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山地草原“無人區”,實現人退草進

內蒙古山地草原“無人區”,實現人退草進

每年七八月份,扎魯特旗北部山地草原就變成了花的海洋。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28日電(記者於長洪 劉懿德)塞北春來晚。4月中旬,內蒙古阿日昆都楞鎮北部山地草原仍未返青,向陽坡地上偶有幾叢剛吐新綠的嫩芽,顯示出春將到來的生機。登坡遠眺,連綿的草原植被蓋度很高,南部與罕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接,蔚為壯觀。

通過多年的生態修復,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境內出現的229萬畝山地草原“無人區”正成為人退草進、自然修復的“生態亮點”。

“現在只有零星的房屋基址痕跡,不細心看不出曾有幾千人生活在這裡。”腳蹬皮靴、身披棉衣的哈拉嘎圖管護站站長金寶說,“到了七八月,這裡就是花草樹木的海洋,美極了!人退草進讓出這麼大原生態草原,前些年想都不敢想!”

內蒙古山地草原“無人區”,實現人退草進

幾隻野生動物在冬季的扎魯特旗北部山地草原覓食。

曾經,有4萬餘頭牛、35萬餘隻羊在此啃食,1000多戶牧民以牧求生。長期超載放牧導致草原快速退化,土壤蓄水力降低,多條河流斷流,放牧收入逐年下降。阿日昆都楞鎮黨委書記額爾敦布和介紹生態移民情況時直言:“過度放牧讓草原失去了往日色彩,不改變已沒有出路!”

2008年當地開展草原生態修復,截至2016年,扎魯特旗累計投入逾10億元,建設了229萬畝集中連片保護區,分兩批完成生態移民1144戶、3260人,並全面禁牧禁墾。近兩年,這裡被列為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還曾在全國生態保護與修復經驗交流會上,作為內蒙古唯一典型,介紹經驗。

修復草原的同時,當地生態移民也獲得了妥善安排。明格爾圖嘎查的斯琴高娃告訴記者,現在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由政府統一繳納,自己還能領取每年每畝近10元的草原禁牧補貼,秋後還能打草。據統計,目前當地生態移民人均收入超過2萬元,比原來高一倍多。

內蒙古山地草原“無人區”,實現人退草進

兩名管護員在春季的扎魯特旗北部山地草原上瞭望。

草原無人無畜,生態環境得以休養生息。護草員烏尼巴圖說,草場最差時,草都沒不過腳脖子,現在最高的已快齊腰高,每畝產草量從170斤增長到350斤。乾涸的河流也重新流淌起來,現在這裡常能見到馬鹿、狐狸等10多種獸類,蓑羽鶴、草原雕等近20種鳥類。

內蒙古共有13.2億畝草原,約佔全國草原面積五分之一。“扎魯特旗是重要的生態屏障、水源涵養地,必須堅持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實現草原保護、畜牧業發展、農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環。”扎魯特旗委書記白立柱說,“這片自治區唯一的無人區草原我們一定會看護好,為築起萬里綠色長城貢獻力量。”

(圖片均由扎魯特旗政府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