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行遊記:熱情、壓抑和邊界感

如果讓我用一些詞來形容日本,那就是熱情、熱情下的壓抑、以及壓抑下的邊界感,在這樣的環境裡沉浸久了,慢慢地就會衍生一種驚悚之感。今天的故事,讓我們聊一聊我去日本發生的故事。

日本旅行遊記:熱情、壓抑和邊界感

前段時間去了日本的幾個城市,回來後一直沒來得及寫寫感悟。以往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拖延著就拋諸腦後了,這次卻一直惦念在心頭,總覺得不寫點什麼,這段短促的旅行就會在我的記憶中消失了痕跡一般.

我對日本的固有印象是極其深刻又寡淡的,深刻來自於歷史的淵源和我們所經受的教育,寡淡在於我一來鮮少讀日本的文學作品,二不看動漫、日劇,相當於一直遊走於日本文化的圈層之外。

如果讓我概括我記憶中的日本印象,應該是坂本龍一、久石讓、巖井俊二和玉置浩二。

日本旅行遊記:熱情、壓抑和邊界感

整體上都是和音樂強相關的,我一直覺得,音樂是一種可以跨越國境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坂本龍一為例,其實在他的曲目中,找不到太多日本的痕跡,反而有不少古典樂的痕跡,同時,他又很懂得跳脫於古典樂的桎梏,融合了電子、爵士等元素。

當然,這是我作為一個樂盲一廂情願的解讀,但音樂家的藝術不就是這樣,其魅力並不在於直接描繪藝術形象,而是能神奇地在不同的聽眾的心中形成千萬種投射。總之,我對日本的印象是很不日本的。

說起來,我對日本的好感源自我周圍的朋友,凡是我周圍去過日本旅行的,無一不稱讚有之,且一直強調,這是一個值得反覆旅行的國度。我一直對這種眾口之下的讚譽保持一種懷疑的態度,但還是充滿了好奇心,很想實際瞭解下這個“口碑極佳”的國度。

日本旅行遊記:熱情、壓抑和邊界感

不過,這次去日本,卻是在計劃之外的,也沒有想著要趕著櫻花季節去賞櫻,就是朋友之間一拍即可的說走就走,而整個旅程下來,也如願地異常順利。我想這順利有一半是源自於這個國家高度的人文化和天然的舒適性。

這次旅行我們行經了三座城市——大阪、京都和名古屋,且把重點放在了京都。都說京都是最能體現日本風情的城市,所以我不自覺地就在心底為其劃了重點。

但整體上,三個城市走下來,感覺無論是在保留著大量廟宇的古樸京都,還是日本工業崛起的中心名古屋,日本的氣質是很具有一致性的。

日本旅行遊記:熱情、壓抑和邊界感

漫步在日本街頭,會發覺這個國度真是乾淨得可怕,即便是行車的馬路,也幾乎見不得一丁點灰塵。低矮的二層小屋,灰瓦白身,在這樣的城市中參差坐落,整個畫面如同被添加了濾鏡一般。這種整潔和清新不由得讓人心頭爽朗,很快便放鬆下來了。

再加上日本有很多人性化的設施,比如地鐵站裡隨處可見的寄存櫃、公共洗手間內標配的加熱馬桶、可覆蓋所有交通和便利店的ICOCA卡……這些便利的設計,無不讓人感到自在。

同時,日本的服務也是非常值得稱快的,幾乎所有的店員,都既熱情又禮貌,那種熱情不會讓人感到尷尬和不適,而是恰到好處地控制在一種舒適的範圍內。

日本旅行遊記:熱情、壓抑和邊界感

初入這個國度,會趕快被這種日本精神所感染,彷彿有一種蓬勃的朝氣和熱情在內心生長起來。就像我們熟悉的很多日劇中所傳達的那樣的,一種永不被打到的、永遠元氣滿滿、鬥志昂揚的姿態。我想不少日劇和動漫之所以能在全世界範圍內大火,多半是由於這不迴避人生苦楚,且永遠予人希望的力量吧。

但在這種氛圍下沉浸久了,慢慢地就會衍生一種驚悚之感。

大學時讀《菊與刀》時,我也是這種感受,高度自律的日本文化中,有一種可怕的壓抑的精神內核,它就像是一顆隨時可能爆發的炸彈,雖然外表被粉飾得溫暖、陽光,永遠積極向上,但一旦打破這種平衡,就很容易滑向另外一個極端。

日本旅行遊記:熱情、壓抑和邊界感

這種極端,常常演繹成我們現代人口中所說的“喪”,所以我越來越感悟到,日本是一個在燃與喪之間不斷搖擺的國家。

給你講一個故事,等待與你的交換,“一個換不出去的故事”隸屬紅橙學院MCN矩陣簽約自媒體,垂直情感領域。歡迎你的關注,如果有共鳴,請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