之,所以才叫做神。在天叫神,在地是物,在人如鬼一樣(無)。眾生身內的神識精靈,不能單獨連神合道,而登聖果。也就是說,執著於自己的神是不全面的,是片面的,在天也有,在地也有,你我不可固執於自己的神,這樣是不能成仙的。《莊子》雲:萬物任自然,而各得其生。大道生萬物,萬物皆有其有形與神,人作為萬物的一種,也有陰陽,也有神和身,但不可執著於自己的有無,是片面的,是迷於自我的,是不全面的。

迷仙者,不修仙行。

解:迷於仙者,何須修仙。已到了。

迷真者,不修真行。

解:迷真者,何須修真?已在那了。

迷聖者,不修聖行。

解:是聖人了,達到聖人級了,不須要修了。在了。

-

-

悟心者,悟道之心也。

解:悟心者,就是悟道的心。(簡單點行了。)

-

修心者,修道之心也。

解:修心者,修正進階之心。

-

證心者,證道之心也。

解:證心者,自我驗證之心,證道之心。

-

這就是:夫心有四,所謂迷心、悟心、修心、證心。迷心篇幅最長,是反論。反論的過程就是悟、修、證。

-

心絕緣慮,意絕妄想,智絕分別。是則真見無不見,邪見有不見;真聞無不聞,邪聞有不聞;真覺無不覺,邪覺有不覺;真知無不知,邪知有不知。若真邪雙泯,知覺兩忘,則達乎忘心忘境也。心境俱忘,冥合道矣。

解:那麼怎樣才叫“合道”?心絕緣慮,意絕妄想,智絕分別。無思考,無幻想,無利害。則,真見自來,邪見不見,自知自知,邪知不知。如果無分別了,無真邪之分了,無了,雙泯了,或者說是雙雙自轉了,知覺二忘了,則達到了忘心忘境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合道了。我無,道來有,是完全合道。道之自然來我體。我非我,是名我,體非體,是名體。

《內觀經》雲:夫心者,非青非赤、非白非黃、非長非短、非圓非方,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止,放之則狂,清靜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

解:這一段是上一段的延續和細解:《內觀經》雲:夫心者,非青非赤(若無若有)、非白非黃(若色若無色)、非長非短—(不可計量)、非圓非方(無形),大包天地,細入毫芒(無大無小,可大可小),制之則止,放之則狂(可動可靜,不動不靜),清靜則生,濁躁則亡(無生無死,若生若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可明可暗,迷於一方,非迷,是暗迷。暗迷非迷,迷非迷)。

人之難伏,惟在於心,所以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心不可息,念道以息之。心不可見,因道以明之。善惡二趣,一切世法,因心而滅,因心而生。習道之士滅心則契道,世俗之士縱心則危身。心生則亂,心滅則理。所以天子制官僚、明法度、置刑賞、懸吉凶以勸人者,皆為心之難理也。

解:人之難服,難以馴伏,主要在於心。所以教人修道其實就是修心,教人修心就是修道。心執著或固執,難以息停意識,通過修道,通過道來讓心平息下來,心不可見,因修道而明心見真性。善惡二者,或者說一切的世界法則,皆是心所生,也因心所滅而滅。習道之人如果滅了心、忘了心、忘心亡心也,則契大道真性,世俗之人有為而放縱自己的心則危及其身。心生則因果輪迴,心滅則合道。所以天子制定法律,制定刑賞、告訴我們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皆是為了管理人心,皆是因為人心難理。逼的,沒辦法的事。不合道的人太多了,妄為之人太多了,所以才出現刑罰和法律。如果人人合道,何須有為?!

無心者,令不有也。定心者,令不惑也。息心者,令不為也。制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令不邪也。冷心者,令不染也。虛心者,令不著也。明此七者,可與言道,可與言修心矣。

解:如如不動,已合道。所以,無心者,有欲而不為,或不命令而不有。定心的人,不欲。息心之人,不為。制心者,有令不亂。正心者,有令不邪。冷心者,有令不染。虛心的人,有事來了也不執著。明白了這七個心,可與這人討論“道”,可以開始修道修心了。

-


遲程陽


這個領域有點專業,很多人對修身,修行,修心可能還不知什麼意義。分階段,先修身,再修行,再修心。

修身,我們平凡人從控制自己的所做所為開始,在國家來說,不犯法,在家修身,家人為榜樣,古人說修身齊家平天下。

修行,付出真實的行動去做,例如西藏信仰佛教徒三步一扣去朝拜拉薩大昭寺。

修心,是最難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首先要知道自己心,他長什麼樣,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什麼時候聽自己的話,修心的目的又是什麼?


歷史英雄事蹟


當然是 修心 最重要,而 修心 的要訣就在於心中要有個 怕 ,要有恐懼感,不能老子天下第一,為所欲為,膽大包天


開心脫兔


這三者都重要,三昧一體行。

了悟大道要起心,

心旗不立難動身。

瘸子打圍坐著喊,

無功而返白費勁。

若要收穫須耕耘,

種因結果是天論。

若要立下見性志,

修心修行性必真。


大王2639


修身不淫慾,修心要清淨修行要品德要端正,我是這樣理解的,把一切放下方能清淨修,


美萍6295


修心,修性,修行。但最重要的是修覺醒離苦善法,能修覺醒離苦善法自渡而利益眾生,普度眾生,這是一個修者的根本心,如果沒有根的修行是不會有果的,要以善為根,以善為本,這是根本所在。在孤獨中苦思,淨化其身心,悟一切萬物真理,過一關獲得一果位,每次獲得果位而獲佛法,正修可見種種色,真理達見大地生輝,證“得一切相,讓善眾聽正法,觀一切相。應作如是觀,後離一切相是明諸佛,諸菩薩。眾修眾得。


鐵旡


修心養性踐行,合三為一,方得始終。


用戶4819446398700


投資自己才是明道第一步:

智慧的人就是不計一切代價投資自己,讓自己變更好的一個人!不明道,不打開慧眼,活一輩子你永遠都在虛幻的世界蹉跎,真人看不懂,隨便一個假人都會把你騙得傾家蕩產!


陝西西安邢文宇


人最重要的,是修品,修德,修心,修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