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在中國出貨量跌30%,蘋果在中國的投放策略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大聲嘚瑟


iPhone在中國的出貨量暴跌一點也不意外,意外的是份額居然高達30%,不過仔細想來,蘋果今年可謂是內憂外患,多種跡象都表明iPhone近兩年的市場困境,所以有這樣的結果也就不奇怪了。


蘋果在中國失寵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定價繼續走高,iPhoneX在發售時,得益於全新的設計,起售價高達八千多也有相當的一部分消費者買單,蘋果高傲的認為自己的手機可以繼續溢價,但萬萬沒想到,iPhoneXS市場一片慘淡,看來蘋果還是錯誤的預估了市場,在外觀設計不變,性能擠牙膏式增長,售價卻猛增,這是遇冷的罪魁禍首。


第二、英特爾的基帶,蘋果手機的信號一直就很一般,這一次從高通換成英特爾後導致自己的口碑大幅下滑,任你手機再好,但手機始終是一部通信工具,很多人對於信號差還是恨不能接受。所以英特爾也成為了背鍋俠。

第三、整個手機市場的慘淡,由於手機的發展瓶頸和5G通信的各種炒作,近幾年的手機市場整體開始下滑,所以蘋果也多少受了衝擊,可以看做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的代表。為了應對市場下跌的情況,蘋果必然會對此進行對策。


蘋果作為“降價是不可能降價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降價的代表”,今年市場萎靡後已經連續降價多次,所以蘋果這次依然會嘗試降價,以此來刺激消費,當然之前的以舊換新,分期購買的這些套路依然會繼續上演。

另外蘋果會加大一些軟件服務,以此來討好消費者,今年的春季發佈會上蘋果就一直圍繞各種軟件服務嗨了一番,所以蘋果也會藉此推銷,但老實說這些個服務在中國市場不吃香,新聞收費、遊戲收費,各種收費在中國市場依然不實在,還不如送個騰訊會員、愛奇藝會員追劇來的實在,中國的版權意識還沒有那麼強烈。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數碼控,自由而純粹的科技粉。歡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討交流,共同進步。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先森數碼


根據IDC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蘋果手機的銷量在2019年Q1同比下滑了30%之多,中國市場的糟糕表現是主因。那麼針對這種前所未有的危機,個人認為蘋果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尋求突圍:

1、穩定新iPhone售價。2017年的iPhone X和2018年iPhone XS系列的價格出現了連番的上漲,這是中國消費者拒絕購買蘋果手機的主要原因。畢竟經濟沒有出現增長,產品價格卻大幅提升,肯定是違背市場經濟原理的。考慮到iPhone手機從來沒有新品比前代產品更便宜的先例,2019年的新iPhone應該會繼續維持iPhone XS系列的售價,不會降價,但也不會漲價。

2、提高低價機型的性價比。去年蘋果推出了6499元起售的iPhone XR,也是三款iPhone中最便宜的一款。iPhone XR原本被認為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而定製,卻沒想到慘遭“滑鐵盧”,銷量口碑都出現了崩塌。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iPhone XR的硬件配置相比另外兩款iPhone出現了較大服務的縮水,比如屏幕分辨率較低、邊框太粗、沒有後置雙攝等。所以今年蘋果在打造iPhone XR的繼任者時,應該要將前代的“差評”考慮進去,至少要提高屏幕的分辨率,並且加上後置雙攝。

此外iPhone 8及以後的蘋果手機都支持18W的快充,但是必須要額外購買昂貴的專屬充電器和數據線才能實現快充功能,而同時期的國產安卓手機都配備了40W以上的超級快充。所以今年蘋果很有必要讓18W快充成為iPhone的標配,進一步提高iPhone的性價比。

3、更多本地化設計。蘋果的iOS系統因為簡單好用而深受國內用戶的喜愛,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iOS系統的一些侷限性也開始凸顯。比如沒有通話錄音、沒有應用分身等,這些都給國內用戶帶來了很多不便,所以今年的iOS 13應該進一步加快iOS的本地化進程,增加一些中國用戶專享的新功能。

同時,蘋果還需要將“雙卡雙待”作為新iPhone的標配,並且徹底實現雙卡雙4G雙VoLTE功能。

總的來說,由於iPhone手機在外觀設計、硬件性能和系統等方面依然有較大的優勢,所以蘋果尚未面臨“最危險的時候”。但如果蘋果繼續維持現有的“年年上漲”的定價策略,並且忽略中國用戶的使用感受和功能需求,那麼很有可能會在未來被中國消費者徹底拋棄。到那個時候蘋果可能就會像曾經的諾基亞、現在的三星那樣,在中國市場徹底淪為“Others”。


貓眼看數碼


不出意外國內手機出貨量排名前4的均為國產品牌,華OV米組合經過多年努力,雖然也內鬥過,但先後完成把三星和蘋果擠下去的壯舉。國產手機可以昂首挺胸的在國產電視機面前說一句:大哥,我也把洋品牌打趴下了。

智能製造是國家戰略,不論電視機還是手機的崛起都少不了決策層面的支持,比如當初的電視機液晶面板技術掌握在外資手裡,國產品牌的命門被別人捏著,隨著國家政策支持,國產液晶面板突飛猛進,後來洋品牌電視機紛紛退出中國市場。以前手機芯片掌握在外資手裡,現在國產芯片也開始逐漸發力,以華為海思麒麟為首,用在高端手機上性能槓槓滴。

蘋果在國內出貨量暴跌30%很正常,國產手機快速的更新換代,蘋果依舊一年出一款L、XL機型,不能滿足審美需求了,而且都是吃老本的設計,甚至造成審美疲勞。

另外蘋果一貫傲嬌,屢次將龐大的中國市場不放在新品首發區域之列,以為我們的消費者離不開蘋果手機,殊不知國產手機廠商挺爭氣的,性能越做越好,外觀越來越漂亮,消費者也越來越理性,開始看中性價比了,3000元檔次的國產機很好用了,幹嘛要多花一倍的錢呢?

中國市場為蘋果提供龐大的利潤,銷量下滑必將影響蘋果整體淨利潤,不過近年來蘋果單價不斷走高,即便銷量下滑,短期利潤受影響不太大,但長期來看提價不可持續。曾針對中國市場傳出廉價版Iphone的消息,可能會是後期投放策略吧,國內消費者是否買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