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難相處的3種人,套用3句馭人術口訣,簡單又實用

如何與小人相處?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如,明朝的張居正主張與小人做積極鬥爭,他在《馭人經》“馭奸卷五”中說:“以利使奸, 以智防奸, 以忍容奸 ,以力除奸。”

但是,與小人發生正面鬥爭不是上策,畢竟冤冤相報何時了,所以古代先哲聖賢們總結出對待小人的最好方法還是感化、包容。比如道家始祖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清朝道光時期大臣林則徐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等等。

那麼,當我們遇上品行不端、難以相處的小人時候,具體又該如何操作呢?老祖宗留下三句箴言,告訴我們:遇上難相處的3種人,套用3句馭人術口訣,簡單又實用。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遇上難相處的3種人,套用3句馭人術口訣,簡單又實用

1、遇欺詐的人,以誠心感動之;

釋義:遇到狡詐的人,用真誠的態度去感動他;

估計大家對這句話很費解,因為大家大都秉持“別人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人”的處世原則,就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但為什麼別人對你狡詐,欺騙了你,你還要用真誠的態度去對待他呢?

因為你若以牙還牙,也會變成一個欺詐之人,這樣只會使矛盾升級,也敗壞了自己的品德,最後得不償失。所以說,遇到狡詐的小人,不要與他斤斤計較,大度一點,用真誠的態度去感動他,或許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馭人效果,化干戈為玉帛,正如曾國藩所說:“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遇上難相處的3種人,套用3句馭人術口訣,簡單又實用

2、遇暴戾的人,以和氣燻蒸之;

釋義:遇到粗暴乖戾的人, 用平和的態度去感染他;

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那些粗暴乖戾的人就像一隻瘋狗,見誰都想咬兩口,你若受其影響,被他激怒了,也去和他爭執,則屬於典型的“狗咬狗,一嘴毛”,這樣不僅不利於緩和事端,還容易降低你自己的層次和素養。所以說,越是遇到粗暴乖戾的人,你越要用平和的態度去感染他,越會讓他無地自容,繼而使他情緒慢慢緩和下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都渴望他人同情和理解;一個人越是表現得暴戾,越說明他渴望認同、理解和尊重。所以說,當你用輕聲細語地平和而溫柔的態度去對待他時,往往可以更好地走進他的內心,做到真正的教化他、駕馭他。

遇上難相處的3種人,套用3句馭人術口訣,簡單又實用

3、遇傾邪私曲的人,以名義氣節激勵之。

釋義:遇到邪惡而又偏私的人,用道義和氣節去激勵他。

哲學上面有句話叫:“所思即所見”,即你心中在想什麼,眼裡就會見到什麼!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因為它們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侷限;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因為它們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而對於那些邪惡而又偏私的人,不要一味責備他們,而是要用道義和氣節去感化激勵他們,因為這種人見識淺陋,缺乏教育,需要大道理(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美德)來開闊視野,繼而拔高自身格局。

那些邪惡而又偏私的人,目光短淺,視野面窄,很多行為都是像動物一樣按照本能來做。所以我們要儘量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明白“道義、仁愛、氣節”:做人不僅要為自己著想,還有為了大家或者大環境著想。

遇上難相處的3種人,套用3句馭人術口訣,簡單又實用

《菜根譚》雲:“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汙瀆之不能容納”,但如何陶熔,如何容納呢?我們不妨借鑑一下老祖宗的智慧,熟記以上3條與小人相處的技巧,遇上難相處的3種人,套用3句馭人術口訣,可以化干戈為玉帛。

同時,老祖宗的大智慧告訴我們:馭人術的最高境界是感化和包容他人,正如曾國藩所說:“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朋友們,您覺得呢?

【琢磨君2019】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今日話題:

您認為感化小人有用嗎?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發表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