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小麥長勢不錯,預測一下能豐收嗎?

WSJ天天看看


今年的冬小麥能否豐收現在還不能下結論。從當前小麥長勢來看是很不錯的,但能否豐收還取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能否做好:

1、小麥赤黴病能否有效控制。這個大家都知道,小麥赤黴病在江淮流域小麥產區發生較為嚴重,即使小麥前期長勢喜人,一場雨下來之後(小麥抽穗揚花期遇連續陰雨天氣),小麥赤黴病可能大發生,造成小麥穗部發紅、枯穗,輕者減產10%-20%,嚴重時80%-90%,甚至顆粒無收。目前部分小麥產區小麥赤黴病防治以及結束,還有剛開始防治的小麥產區,建議在揚花初期及時噴藥防治,5-7天在噴藥預防一次,藥劑可選擇氰烯菌酯•戊唑醇、氰烯菌酯、丙硫菌唑等藥劑。


2、小麥後期注意預防乾熱風的危害。小麥生長後期極易遇見乾熱風的危害,由於蒸騰強度增大,水分供需失調,正常的生理活動受到抑制或破壞,使小麥灌漿期縮短,千粒重下降,嚴重時可使小麥青杆逼熟。輕者小麥減產10%-20%,嚴重減產30%以上。預防小麥乾熱風的同樣也非常重要,可結合小麥赤黴病防治噴施殺菌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混合噴施,來預防乾熱風的發生和危害。


3、小麥生長後期注意水肥管理。小麥生長後期注意澆水和施肥,尤其注意追施尿素容易造成小麥旺長、貪青晚熟和旺長,後期遇大風天氣小麥極易倒伏,造成減產。後期雨水較多,田間出現積水等影響小麥生長,管理不當同樣影響小麥生長,降低小麥產量。田間出現積水要及時清溝排水。

4、收穫期間是否遇見晴好天氣。這個大家想必都知道,由於種田大戶種植面積較大,加之倉儲有效,小麥收穫後不能及時晾曬,做到顆粒歸倉,也會影響收成。

你認為還有哪些因素制約豐收,歡迎交流探討!


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


以我們本地當例子,河南、山東等小麥種植基地的麥情不清楚,不多說。去年播種小麥家裡人讓我回老家參與小麥播種,有機會再次蹬了蹬蓋。什麼是蹬蓋,就是站在小麥播種機後面的藤條板上,把小麥溝壟互拉平整。雖然不是技術活兒,弄不要也挨笑話。

往年小麥種植,都是在玉米收割之後,經過玉米秸稈還田、地塊兒旋耕之後結合墒情進行小麥播種,有些地塊兒乾旱,還需要澆水後緩兩天在旋耕播種。這麼做主要是為了保證小麥出芽必須的水分。今年耕種模式變了,幾個老人一商量,不管幹旱不幹旱,直接把地旋耕然後播種,等小麥出芽之後立即澆地。結果一圈蹬蓋下來,弄得渾身土。

前一段時間回老家澆二水,同地塊的老叔一直對我誇這種耕種模式的好,麥株整齊、茁壯,分櫱、疏密都非常不錯,老叔說多少年沒有見到這麼好的麥子,在他眼裡基本上就已經等同於小麥豐收了。抽菸閒聊接著說,老叔一個勁兒叮囑我該如何澆水、那些麥株該抓上把尿素,隔一段時間要回來噴藥,整個過程下來,一個星期我要回來三趟。

敲個黑板:今年我們這裡的小麥長勢的確很好,個人歸因還是農民捨得農資肥料投入和天氣良好。但小麥中後期問題還是非常多的,特別是授粉灌漿期還有一波病蟲害需要防治,提防三水倒伏等問題。很多時候老百姓種田是看天吃飯,只能說盡人力,到最後老天爺讓收多少才能收多少。


海棠小醉


今年的冬小麥長勢的確不錯,我們的冬小麥現在長得特別好,不論是葉片還是麥稈兒看上去都特別有精神,尤其是澆水過後一段時間又連著下了幾次雨,雖然不大,總算是緩解了旱情,不要說老百姓了,連我每次回家下地看著麥田都覺得心裡面特別舒服,都覺得今年豐收特別有希望。見苗就有三分收,中間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豐收。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按照往年來看,往往在小麥灌漿期籽粒即將形成的這個最關鍵的時候,老天不是高溫乾旱乾熱風就是大風大雨、洪水等,總是自然災害頻發,這種天氣經常會導致小麥缺水籽粒不飽滿或者引起倒伏大幅度減產。今年這樣的情況還會出現嗎?從春季所表現出來的情況看,很多地區出現了春旱,降雨偏少,根據經驗以及氣象部門預測在今年夏季的總體降雨量接近於去年、但是對於局部地區來說,出現大雨到暴雨的幾率會增加、個別地區可能會出現乾旱現象,也就是出現異常兩極分化的這種天氣會增加。所以對冬小麥種植區而言,後期的天氣將是影響豐收的主要因素。比如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後期的抗旱可能是關鍵。


所以,現在起一定要通過加強管理,合理供應水肥促進小麥生長,後期多噴施磷酸二氫鉀儘可能促進小麥提前成熟,提前收穫。如果能夠避開不良天氣的影響,豐收是一定的。


鄉村新天地


今年的冬小麥長勢很好,到底能不能豐收誰也不敢說。有經驗的老農都說,莊稼不收到家裡都不能算收,意思是講,天氣的變化,自然災害很難控制和不可預測。現在距收麥子的時間還有一個月,這一個月風調雨順,那小麥肯定豐收,如果有自然災害或有對小麥不利的天氣,那也是不能確定的事。希望小麥能豐收吧!我是一個農民,歡迎一起探討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