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人|走進雲南大山深處的使者

在偏遠貧困的雲南山區,有這樣一群留守兒童,雲南區域的志願者們走進了他們的世界,為他們送去了溫暖和愛。

隨著旅行大軍的興起,

不少人因為春城昆明、大理古城而選擇來到彩雲之南,

但是雲南畢竟地處偏遠,山區依舊貧困,

父母為了討生活而外出打工,家裡的孩子不可避免地成為留守兒童。

位於著名的茶馬古道魯史驛站的魯史中學,創建於1958年,

因地處山區,學生回家都要走上1-3個小時的山路,

學校的課桌椅仍然是老舊的木製桌椅,已經使用了60年,

大部分損壞嚴重,有些桌子還是用兩三張已壞桌子重拆後拼接成的,

桌面坑窪不平,影響學生寫字。

碧桂園人|走進雲南大山深處的使者

孩子們使用了幾十年的老舊課桌

雖然學校位於亞熱帶,但冬天依舊是寒冷的。

然而魯史中學並沒有熱水設施,

即便在寒冷的冬天,學生們也只能直接喝冷水,

這導致學生極易發生感冒、鬧肚子等事情。

這一切,隨著碧桂園的到來而發生變化。

得益於碧桂園捐贈的487套課桌椅,

魯史中學用了60年的木製舊課桌椅退出課堂;

碧桂園捐贈的暖水屋,結束了學生沒有熱水喝的歷史。

碧桂園人|走進雲南大山深處的使者

中大 ·碧桂園暖水屋揭牌

“碧桂園集團總部遠在廣東佛山,

卻能以大愛的目光關注到魯史古鎮邊遠山區的教育,

我們很幸運。”

“當您接到這封信時,也許會平靜地拆開信封。

但是您可知道,我寫信時的心情是多麼的不平靜,是多麼的激動。”

學生們在感謝信裡這樣寫道。

普洱孟連芒信中心完小,位於孟連縣城南部,

與緬甸接壤,離邊境口岸僅有8公里,

匯聚了21個少數民族,且部分學生是緬甸籍。

一首《同桌的你》總會瞬間將我們拉回學生時代的青蔥歲月,

但在芒信中心完小,由於學校住宿條件有限,

90%以上的孩子都是拼床而睡,

他們不一樣,不僅有同桌的你,還有“同床的你”。

雖然住宿條件艱苦,但學生從家裡帶來的各式各樣的被褥枕頭卻整整齊齊擺放在一起,

碧桂園為這所學校帶來了床上用品,從此整潔的宿舍將更加整齊劃一。

碧桂園人|走進雲南大山深處的使者

整齊劃一的洗漱用品

別樣的文化背景,中緬混合的文化語境;

神秘的人文風情,虔誠的佛教信仰;

美麗的自然風光,好山水好地方。

他們不一樣,他們不僅是少數民族,

還是來自國外的少數民族;

少數幾個小朋友既是學生也是小和尚,

他們不僅要讀書,將來還要出家;

他們有不一樣的課間操——民族舞蹈⋯⋯

彩雲之南,中緬邊境,大山深處,

獨特的地方,因碧桂園的到來而打破寧靜,變得更加熱鬧。

2016年至今,雲南區域已經將愛灑滿整個雲南:

曲靖東山

巴圖

楚雄中山

伍街

箇舊他期

和平

昆明祿勸

文山馬碧

保山施甸尖山

鳳慶魯史

昭通轉山包

普洱景谷聯齊

⋯⋯

未來,我們還將繼續行走在雲南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