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醫院的醫生都說話冷冰冰的?從來不會微笑服務呢?

fieryu


作為一名三甲醫院的醫生,首先,為您不良的就醫體驗說聲抱歉! 恐怕您所遭遇到的並非個例,大多數大醫院的醫生都是如此看病的!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國內醫療資源緊張所致。雖然國內醫療整體水平較過去有很大提升,但水平參差不齊。造成群眾患病後都湧入大醫院,群眾看病難的問題還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存在。多數大醫院醫生,門診需要接診過多患者,每個患者得到的就診時間有限。否則,每天都會有大批患者排不上隊、掛不上號、看不上病!排隊幾小時,看病幾分鐘,是在大醫院看病的真實寫照。據報道,國內某知名醫院小兒科,平均一天要接診186人次,按一天八小時計算,平均每人接診時間僅為兩分多鐘。就拿我自己來說,雖然所在醫院,僅僅算是本地區大醫院,每天平均接診也有80人次,平均6分鐘就要接診一位患者!某些複雜點的病例,最少要花十幾分鍾,這樣,留給其他患者的時間就更短了!所以常常有患者想讓醫生多給自己講解一下,醫生已經喊下一位患者進來了!

其次,還和醫患雙方瞭解醫療信息不對等有關。目前,人民大眾對醫療信息的瞭解途徑相對缺乏(這也是我開通網上健康科普的原因所在)。有些疾病,甚至有些還算不上疾病,只是正常生理現象,(比如說喝水少了尿黃),也要跑到大醫院找專家看看。對患者來說,好像自己得了天大的疾病,但對見慣了各種各樣複雜疾病、嚴重疾病的醫生來說,那就不是事。往往一兩句話,打發走了等了大半天的患者。患者當然覺得醫生過於冷漠,不滿意。

至於題主提出,醫生能否微笑服務,恐怕不行。微笑服務也不適合用在醫生身上。要知道,醫生面對的是正在被病痛折磨的患者,你不露出同情、悲傷的表情,反而一副笑眯眯的樣子,會不會被患者暴打一頓!



王成大夫


從小就聽說醫院裡的醫生不近人情之類的傳言,以致後來對大醫院的醫生有著一種強烈的抗拒感,即使身體有問題,也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寧可去小診所。

可是,醫院並非你不想去就可以永遠不去的。記得第一次去大醫院看病,是在三年前,因為心率太快,加上失眠、暴瘦,覺得得去檢查檢查。當時去的是省中醫院,掛“主任醫師”號,我一坐下,醫生就先問我哪裡不舒服;我簡述完症狀,他就“望聞問切”,果斷地說我患是甲亢。接著,他就開單叫我去抽血,等結果出來後再找他。我也沒多問,只說了幾聲“好”,就出去了。

我拿到結果去給他看,他也是表情冷漠地對我說,是甲亢,還比較嚴重,這個病要吃兩年藥。接著,他把用藥信息打印在病歷上,對我作了一番叮囑,要按時按量吃藥,不能吃海產品,要吃無碘鹽;還給我寫了一張無碘鹽的購買需求證明加醫院公章,並告訴我去哪裡買。

因為甲亢是慢病,需要定期複診,我去醫院的次數也變得越來越多。每次去找他複診,診室門口幾乎都人滿為患。醫生一天要看診那麼多病人,我覺得作為一個有修養的患者,不應該浪費他們太多時間,所以我每次看病都言簡意賅,我相信我所看醫生的醫德和水平。

後來去的次數多了,他也記住我了。有幾次去複診,他都表示驚訝:“小X,怎麼又來了,又有哪裡不舒服?”大概是因有幾次複診的時候,順便看了感冒、腸胃炎、耳後痛,他就以為我又有不舒服了。

還有一件令我對醫生刮目相看的事。那就是有一回早上,我循例去複診,排隊的時候,有幾個老人插隊先看了。輪到我時,醫生跟我道歉:“不好意思哈,剛才有人插隊,不好趕走!”我連忙微笑回答說:“沒關係……我不趕時間,不著急!”

大醫院的醫生太忙,每天要面對各種病人,應對各種狀況,哪裡有那麼容易笑得出來。要知道,他們如果常常開玩笑,那就等於常常跟病人講廢話,後面的病人也要等待更久。所以,為了節省時間,把該說的話說完就好,微笑服務又不能治病。


倚齋聽風雨


醫生都是這樣的,我十年前去廣州中山一院看病,之前通過別人介紹看好了兩年來頑固的鼻炎,真的一晚就好了,之後我又去看胃炎。這次我還是贊專家,不過這次兩句女專家都讓我很失望,我進去剛坐下,她第一句就說:“這麼年輕就來看病了?”

雖然這件事不是很大件事,但其實很多醫生的態度真的不怎麼了。這些年真的發生了很多醫鬧事件,很大件事的都有,但其實也不能全怪那些人的,因為以前真的只有醫生說了算,對,醫治病人我們不懂,但正因為不懂,我們要的是合理的解釋和理由,但偏偏他(她)們一句就可以讓你語塞:“你懂什麼,現在你是醫生還是我是醫生?”還有一些更加嚴重的都有,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後來相關部門規定醫生望聞問切一定要十分鐘一個病人。

醫院是盈利機構,說白了,病人就是你的上帝,所以有時候病人不懂的東西你應該好好解釋,不是一副皇帝老子的態度,這樣會激化矛盾,導致一些暴力事件,當然,醫鬧肯定多數是無理的,我們也要處理那些無理的人。

之前有個人評論說學生也是老師的上帝,錯,在私立學校是,公立不是,公立學校,老師是校長的上帝,你想要成績,你必須靠老師,只是他們就是裝成自己是皇帝逼老師做這做那的。


教你孩子學英語


醫生我接觸很多 同學朋友親戚當醫生的不少 平時都和所有人一樣 掉到人堆裡 找不到的那種但自從我老婆生孩子 我去了醫院 才知道外科醫生和麻醉師有多冷酷 我老婆需要剖腹產 麻醉師是我同學加戰友 過命的交情 平時就是個老好人 當親切和藹的婦產科阿姨 建議我老婆需要剖腹產的時候 我去找他 他只說了兩個字 破掉 我接著問他 什麼時候 他說明天早上8點 第二天早上8點 我去了 醫院就安排好了床鋪 做了手術前準備 外科主任來了 他兒子和我是同班同學 我喊了聲叔叔 平時看到我問東問西的一個長輩 連看都沒看我 直接就叫護士把我老婆推走了 被他們搞的我心裡七上八下 很慌張 還好 沒多久我老婆和孩子都平安出來了 回來想想 可能是職業壓力太大造成的吧


博浪的水手


醫生其實也想微笑服務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以的,我有一個朋友是一位三甲醫院的婦科醫生,有一天聊天說到這他說他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他剛上班沒多久有一次一個小姑娘私密處有點炎症她媽媽陪著一塊來檢查,當時也剛坐診微笑著對她媽媽說你先出去,我給您女兒做個檢查非常的客氣說的,但是她媽媽很戒備的問我朋友有啥事我還不能戴著,然後就鬧得不可開交,最後一個老醫生給他說她媽媽的反應是正常的,你要檢查她女兒的私處你還笑著說,你的微笑對於她媽媽來說很猥瑣很邪惡,所以從此以後我哥們都是冷冰冰的坐診,很冷漠叫出去就出去不出去不就診,這有時候是沒有辦法的,但是生活中我哥們還是一個逗比,很喜歡笑。


如發呵護


去年老爸腎結石做手術,我在醫院陪了15天床,說一下自己的體會。

他們真的太忙了。

做個手術,或者值班都可能一整晚不閒著。稍微好一些的醫院堪比菜市場,永遠不缺少買菜的,他們每天接待大量的病人,處理大量的問題,能保證不拉臉,就是非常不錯了。

很多的患者真的很不聽話。

比如醫生說他的病情,住院期間不讓吸菸,不讓吃糖多一點的,但是有些真的控制不住,醫生髮現也很無奈,見的多了,醫生也是習慣性叮嚀,囑咐,做不到微笑。

患者問重複性的問題。

有些患者,或者家庭,可能出於謹慎,或者沒有記住,總是醫生剛說完,用法用量,還沒到五分鐘,患者又回來詢問,增加了醫生的勞動成本,消耗了醫生部分精力,再問也做不到微笑。

少數醫生的性格就是這樣。

冷冰冰的面孔,給人顯著比較高傲,在碰上有些患者態度不好的,那麼就針尖對麥芒了,也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互給臉色。

近些年醫患關係的緊張。

我們不去評判誰對誰錯,這些事件本身也讓一些醫生覺得,再苦再累再付出,也討不到該有的回報,還是一板一眼的工作吧,這個肯定沒毛病。

其實我感覺,醫生是治病救人的,不是搞微笑服務的,醫術不行,笑的特別燦爛,對你態度特別好,有什麼用呢?

只要把病治好,那麼我們對於他們的態度,還是別太放在心上。互相理解吧。


有不同想法評論區交流呀~


小凌子悟職場


並非醫生態度冷冰冰,而是因為太忙了,一邊要顧及幾十個病人,一邊又得努力查病因,怎麼進行下一步治療,白天上一整天的班,晚上還要值夜班,第二天早上還是要上班的,根本就沒有你們想象的休息時間,真的是整個人都是累的癱倒的了。還記得我去醫院時看到護士整個人都是飛奔走的,護士幹不完的活醫生也得幹。就在這週三一個主任醫師跟我分享了一下他上午的工作,從早上開始來了個急診病人,一直弄到下午一點,然後匆匆忙忙地扒了幾口飯就急趕著來學校給我們上課。其實醫生不僅僅要忙醫院的工作,同時也要在學校上課的,這是規定必須做的。做醫生真的太累了,平時還要做研究、寫論文發表文章,不然你就永遠晉不了級別。



孫悟空娶師傅


你要求大醫院醫生看病還帶笑容,沒門。大醫院接診醫生,忙的時候連喝水、撒尿的時間都很緊。基本上兩三分鐘看一個,聽你講兩句,人家忙開撿查化驗單,然後‘下一個’。本人曾經腹痛掛急診,到那醫生立即開兩項化驗,然後自已忙著去抽血等化驗結果。拿到化驗單返回診室,醫生提筆刷刷刷,自己去交錢取藥回家。全程醫患幾乎無交流。也難怪,敢情醫生不用問話,能走進來的,說明病不重。推進來的,問也沒用。醫院是用不上笑臉相迎的。這種狀態很平常。


lez2


醫生這個職業很特殊,非常重要,算是特殊服務行業吧,但是醫院不是飯店、賓館、航空公司之類的服務性企業,哪來的心情和時間對你微笑服務,能給你看好病就行了,矯情什麼呀。

以前我也覺得醫生表情很冰冷,沒有人情味,但是自從我在醫院陪護我父親幾個月,和醫生接觸比較多了之後,我就不這麼想了。我在醫院見到的情況是醫生全天幾乎都非常忙,甚至從早上一直忙到中午,個別醫生甚至要到一兩點,甚至兩三點才能吃上午飯。早上和上午,尤其是早上,醫生走路幾乎都是一路小跑,感覺就像打仗似的。

我父親的主治醫生是副主任醫師,非常年輕,病人在她們科室裡算是比較多的。每天早上都要給負責的病人開藥,寫病歷,查房,還要出門診等,忙的不可開交,幾乎就沒有閒著的時候,我每次有問題要找她諮詢一些問題,都要先看看她忙不忙,要是在寫病歷或者沒有病人的時候才會去找她。我不知道她每天要接診多少病人,寫多少病例,開多少藥,反正我很少看見她有閒著的時候。這種工作量,換做普通人早就受不了了。提問者還想讓這種工作強度的人對你微笑服務,詳細解答你的各種疑問,你要求太高了,你適合去私立醫院,找每天只接診幾個病人的醫生,不適合去公立大醫院看病。

醫生見慣了生死,各種疾病對人家來說都不算是啥大事。普通人一生能得多少種疾病,疾病對你來說是大事,但是醫生每天都接觸這些疾病,你還想讓人家同情你,重視你,你又不是人家親戚、朋友,你覺得可能嗎。

我國醫生大約有450萬人,高水平醫生嚴重不足,而且大都集中在三甲醫院這種大醫院,每個醫生每天要接診大量病人,如果一個病人看上半小時甚至更久,每天能接診多少病人,怎麼提高效率,讓提問者在診室門外等上幾個小時,你會不會罵娘。醫生在瞭解病情之後會有一個基本的判斷,讓你去做檢查是進一步確診,確診後治療方案可能是格式化的,也可能會根據病人身體情況進行調整,具體的我就不清楚了,但是在門診裡,時間就那麼多,你問多了,別的病人怎麼辦,醫生又不是隻為你一個人服務。當然不排除個別醫生為了經濟利益故意讓你做一些不必要的檢查,甚至亂開藥,但是大多數醫生都是好的。作為醫生,能別板著臉儘量別板著臉,有時間的話儘量多解答一些患者和患者家屬的問題。

醫患還是相互體諒一下吧,如果患者和患者家屬太脆弱了,那就去看專家特約門診,這種專家號看診時間應該比較長,問診會比較詳細,只是一號難求。


行遠健身


大醫院的醫生都說話冷冰冰的?那可不一定?醫生不只會笑還會誇讚人。我身體沒有什麼毛病,通常都是咳嗽喉嚨癢的事,我會要求祥細檢肺部和心臟血管以及驗血。發炎白血球就會增加,有一次我跟醫生說白血球很高十二萬,醫生微笑著說十二萬就是白血病是一萬二千。正常値最高是九千。還有一次醫生說炎症,我聽成癌症(炎症),我說得癌症慘了,醫生笑著說支氣管炎啦!並說前面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得了癌症,之前叫他檢查他自已不檢查。還有一次更有趣,所以檢查和診斷都完事了,醫生把病歷表和取藥單遞還給我,我正要轉身離開,醫生突然問你幾歲了?我說六十歲,醫生回說樣孑很好。這一句樣子很好很讓我傷腦筋,到底是身體狀況很好還是形象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