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幾點原因,養鵝幾乎不會失敗

首先是鵝苗質量沒保障。

許多養殖戶貪便宜,聽信:包回收、包飼料、包技術、包建棚等。購買的鵝苗連來源都不知道,母源抗體不夠均一有效,甚至帶白痢。這樣的鵝即使投藥再多,也會死亡不斷,生長緩慢。

其次是管理不規範。

尤其是商品鵝養殖比較密集的農村,問題特別突出。

主要是對空氣、溫度、墊料、密度“四因素”缺乏科學的認識。


知道這幾點原因,養鵝幾乎不會失敗


通風不良

大家都知道動物要生存,空氣、水、食物是每天都需要吸取的。養殖戶朋友往往給鵝提供了充足的飲水,滿桶的飼料,卻沒有意識到三要素中的重中之重是“空氣”。

一隻商品鵝斷水斷食1天,依然可以存活。

一旦通風不好很容易造成很多細菌及病菌。

我們應該像保證鵝群能像隨時吃到料飲到水那樣的保證,隨時能有良好的通風、無有害成分(如,SO2、H2S、CO或病毒病菌或粉塵等)的空氣。現實中,重視保溫,忽視通風的例子很多。

比如:夜間不留通氣孔;

為節省煤碳, 通風不足(更可怕的是煤爐無煙筒,也不通風)等。

這都容易引起鵝的慢性呼吸道病等。

溫度掌握有問題。

溫度是大家都熟悉的名詞。但它包含三個含義:

一是數值;

二是24小時內的最高與最低數值之差;

三是夜間溫度應比白天平衡或高1-2℃。

人們往往能保證白天溫度值≥標準溫度值,而夜間比白天還低。這一點是很致命的。因為白天鵝處於活動、採食狀態,本身產熱很多,即使環境溫度稍低也耐受得住;晚上鵝大部分處於靜止狀態,產熱很少,需要平衡的溫度。

知道這幾點原因,養鵝幾乎不會失敗

往往是見到溫度高就迅速大開門窗,見到溫度低就門窗緊閉迅速生火。殊不知,鵝對既以造成的冷的或熱的應激本能抵抗,而對忽熱忽冷或忽冷忽熱卻很難抵禦。

換言之,溫度過高時,應該逐漸降溫;

過低時,應逐漸升溫。

而不迅速達到升、降目的,應給鵝一個適應過程。

墊料過薄。

地面平養常用的墊料有稻殼、麥秸、麥芒、沙子等。

我發現大部分商品鵝養殖戶的墊料厚度僅有2—5公分厚,非常容易板結、潮溼甚至發黴。

造成腸道炎症屢治不絕、氨氣味過濃、易感呼吸道病、支原體感染等。

實驗證明軟墊料(前三種)達到10—15公分,硬墊料(細沙)達到8—10公分即能使得氨味很輕,不板結,不潮溼 。從而大大黃麴黴菌、呼吸道的發病率。


知道這幾點原因,養鵝幾乎不會失敗


密度過大。

按標準,冬季20--25只/平方米,夏季15--20只/平方米。

很多養殖戶貪圖多養,往往隨意超標。造成平均佔有料槽、水槽率不達標,影響生產性能的發揮;空氣汙濁;一旦得病傳播速度加快等後果。

實踐證明養殖密度稍低於標準(如冬季20--25只/㎡,夏季15--20只/㎡)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品種的優良性能和減少常見疾病的發生。使得單位面積的效益反而提高。特別是硬件設施達不到標準時,降低飼養密度是取得養殖成功的一個絕招。大家不妨一試!

以上“四大弊病”是近年來的實際養殖中飼養管理方面的“瓶頸”問題,且均已經過正反事例的證明。敬請廣大養殖戶注意!再次是做苗、用藥亂套。

有很多養殖戶受一些素質不高的獸醫的錯誤影響,認為病毒病靠投藥也能治癒。從而不重視疫苗接種和該注射的,統統改為飲水。且即使飲水也不考慮水質、水槽衛生、控水等因素。

其實,病毒病靠的是疫苗接種,大多是不能徹底治癒的細菌性病的藥物預防是必要的,但反對盲目投藥。

動不動就藥量加倍;

動不動就腸道藥套腸道藥(如鹽酸大觀黴素和);動不動就改變治療方案等是錯誤的。

隨意加大藥量不但損傷機體,還易產生耐藥性。腸道藥套腸道藥不但浪費,還易造成菌群失調。

評價一個治療方案好壞,需要3--5天時間,倆天不見效就大換方案,不但檢驗不出方案正確與否,還可能耽誤治療。再一點,疫苗防疫期間的藥物預防,不妨試著改成四天一療程(疫苗前後一天停藥,用四天藥,停一天,正好是七天後的再次疫苗時間)。這樣療程夠長,易於安排疫苗時間且省藥費。

知道這幾點原因,養鵝幾乎不會失敗

總之,科學細緻的做苗、用藥也是保證鵝群不受病原危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後是光照過強過長。

注意研究了一下養殖戶家的光照情況與鵝猝死率、抵抗力好壞之間的關係。研究過程中發現一個了通病,就是光照強度大都在2瓦/㎡以上並且全程24小時光照。隨之而來的是前期採食量超標、猝死率高、後期抵抗力特別差。

形成鮮明對比,有幾家的光照強度接近1瓦/㎡,每天夜間停1—3小時。結果,這幾家的鵝前期採食量符合標準、後期採食量高、猝死率極低、後期很少得病、料商品比也低。

這使我想起一句話,“欲速則不達”。凡事都有規律,隨意破壞,有時反而適得其反。還是按光照程序、正常光照強度的好!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我們深表感謝!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