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樂號的艦島為何在前邊?

快知網


法國是歐洲航母建造技術最強的國家之一,也是目前除美國以外僅有的一個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作為法國海軍的“招牌”,“戴高樂”號航空母艦自服役以來參與了多次重要軍事行動,也算得上是一艘“明星”艦了。不過,對於“戴高樂”號的設計,很多人都會感覺非常彆扭,而這種彆扭感的來源正是該艦位置奇怪的艦島:“戴高樂”號航母的艦島竟然是位於艦體前部的,這與通常的航母設計似乎大相徑庭。那麼,“戴高樂”號的艦島為什麼要設置在艦體前部,這種設計有哪些好處?

□“戴高樂”號的航拍照片,可見其艦島位置是相當靠前的

在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中,航母艦島通常設置在艦體中部,如美國的“小鷹”級、“尼米茲”級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等等。比較新銳的航母,如美國的“福特”級,其艦島也有設置在艦體後部的。這種設計當然不是沒有理由的,航母艦島上設置有航空艦橋和航海艦橋,另外還配置有各類雷達天線和電子設備。航空艦橋的一個主要作用是指揮艦載機起降作業,這就要求航空艦橋能對甲板擁有良好的視野、儘量避免視覺死角。從這一角度來說,將艦島設置在艦體中部是比較合適的。另外,艦島設置上要儘量避免干擾航母的艦載機升降機,而升降機的位置要方便將機庫中艦載機拖曳到起飛點和停機區、將甲板上的(特別是剛剛降落的)艦載機運送到機庫,所以航母艦載機升降機往往設置在艦體中前部和中後部,這樣的話留給艦島的位置也就只剩下中部了。

□“尼米茲”級航母“杜魯門”號,該級航母是艦島中置的典型

但需要注意的是,前述情況有一個基本前提:航母屬於大型或重型航母,換句話說就是航母的飛行甲板長度超過300米。在大型或重型航母上,艦載機的起飛區和降落區距離往往較遠,為了兼顧起降,升降機也經常是艦體前後都有,這成為了影響艦島佈置位置的主要因素。但對於“戴高樂”號這種中型航母來說,其起飛區和降落區存在一定的交叉,因此需要兩部升降機分別靠近降落區和起飛區以方便作業。另外,航母艦載機在甲板上需要一定的調度空間,將部分停機區設置在升降機之間對於艦載機來說無論是停放還是調度都比較便利,因此“戴高樂”號採用了艦載機升降機中置和後置、在兩部升降機之間設置停機區的設計,而艦島自然就只能被“擠”到艦體前部了。

□從“戴高樂”號的整體佈局,不難看出其兩具升降機分別靠近彈射器和攔阻索,而升降機之間的位置則留給用於調度的停機區,這種設計能儘量兼顧起飛和降落作業,而艦島的佈置就只能“將就”一下了

其實,“戴高樂”號並非唯一將艦島設置在艦體前部的航母。如果對法國之前的“克萊蒙梭”級、意大利的“加富爾公爵”號、日本的“出雲”級直升機母艦的結構進行剖析,不難發現這些中輕型航母的艦島位置也是艦體中部靠前的,只不過這些常規動力航母由於在艦島內集成了煙囪,從而使艦島佔用的甲板空間增大,顯得艦島位置比較靠中間而已,但這些艦島的功能部分仍然是位於艦體中前部的。因此不難看出,在中型和輕型航母上艦島設置在艦體前部是較為普遍的,只不過“戴高樂”號由於艦島比較小而顯得更加突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