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中部地區的江西和安徽,誰的發展前景更看好?

沙漏遺愛


我們江西名副其實世界鎢都,贛南黑鎢,贛北白鎢,儲量可以說最少也是世界百分之六七十吧,有決對定價權,因該說鎢價可比黃金,江西本可富的流油,卻都是國家的,供全國所有,如今卻是算窮的省,過著窮日子,真是不可思議。按說擁有黃金般鎢,看在對國家貢獻度上,國家經濟政策上也因補貼

點江西,什麼也沒有,就京廣鐵路也被湖南完全搶走,改革開放以來,江西一直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甘心陪襯,換來了只是周邊省份都比江西富有,半點好政策都沒有,現今發展中部才來了點政策,此時江西已落後很多了,江西人還要耐心等待多少年才能發達呀,江西人習慣被欠著,何時才能要回本該有財富,難道這就是經濟建設全國一盤棋統籌分配的好處嗎?讓江西人失去了最少兩代人幸福,最後江西總是被中央遺忘掉。悲哀,太悲哀了,老天給江西寶貝,江西人卻不能享用。


米粥58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安徽人始終不忘尊稱江西一聲“老表”可見兩個兄弟省份曾一度是難兄難弟。同為中部省份,在國家改革開放優先發展沿海省份之時安徽和江西同為祖國奉獻,成為資源,人口流出“犧牲品”江西至安徽正在修建一條沿途美翻天的高鐵——昌景黃高鐵。昌景黃高鐵顧名思義沿途將經過南昌、景德鎮、黃山。這條鐵路的修建將解決餘干無客運鐵路歷史,對於皖贛兩省的經濟合作有重大意義。昌景黃高鐵的修建將極大的帶動城市旅遊業的發展,以及促進各城市之間的經濟交流,對於沿線城市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作用。


在華東六省一市(分別是江蘇省、山東省、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安徽省和江西省)中安徽和江西在經濟上從來都是墊底。安徽省因為人口多於江西省,因此在經濟總量上多於江西;同樣的原因安徽的合肥市GDP也多於江西南昌市,但人均方面安徽和江西又是什麼情況呢?

安徽省2017年經濟總量為27518億元(實際增速約為8.5%),百度上查詢人口約為6200萬(以下均是百度查詢的人口),人均GDP約為44383元; 2017年江西省GDP約為20818億元(實際增速約為8.9%),


人口約為4600萬,人均經濟總量為45256元。 華東六省一市中最後兩名排序是安徽 > 江西,但在人均GDP上卻是江西 > 安徽。當然、差距不大,仍然是旗鼓相當,難得的難兄難弟。
可見安徽和江西都正在搶抓中部崛起大機遇。那麼誰的發展前景更好呢?個人覺得安徽要更勝一籌。


因為在中部崛起中,安徽多市已經納入長三角城市群,合肥更是榮升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科技創新制造突飛猛進,可見國家對於安徽寄託的厚望之高。安徽將承東啟西的帶動作用和廣闊的發展空間要優與江西。
高鐵時代安徽以合肥為中心的米字型也依然讓安徽成為最大的贏家。

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中安徽更是整個省份納入其中,未來的“長三角”是指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為副中心的城市群。

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2015年房價上漲冠軍是深圳,2016年是合肥,我們暫不討論房價的利和弊端,但就吸引力和關注度而言安徽尤其合肥地位上升可見是最顯著的城市。
我們知道中部崛起中,武漢被規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合肥是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安徽不僅僅是融入長三角發展,更是在科技製造和研發上鼓足了幹勁,敢於創新,彎道超車之勢。而相對於江西則在強大的武漢都市圈和長沙等光輝下夾縫中生存。



同時安徽省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長江、淮河橫貫省境,將全省劃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區三大自然區域。淮河以北,地勢坦蕩遼闊,為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間西聳崇山,東綿丘陵,山地崗丘逶迤曲折;長江兩岸地勢低平,河湖交錯,平疇沃野,屬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區層巒疊嶂,峰奇嶺俊,以山地丘陵為主。可見安徽更有廣闊的平原適合城市發展,而皖南更是具備國際影響力旅遊等特色產業發展帶,隨著與武漢,杭州高鐵等打通區域聯動性將更強,皖北與中原經濟相領隨著與中原經濟圈,合肥都市圈和長三角的區域聯動,廣闊的平原和人口優勢也是不可小看的。

江西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盆地、谷地廣佈,具有亞熱帶溫暖溼潤季風氣候。

地貌上屬江南丘陵的主要組成部分。省境東、西、南三面環山,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錯分佈,北部則為鄱陽湖湖積、沖積平原。鄱陽湖平原與兩湖平原同為長江中下游的陷落低地,由長江和省內五大河流泥沙沉積而成,北狹南寬,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地表主要覆蓋紅土及河流沖積物,紅土已被切割,略呈波狀起伏。湖濱地區還廣泛發育有湖田洲地。水網稠密,河灣港汊交織,湖泊星羅棋佈。
天下大勢,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廣東沒發展起來的時候,大家都稱為南蠻角落。重慶沒有直轄的時候,也就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地方,這些年不都發展很好嗎?誰敢斷定安徽,江西經濟就沒有迎頭趕上,鳳凰涅槃重生的一天呢!祝江西和安徽明天會更好


土土街


就目前發展程度而言,兩省各有特色,最近幾年的一個變局是,安徽加入了長三角,成為長三角正式一員,而江西與湖北、湖南,組成了中三角城市群,那麼究竟是背靠大樹的安徽潛力更大,還是另立山頭的江西發展更快呢?且看我分析:

1:安徽省的皖江城市帶處於中國人口密集、消費需求較大、最靠近東部的中部地區,該城市帶以合肥為中心,覆蓋了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山東、安徽七省一市,這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消費潛力巨大。

2: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江西省的經濟核心區,鄱陽湖是長江重要的調蓄鬍泊,年均入江水量約佔長江徑流量的15.6%,使得鄱陽湖每年的生態價值超過3000億元,這種隱性的價值,非安徽所能比。

3:區位優勢,安徽主要城市都在長三角經濟區的輻射半徑內,同時安徽是長三角城市群與內地的結合部,所以,安徽對接了很多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江西是長江經濟帶和京九經濟帶的交匯點,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江西南北方向的高鐵還未完全修通,而安徽的高鐵網絡已經非常成熟。所以,從區位優勢來講,江西佔盡了地理優勢,卻輸在了交通優勢!

4:我曾經五次泛舟鄱陽湖之上,從九江星子縣乘船出發,感嘆江西的生態環境,美景宜人,但是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怎麼協同,這是江西省面臨的最大問題,既要青山綠水,也要金山銀山,而安徽省的生態環境,顯然不如江西省,從而導致兩省的發展戰略目標存在巨大差異。

5:如果單純以經濟價值來衡量發展前景,這明顯是不科學的,但是結合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兩個角度來看,我認為江西今後的發展潛力會更大,畢竟等待南昌到深圳的高鐵通車,江西的生態環境優勢,會吸引更多投資商,前來觀光旅遊,投資興業。所以說,從長遠角度來看,我更看好江西的經濟模式,青山綠水與金山銀山共存模式!


蔣昊說經濟


工業化時期,江西和安徽都是比較尷尬的省份,由於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不東不西的尷尬位置,國家開發東部沿海,將皖贛兩省劃入中部。國家開發中西部,安徽又被劃入東部,江西則依然留在中部,享受到了一定的政策便利。

改革開放前夕,安徽經濟和江西相差不大,真正拉開距離的是從2006年開始,安徽逐漸把江西甩在身後,且差距越來越大。特別是高鐵時代來臨,江西和安徽的差距越來越明顯。

從2017年開始,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江西顯然已經開始發力。

但是,相比於安徽,江西實在缺乏亮點。無論是地理位置、交通條件,還是決定經濟發展前景的科技實力,和安徽相比,江西,都不佔據優勢。

地理位置,安徽可以東承西聯,加上大部分地區都被劃入長三角,不僅能夠更好地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也能向西部輻射。

從2008年,安徽建成第一條高速鐵路開始至2017年底,安徽已經擁有合寧、合武、京滬、京福、寧安、鄭徐和杭黃高鐵線路,江西至今只有一條滬昆高鐵通車運營。而安徽除了已經通車運營的線路,已經開建和即將開建的高鐵線路數量,也遠遠多於江西。

決定經濟發展的科技水平,江西和安徽相比,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安徽省會合肥,是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世界科技聯盟會員城市,我國唯一的科技創新示範試點城市,我國十大科技強市之一,更是我國三大基礎科學強市之一。這裡,不僅誕生過很多國內第一,也誕生了我國數量最多的世界級科技成果!

2017年,安徽省的經濟實際增速雖然比江西低0.4%,但是名義增速卻高於江西,而名義增才是真正能夠反應經濟發展的指標性數據!安徽GDP領先江西近7000億元。

未來,如果國家沒有特殊的政策扶持,江西的經濟發展只會被安徽越拉越大!


預言下一秒


江西和安徽同屬中部地區省份,隨著我國中西部地區開發戰略的逐漸推進,它們之間誰的發展前景更看好呢?客觀而言,由於江西處於山區,其地理環境限制了發展,江西的整體經濟要稍遜於安徽。

縱觀安徽經濟的發展,近幾年還是可圈可點的。除皖北一些地區發展緩慢外,在皖南馬、蕪、銅等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兩座省會城市南昌和合肥比較起來,綜合實力還是合肥要強一些,至少中科大在合肥,讓人不能忽視合肥的科教實力。

可能南昌正在滿城挖大搞基建,南昌有一種雜亂的感覺,而合肥的及時拆遷及高架橋的建設,為合肥的發展及整體形象提升了一個品質。

安徽地處長三角邊緣地帶,隨著合滬高速鐵路的開通,交通將更加方便。

同為中部地區的江西和安徽,江西北不著長三角,南不靠珠三角,地理位置有些尷尬,而安徽有部分城市融入長三角,從接收產業轉移的便利度而言,我認為安徽還是稍佔優勢的,發展前景應更看好!你認為是不是這樣呢?


沙漏遺愛


1⃣️,教育安徽合肥作為中國四大高等教育基地,強過江西,高考成績安徽作為全國來說,也是前幾位的,這是發展的根本

2⃣️交通,不用比,安徽領先太多

3⃣️高科技企業,安徽的奇瑞,江淮,京東方,科大訊飛,陽光電源等在江西基本找不到可以對標的公司。

5⃣️安徽歷來出人,有一句話概括的好,皖人治國,無人治皖!江西再次失色!

6⃣️文化方面,安徽黃梅戲,花鼓戲等都是國粹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多餘江西數倍!

7⃣️商業方面,徽商曆來是商家之典範,細數現代中國大企業家,安徽數量在全國排名都是數一數二的,這點江西真沒辦法較真!

當然,江西也有很多值得安徽人民學習的地方,兩省相鄰,歷史上關係也特別,相互取長補短,一定能攜手發展!


汽修內部參考服務平臺


肯定江西厲害啊,安徽第一大城市,連三號線還有幾個月才開通,慢死了,人家江西估計好多了吧。


鬱悶的喬巴


江西,人傑地靈,北有長江,可通江達海,東西和南部都被大山與外省隔斷,限制了交通。中部為平原地帶,土壤肥沃,居民富裕程度,優於安徽。


在農耕時期,江西的地形地勢和土壤墒情有利於農耕。但是,在大工業化時期,這種地形條件和地理位置,反而束縛了江西省的發展。

信息化時代,江西能否實現彎道超車,就看江西省的政策和發展決心了!

安徽,歷史名人輩出,自古就是重要經濟地區,地勢自北向南依次為平原、丘林和山區,幾乎各佔三分之一。轄區地跨淮河和長江兩大流域,內河通航條件優於江西。歷史上,安徽鐵路密度雖然比江西高,但是,除了京滬線基本上都是斷頭鐵路,實際鐵路運輸反而不及江西便利。


工業化時期,江西和安徽都是比較尷尬的省份,由於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不東不西的尷尬位置,國家開發東部沿海,將皖贛兩省劃入中部。國家開發中西部,安徽又被劃入東部,江西則依然留在中部,享受到了一定的政策便利。

改革開放前夕,安徽經濟和江西相差不大,真正拉開距離的是從2006年開始,安徽逐漸把江西甩在身後,且差距越來越大。特別是高鐵時代來臨,江西和安徽的差距越來越明顯。

從2017年開始,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江西顯然已經開始發力。

但是,相比於安徽,江西實在缺乏亮點。無論是地理位置、交通條件,還是決定經濟發展前景的科技實力,和安徽相比,江西,都不佔據優勢。


地理位置,安徽可以東承西聯,加上大部分地區都被劃入長三角,不僅能夠更好地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也能向西部輻射。

從2008年,安徽建成第一條高速鐵路開始至2017年底,安徽已經擁有合寧、合武、京滬、京福、寧安、鄭徐和杭黃高鐵線路,江西至今只有一條滬昆高鐵通車運營。而安徽除了已經通車運營的線路,已經開建和即將開建的高鐵線路數量,也遠遠多於江西。

決定經濟發展的科技水平,江西和安徽相比,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安徽省會合肥,是中國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三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世界科技聯盟會員城市,我國唯一的科技創新示範試點城市,我國十大科技強市之一,更是我國三大基礎科學強市之一。這裡,不僅誕生過很多國內第一,也誕生了我國數量最多的世界級科技成果!

2017年,安徽省的經濟實際增速雖然比江西低0.4%,但是名義增速卻高於江西,而名義增才是真正能夠反應經濟發展的指標性數據!安徽GDP領先江西近7000億元。

未來,如果國家沒有特殊的政策扶持,江西的經濟發展只會被安徽越拉越大!


鄭瑞文2015


我是江西的,但我更看好安徽,因為安徽的大學有中國開頭的,而且長江穿腹而過,北有大中原,南有故江南


素影夕


廣東表示,在座的都垃圾,嘻嘻😊~開個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