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 高山出好茶

茶葉生長的黃金維度北緯25度到35度 ,位於中國西南腹地的貴州正處於這個得天獨厚的區域。冬暖夏涼使茶樹保持四季常青的活力,降雨多日照少的氣候條件使得茶葉中營養物質充分積累。常年瀰漫的霧氣將直射而下的熾熱陽光轉為漫散射,使得這裡的茶葉更多的保持了鮮嫩,較低的氣溫為茶葉裡營養物質的積累提供了呵護。這些條件孕育出貴州茶鮮香濃醇的滋味。


從採摘、交易、運輸到殺青、炒製為保證茶葉的新鮮,都要在24小時之內完成。每一個環節都是和時間的賽跑。

乾淨貴州茶葉最顯著的標誌,不管是大茶海還是小茶園標準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乾淨。

主要體現為對農藥和除草劑殘留的嚴格控制,無人機進行標準化管理、生物防治,投放捕食蟎等害蟲天敵。每年收購季節,質檢人員都會進行嚴格的檢測。茶青取樣加入化學試劑當場就可以檢測出茶青是否含有農藥和除草劑等殘留,不合格的茶青就會被取消出售的資格。當茶葉加工完成之後質檢人員還會來到工廠對成品進行檢測。樣品一式三份,一份檢測,一份公證,一份留給工廠,多次嚴格檢測都是為了確保茶葉中農藥和除草劑殘留符合歐盟、美國等國際標準要求。

科學種植、科學加工、嚴格標準、重複檢測使得貴州茶葉普遍保持了無汙染無農藥殘留的品質,這就是乾淨茶的標準。


1.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都勻毛尖獨芽茶

用剛剛萌出的獨芽做原料殺青揉搓快速炒制,成品微微卷曲前端呈魚鉤形狀。入水沖泡茶葉表面的茶毫在茶湯中沉浮激盪散發出清香鮮濃的滋味。

拖拖毫是都勻毛尖最重要的標誌之一,獨特的清香伴隨飛舞的茶毫散發出來 焙火之後茶香被牢牢鎖住。只有剛剛新萌出的新芽在晴朗的天氣炒制,精確到秒的火候才能孕育出春天的味道

黔茶 高山出好茶

2.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雷山銀球茶

苗嶺溫和的氣候,充沛的水汽使這裡成為貴州茶葉的主要生長地。許多膾炙人口的好茶正出自這裡。雷山銀球茶特點就是小小的茶球,每個茶球重量2.5克。不需要任何輔助材料,完全依靠茶青本身所含的果膠的粘合力揉搓成型。唯一的手工環節,考驗的是製茶人的耐心與經驗。入水沖泡,茶球慢慢舒展,湯色清亮,香味濃醇,爽口回甘。

黔茶 高山出好茶

3.遵義市湄潭縣:湄潭翠芽

湄潭翠芽採自湄江良種苔茶的嫩梢,選取優質的茶青原料,炒制過程既結合西湖龍井的製作工藝,又有其獨特之處。滋味醇厚,帶有板栗香氣的綠茶。 外形扁平,色澤翠綠,與當地的湄江河融為一體,被人們形象的稱為湄潭翠芽,成為貴州茶葉的著名品牌。

黔茶 高山出好茶

4.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娘娘茶

娘娘茶,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特點在於加工捏製和低溫慢炕的工藝。在這個過程中茶葉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發酵,使娘娘茶兼顧,綠茶和紅茶的特性,口感介於烏龍和普洱之間。一茶四葉茶青殺青之後需要揉制數分鐘使其充分變軟,一根一根擇出,用西棉線僅僅捆紮,再用紗布裹緊壓實,最終使茶葉成形,做好的娘娘茶形狀好像一個一個的毛筆尖因此又稱為"文筆茶"或"狀元筆茶",這種茶葉質地厚重耐泡,反覆續水之後還可以保持清苦回甘的滋味。

黔茶 高山出好茶


貴州泡:不洗茶是貴州沖泡最顯著的特點。因為乾淨誕生了一種特別的沖泡方式,沸水沖泡茶水立即分離,第一泡就可以喝,叫貴州泡。

1.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油茶

這裡家家種有茶樹,茶葉不能太嫩,鮮葉殺青後放入蒸桶大火蒸透再次晾曬之後製作成茶餅。大粒糯米放入茶籽油中炸至酥黃,油茶的配料身份豐富,花生。糯米飯。臘肉。豬肝搭配茶湯,使油茶的味道更加濃郁 配料準備齊全後倒入茶籽油加入生糯米爆香,直接將茶葉放入鍋中翻炒,茶葉炒至棕黃色,加入清水煮沸,幾分鐘後茶汁慢慢滲出,茶湯表面泛出一層輕薄的油香,將事先準備好的原料放入碗中,衝入過濾好的茶湯,一碗地道的侗族油茶就完成了。入口是微微發苦,回味卻是甘甜,這種獨特的味道只有在黔東南侗族人家才能嘗得到。

黔茶 高山出好茶

2.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烏撒烤茶

烏撒是貴州威寧地區的古稱,不是茶的名稱而是一種飲茶方式。一直到唐代為止,中國人的飲茶方式不是沖泡而是煎煮。"烤"字是這種飲茶方式的獨特之處。茶罐加熱,將茶葉投入其中翻烤,烤香之後注入清水,置於火上直至煮沸,一罐烤茶就做成了。這是貴州西部流行的一種民間飲茶方式,記錄著鮮活生動的歷史變遷。

黔茶 高山出好茶

貴州的茶文化一隅:

1.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發現的茶籽化為一百萬年以上的四球茶籽化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茶籽化石。

2.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境內至少留存有兩萬多株原始茶樹

3.遵義湄潭縣象山茶園在79年前叫中央實驗茶場品種園,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茶樹品種。茶葉擔負出換槍支彈藥支援抗戰的特殊使命。這是第一個國家級的茶葉科研技術機構,彙集了當時中國頂級的茶葉專家。永興茶海是中國最早的萬畝以上規模的產業化茶場,至今仍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茶場之一。


這裡既有源自傳統的手工製茶技藝,也有最為現代化的茶產業,21世紀貴州茶成為貴州經濟的產業經濟支柱之一,成為中國茶葉出口的絕對主力。茶園達到752萬畝,茶葉產量36.2萬噸,有將近50萬的貧困人口依靠著這片小小的樹葉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