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看過金庸武俠小說的朋友們,一定聽過全真教。那麼全真巖呢?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南峰松檜峰頂向南懸空傾伸出的一面巨大岩石,出長空棧道可到達巖下,這岩石側看像一位將軍的鼻子,除了外型有趣之外,奇的是在鼻孔的位置,隱藏著華山“全真巖”謎題。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將軍面的鼻子,華山之謎-全真巖)


“全真巖”是華山著名的人文景觀,屬華山十大謎之一,要觀看此謎,必須先出南天門,過大朝元洞,走長達三十米左右華山險中之險的長空棧道,方可到巖下。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出南天門石坊至朝元洞是長空棧道的第一段,這段長約20米的路是依危崖鑿出的,崖上石壁有一條鐵鏈,靠危崖一面還有鐵鏈護攔。站在這裡向外遠眺,棧道對面的山峰延彎延起伏挺拔,強勁的山風撲面吹來,人幾乎有站不住的感覺。棧道下方的萬丈深淵深不見底,許多遊人在這裡就開始糾結是否前往危險的長空棧道。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大朝元洞位於長空棧道口,洞門上刻著一幅對聯:三公還面北,五氣正朝元。洞門向南,深4丈,高3丈,圓形拱頂,鑿工精細,壁白如壁雪,因其面積較小,修建簡陋,為華山72半洞中的“半”洞。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洞中舊有塑像300餘尊,今重塑有玉皇、三宮、武三師神像,因為此處形勢險要,下棧之人,會進洞瞻拜,而害怕上棧道的人,也會在洞裡停留,所以這裡香火非常旺盛。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朝元洞一條垂直向下的鋼條道就是長空棧道的第二段,在崖隙間橫貫著一根根鋼條,形如凌空懸梯,須挽索逐級而下。在此處凡意志不堅者都選擇了放棄。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金庸神來之筆,把長空棧道盡頭稱為“思過崖”,其實是一個寬敞的平臺,平臺邊生長著蒼翠的華山松,來到這兒方可平復一下剛過長空棧道過棧道時懸著的心。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在這平臺之上建有道教神龕和古老的石室“賀祖洞”,據說,這間石室就是華山派第一代宗師元代全真派道士賀志真靜修的地方,是古代先人在堅硬的岩石上一錘錘鑿出來的。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古藉《三才圖會》載:“靜室旁有巖,高數十丈,遙覆其室,並書'全真巖’三字。” 當你站在思過崖下,往上看將軍鼻孔的位置,你會看到三個大字“全真巖”這三個字,何奇哉?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古藉《華嶽圖經》中記述,“全真巖”三字每字大約七八尺高,鐫刻在數十丈的巖底,巖下無可立足之處,除過能騰雲駕霧的神仙,凡夫俗子如何辦到?若說世上無神仙,字必為人類所為,但誰能在這樣特殊的位置,上不可上,下不可下,凌空刻字?民間傳說題刻賀志真所為。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誠然,“全真巖”這三個字,可以算得上是華山之中最奇特的一個景觀了,想要刻這個字,哪怕是現代有攀登設備,也是非常難辦到的。四周都是懸崖,想要爬上去刻字的話,稍有不慎就會掉下懸崖去,也不可能穩定在石頭上刻出大字來,畢竟華山的高度不低,掉下去可能連屍體都無法找尋,很難想象古代人是怎麼做的的。要是猜想是現代刻字,只能藉助於機械設備打洞上去,然而巖面很光滑,沒有人工打洞痕跡。

探索華山:未解之謎之  全真巖


“全真巖”這三個字至今也沒有人能夠觸碰到,因為觸碰它有可能會付出生命的危險,其實華山這“全真巖”這三個字,不管它是誰刻在那裡的,也不用理會以後誰能夠觸碰到它。現在的它就是最好的一個狀態,遊客們只能看不能摸,不會出現像其他景區景觀一樣,因遊客多次觸摸導致歷史文物被毀的情況。

如今“全真巖”作為一個未解之謎的景點,遊客們能夠站在絕壁上看看這個奇觀,也是算得上是一種福氣了。不過各位朋友,你們認為到底是誰刻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