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俠為何在2011年奪冠後拆散了奪冠陣容?

太多的不該


題主不要亂說,獨行俠根本沒有在奪冠後拆散冠軍陣容。庫班沒有這麼做,獨行俠更沒有必要這麼做。這一點,從之後一年獨行俠的一系列運作和征戰季後賽的主要人員就可以看出來。



2010-11賽季季後賽,獨行俠出場18場以上的球員分別有:

首發:諾維斯基、斯蒂文森、馬里昂、基德、錢德勒

替補:特里、巴里亞、斯托亞科維奇、布蘭登-海伍德

2011-2012賽季,獨行俠在季後賽中的主要陣容是:

首發:諾維斯基、馬里昂、基德、海伍德、德隆締-韋斯特

替補:特里、馬辛米、卡特

對比上述陣容,不難發現,首發的內外軸線諾維斯基-馬里昂-基德沒有動搖,替補特里的核心地位沒有動搖,主要變化是錢德勒和斯蒂文森走人,海伍德頂上首發,引入了韋斯特作為替換人選,替補陣容中,則從巴里亞換成了老飛人卡特。

說獨行俠拆散冠軍陣容的,完全就是瞎掰亂造。獨行俠陣容中變化的幾個人,可以說,各有各的原因,獨行俠不是不想留,而是留不住。下面,我們不妨逐一跟大家詳細拆解。



一、泰森-錢德勒

作為冠軍中鋒,獨行俠肯定是想留住錢德勒的。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沒能留下這位內線防守大閘。眾所周知,錢德勒去了紐約,以巨頭身份,和甜瓜安東尼、小霸王斯塔德邁爾組了紐約版的三巨頭,合同是4年5600萬。

請注意,錢德勒是通過先簽後換的方式加盟的紐約!什麼是先簽後換,這是對球員最有利的方式,能夠最大化保障球員的合同年限,當然,也可以適當給原來的球隊一些補償,免得原來的球隊兩手空空。這種方式,需要球員和球隊充分溝通。

並且,需要重點指出的是,2011年夏天,NBA實際上是進入了停擺狀態,2011-2012年是縮水賽季,所以,球員對於合同,有比較大的恐慌感。那個年代的球員,有機會為自己爭取一個大合同,肯定是不會放過的。可以說,獨行俠是成全了錢德勒拿長期大合同+去紐約大市場的願望,是成人之美的君子之道。

二、佩賈-斯托亞科維奇

著名的NBA神射手,加盟獨行俠的時候已經是生涯末期,跟隨獨行俠奪冠後立刻退役,屬於急流勇退的做法,很果斷也很睿智。當然,如果當年不是停擺賽季,佩賈可能再戰一季。因為,他是直到12月20日才作出退役決定的。可以說是自知狀態和精力有限,又缺少系統的訓練和保養,等得心灰意冷,乾脆選擇了退役。



三、巴里亞

和錢德勒一樣,同樣是拿到冠軍後去其他球隊追求大合同。不同的是,錢德勒是主力,本來已經賺了不少錢,只是想賺更多錢。而巴里亞是替補,他在奪冠後才有機會賺更多錢。

巴里亞的情況,其實和騎士的德拉維多瓦非常相似,都是實力不錯又非常切合球隊的球員,球隊也很認可他們的實力。但是,就是因為太認可了,也太熟悉了,所以,他們不可能開出森林狼4年1900萬的大合同,那樣會嚴重損害到球隊的發展。德拉維多瓦就是如此,離開騎士去了雄鹿,表現立馬大滑坡。


這種類型的球員,拿了總冠軍,身價肯定會漲,但是,一漲就是溢價。留下來當然大家也能和氣,但是,球員到手的收入必然少,所以,不如忍痛讓其高飛,也是我們說的成人之美。你過得不如意了,再回來,我依舊接納你。於是,三個賽季後,巴里亞底薪重返獨行俠,獨行俠也算對得起這位功勳。

再重申一遍,2011年NBA遭遇了大停擺,球員想要穩定合同,拿穩定收入的心理再正常不過。

四、德肖恩-史蒂文森

此君在獨行俠的首發地位不是非常穩固,和熱火的總決賽後面幾場,首發席位已經被巴里亞取代。職業生涯,斯蒂文森也僅僅只有7.2分2.2籃板1.6助攻。這樣的數據和表現,要找代替者,不難。即便奪冠了,獨行俠想升級這個位置,也沒有任何問題。更何況,奪冠時,斯蒂文森已經30歲,場均數據掉到了5.3分1.5籃板1.1助攻。

說完這幾位流失的人員,我們再來說一說補強。



五、卡特

還是那句話,停擺賽季。那個賽季,進入自由市場的大牌球員本身就不多,卡特當時被太陽放棄,已經34歲,本身狀態和實力都不太好,獨行俠籤卡特,代價不太高,起薪300萬,實際上是指望卡特能夠像佩賈一樣,發光發熱。畢竟是成名球員,年紀大點,好用指數還是比同齡的角色球員好很多的。

六、德隆蒂-韋斯特

前面已經說了,斯蒂文森是可以被替換的那個,而獨行俠選擇的替換人就是韋斯特。韋斯特不見得比斯蒂文森強太多,但是,畢竟獨行俠的主力陣容都保留著,也就是說,薪金空間本身也有限,不可能籤高級別的大牌。

獨行俠當年選擇韋斯特,還有一個非常隱蔽、黑暗的小心思——噁心主要競爭對手,熱火的詹姆斯,干擾他的狀態。有十年以上球齡的球迷提到韋斯特,應該第一反應就是他和詹姆斯的“友媽門”,這也是導致韋斯特離開騎士的根本原因。

試想一下,如果兩隊再度在總決賽上相遇,詹姆斯不可避免陷入各種口水中。這就是獨行俠的權謀。畢竟,再打一次總決賽,獨行俠沒有贏熱火的絕對信心。所以,他們投機取巧,也是可以理解的。作用和能力相當,但是,韋斯特還有隱藏屬性,所以,韋斯特的加盟,也沒有任何問題。



總結一下。2011-2012賽季的獨行俠,秉承的仍然是NBA的傳統做法,奪冠球隊保持陣容穩定,以不變應萬變。他們的核心四人組諾維斯基、特里、馬里昂、基德都留在了球隊,其他人也盡力挽留。只不過,任何球隊都很難保持一層不變,總有變數。變化發生了,獨行俠也在積極應變,保持競爭力。

獨行俠的問題在於,他們的奪冠偶然因素比較大,屬於純粹的爆冷行為。2010-2011賽季,重複一百次,獨行俠奪冠的概率,可能有且只有這麼一次。他們的實力決定了他們不是穩定的冠軍球隊,接下來的賽季,成績不如預期,加上人員結構老化,迅速解體,也就不難理解了。

CBA也不是沒有經歷過。四川爆冷奪冠,也就那一個賽季而已。那個賽季,四川球迷僅僅短暫地享受到冠軍的喜悅,新賽季,立刻打回了原形。你能說四川拆散了冠軍陣容嗎?


知閒君


2011年小牛奪冠,所有人都沒想到,包括庫班自己。本想收羅一撥合同到期的老將,為下一年騰挪一些薪資空間,哪想著這些老球皮枯木逢春,加之司機打通第十層神功至尊境界,竟然抱回來一個奧布萊恩杯。

既然大家這麼給力,那我們明年再來一回唄,庫班是這樣想的,可大家的想法變了。

老基德:我累了,我已經功成名就了,我要回紐約,在那裡呆兩年,混個臉熟,後面我要在那當主教練。

特里:我才34歲,我還年輕的很,總決賽是我讓詹姆斯發揮失常,球隊要給我個長約。

錢德勒:司機是進攻的核心,而我是防守的基石,贏球靠防守,我需要頂薪,至少不能比司機差。

巴特勒:雖然我季後賽沒打你們就奪冠了,但我是球隊第二得分手。

斯蒂文森:我腦子不好,有時候一根筋,但詹姆斯只有我能防的住。

佩賈:我要退役了,謝謝你們給了我一枚戒指。

巴里亞:我看我還是走吧。

司機:老闆,我願意降薪,我要一直呆在這,直到死。

庫班:那大家就散了吧,散了。




青春裡的籃球梗



獨行俠在2011年奪冠可以說出乎了很多人意料。誰也想不到老邁的獨行俠能夠4-0擊敗衛冕冠軍湖人,4-1淘汰新貴雷霆,又4-2擊敗熱火三巨頭奪冠。可以說獨行俠2011年奪冠除了全隊的超強發揮外,隊內合理的陣容配置,出色的經驗也是很大原因。但是在在絕對實力上獨行俠沒有再去衛冕的可能。


首先就是隊內球員年齡偏大,奪冠時諾維茨基已經33歲,基德38歲,特里34歲,馬里昂33歲。


除了陣容老化外,球隊奪冠後球員紛紛想要比較好的合同。之後巴里亞簽約森林狼,巴特勒簽約快船,錢德勒大合同簽約紐約。基德也選擇大城市紐約,離開獨行俠。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奪冠後,庫班知道球隊整體實力不可能衛冕,所以準備在接下來的兩個休賽期去吸引其他巨星的加盟,為此必須拆掉陣容,留足薪金空間。獨行俠之後不斷追求保羅,德隆和霍華德,但是都以失敗告終。之後獨行俠也就極速衰落。

庫班的操作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拆掉老邁的陣容,放走角色球員,去追求其他巨星。但是獨行俠在這其中犯了錯誤,就是放掉了隊內內線防守核心錢德勒。錢德勒離開後在紐約奪得了最佳防守球員。如果留下錢德勒,獨行俠也許就能吸引新的球星。


至誠體育


我從06年就是小牛(獨行俠)球迷了,那一年奪冠後我也認為不應該拆散陣容。可是後來慢慢才理解了庫班的用意。

原因有幾點:1.當時小牛隊的核心陣容年齡偏大,競技狀態下滑是肯定的;

2.那個賽季小牛教練組找到了詹姆斯的弱點。可是瞭解詹姆斯的人都知道,他是那種精益求精的巨星,休賽期肯定會打磨自己的技術,將缺點變成優點。到時候再和熱火隊爭冠就說不準了;

3.熱火隊當時才第一年組建三巨頭,磨合的還不夠,以他們三個的能力第二年肯定會磨合的更到位;

4.庫班想組建“三德組合”,“德克+德隆+德懷特•霍華德”,這個陣容如果組建成功完全有實力和熱火三巨頭相抗衡。可惜德隆選擇去籃網,霍華德去了火箭;

5.當時奪冠之後有幾個核心隊員要價過高,庫班不得不放棄。

綜上所述,庫班當年拆散冠軍陣容可以理解,只是每次追求自由市場上的大牌都失敗了。導致很多人覺得不應該拆散那隻冠軍陣容。


豌豆愛體育


那年小牛的奪冠陣容主心骨基本都是30+的老將,包括諾維斯基、基德、特里、巴特勒、馬里昂。對於他們而言,聚在一起就是為了能博得一個總冠軍,既然目標已經達成了,他們功成身退,其實對於小牛而言,是一次重建的機會。

在奪冠後,錢德勒和巴特勒相繼離隊,當時他們的年薪是隊中第二高和第四高的,都超過了千萬。他們的離隊可以為當年的小牛騰出足夠的薪金空間,在自由市場閃轉騰挪。

在那支奪冠小牛的陣容中,除了老將,就是像德肖恩·史蒂文森,海伍德這樣的角色球員。在老將們奪冠後,心氣必然有所下降,而要靠一群角色球員完成衛冕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倒不如讓一些老將和角色球員作出自己的選擇。

與其說奪冠後小牛的陣容被拆散了,不如說是球隊對於奪冠功臣的一種尊重。他們幫助小牛獲得了球隊歷史上第一座總冠軍,其實在這套陣容中,除了諾維斯基,其餘球員都是可以動的。

小牛選擇在奪冠後重組是一個明智之舉,錢德勒雖然證明了自己的防守,但是他甚至不是一名全明星球員,巴特勒的攻擊力依然在,但是年齡已經32歲,他還能保持多久好狀態,沒人可以保證。與其守著這套陣容,不如乘機出手一些球員,完成隊中的新老交替,為球隊換血,說不準新來的球員可以盤活一些留下的老將們。


RunX跑先體育


大家都知道,當年獨行俠能贏下巔峰時期熱火三巨頭也存在不少樂觀因素,其中包括諾維斯基,馬里昂等人的大爆發,詹姆斯等人的迷失。庫班也深知這一點,知道下賽季陣容嚴重老齡化他們挺進季後賽都是問題。






小宇愛運動A


歷史上含金量最高的一屆奧布萊恩杯。。。沒有之一。。看哭多少人。除了2011年小牛冠軍然後就是04年活塞那屆含金量最高。當年叱吒風雲的湖人F4組合。被活塞拉下馬。當時都以為湖人會橫掃奪冠。。沒想到活塞這麼頑強。小牛更不用說了。老的不能再老的陣容居然拿殺出西部。總決賽遇到了正值壯年的熱火三巨頭。誰也不看好小牛。可是一股子頑強勁。讓老積德職業生涯終於有冠軍戒指。。外星人馬里昂。噴氣機特里。鐵閘錢德勒。德國戰車諾維斯基。在加上38歲的老積德


龘驫羴麤鱻飝飍犇淼


第二個賽季佩賈退役,錢德勒去了紐約吧!卡隆巴特勒去了快船,巴里亞基德馬里昂司機還在,來了蒙塔埃利斯和卡特!沒有了歷史級的射手和內線守衛者,小牛積極變季後賽邊緣球隊!新來的愛麗絲攻強守弱,卡特已經是走下坡路得分能力下降得厲害!基德司機又老了一歲


MWiLsOn32


因為庫班知道憑藉當年的冠軍整容,下一年很難再有機會奪冠了,又想抓住老司機巔峰的尾巴,恰好那年德隆霍華德都是自由球員,所以管理層決定賭一把,瘋狂追求德隆霍華德,想要組成3D組合,結果眾所周知,德隆去了籃網,霍華德不了了之。


執著丶海\n


當年獨行俠能贏下巔峰時期熱火三巨頭也存在不少樂觀因素,其中包括諾維斯基,馬里昂等人的大爆發,詹姆斯等人的迷失。庫班也深知這一點,知道下賽季陣容嚴重老齡化他們挺進季後賽都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