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宮頸癌,除了打疫苗,做到這些事情更重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環境的改變,女性的健康保健話題備受關注,其中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婦科腫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三大惡性腫瘤。近年來,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逐漸上升,並呈年輕化趨勢。卵巢癌由於早期無症狀,位於盆腔深處,70%~80%發現時已是晚期,是婦科惡性腫瘤中死亡率最高的。

預防宮頸癌,除了打疫苗,做到這些事情更重要!

圖片源自網絡

30多歲的小賈覺得自己近來月經週期不太正常,常常在月經期還沒到的時候就有少量出血,同房後也會有出血。因為出血量不多,她以為只是月經不調,來到婦科門診想開點藥。

經過一系列檢查,小賈被查出患有局部晚期宮頸癌。她無法接受這個現實,追問醫生自己為什麼會患宮頸癌。

通過聊天得知,出生在偏遠地區的小賈在20歲左右就結婚了,並生了兩個孩子。後來由於夫妻感情不和,小賈和前夫離異。4年前,小賈離開家鄉來到了城裡,認識了現在的丈夫。現在的丈夫生活不檢點,時常出入洗浴中心等場所,這讓小賈非常頭疼,常常抽菸消愁。不難發現,小賈是因為多種原因感染了HPV(人乳頭瘤病毒),再加上沒有體檢的習慣,才導致病情發展惡化。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病因較為明確,即持續存在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病毒感染。

感染HPV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幾個:性生活過早、有多個或高危性伴侶、性活躍、吸菸、吸毒、口服避孕藥、免疫缺陷和不做定期篩查等。

預防宮頸癌,除了打疫苗,做到這些事情更重要!

預防宮頸癌 篩查是重中之重

2003年,歐盟建議成員國開展宮頸癌篩查,挪威的篩查覆蓋率為5%,宮頸癌死亡率下降了10%;芬蘭的篩查覆蓋率為80%,死亡率下降了50%;而篩查覆蓋率達到了90%的冰島,宮頸癌的死亡率下降了80%。可見,嚴格的篩查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我國大陸地區自20世紀50年代末開展宮頸癌普查工作,宮頸癌的死亡率由70年代末的10.7/10萬下降至90年代末的3.89/10萬,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HPV感染到發展為宮頸癌,要經歷癌前病變的階段,即宮頸上皮內瘤變(CIN)。而從CIN發展到宮頸癌的自然演變過程一般需要10年左右。這個時期的及時診斷和正確處理,可以有效預防和減少宮頸癌的發生。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TCT)是全世界應用最為廣泛的宮頸細胞學檢查方法,可明顯提高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檢出率。

預防宮頸癌,除了打疫苗,做到這些事情更重要!

圖片源自網絡

HPV檢測是宮頸癌另一種重要的篩查手段。如果細胞學及HPV檢測結果有異常,醫生會根據情況,進一步行陰道鏡檢查及宮頸活組織病理檢查來明確診斷。病理檢查是診斷宮頸癌前病變的“金標準”。

美國婦產科學會建議,21歲~29歲的女性,每3年進行1次宮頸細胞學檢查;30歲~65歲的女性,每5年做一次TCT+HPV聯合檢測,或每3年行單獨細胞學檢查;65歲以上既往多次檢測為陰性的女性可不再做篩查。該篩查策略不適用於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子宮內乙烯雌酚暴露者,以及宮頸癌患者。


接種疫苗後 定期篩查不能省

除了規律體檢,接種HPV疫苗也是有效預防宮頸癌的手段。目前,2價、4價、9價宮頸癌疫苗均已在國內上市。2價和4價能夠防控84.5%宮頸癌風險。9價疫苗可預防92.1%的宮頸癌風險。

接種HPV疫苗可以顯著減少患宮頸癌的概率,但千萬不能認為接種了疫苗就“萬事大吉”。注射疫苗後依然要嚴格按照時間進行篩查。同時,健康飲食、規律作息、避免菸酒、潔身自好,都是預防宮頸癌的重要因素。

預防宮頸癌,除了打疫苗,做到這些事情更重要!

圖片源自網絡

蛛絲馬跡” 別視而不見

近年來,我國宮頸癌患病人數逐年上升,並呈年輕化趨勢。

宮頸癌早期症狀有以下幾種:

  • 1.接觸性出血:如性生活之後有出血,或者便秘時用力排便之後有少量陰道出血。
  • 2.陰道分泌物增多:大多表現為白帶增多、異味和發黃等。
  • 3.月經不調:如經量異常、增多或時多時少,經期縮短或延長等。
  • 4.絕經後陰道流血:已明確絕經後又出現陰道出血。
預防宮頸癌,除了打疫苗,做到這些事情更重要!

圖片源自網絡

出現以上情況均需提高警惕,儘早就醫。

如果忽視日常的細微症狀,任由病情發展,還有可能出現下腹疼痛、腰骶部疼痛、尿頻、尿急、肛門墜脹、尿血、便血、大小便困難等晚期症狀。想要預防宮頸癌,不能等到出現症狀才加以重視。如果本身就有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更要防患於未然。

如果大家有遠程會診需求,或者想和北京協和等權威三甲醫院專家“面對面”交流,尋求更權威的診治,大家可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或“尤邁銀杏會”微信公眾號,或添加微信youmaizs進行在線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