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屬民國政府,軍統和中統會經常內鬥?

laughing_lin


首先要搞清楚軍統和中統這兩個概念。

戴笠(左一)陪同蔣介石等人(中)視察軍統局

所謂的軍統就是我們常說的軍統局,其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統就是中統局,其全稱是國民黨中央黨部調查統計局。軍統局和中統局是國民黨統治時期最有名的兩大特工組織,今天我們經常在小說和影視劇等文藝作品中看到它們的身影。

中統頭子徐恩曾是個文質彬彬的書生

軍統源於復興社特務處,中統源於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抗戰爆發後分別成立了軍統局和中統局。軍統局和中統局的業務分工和主管範圍不同,由於軍統局是軍事機關,所用幹部也大多是軍校出身,所以以軍事情報和監督軍隊為主,另外還從事秘密制裁,為國民政府剪除異己;而中統局在黨派鬥爭和文教方面比較熟悉,所以以對付中共及其他黨派為中心任務。這是軍統局和中統局業務範圍的大體劃分。

但軍統局實際負責人戴笠一向是以“秉承領袖意旨,體念領袖苦心”來標榜自己和勉勵部屬的,當時雖然名義上是國共合作共同抗日,但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對中共猜忌很深,戴笠深諳此事。為了討得蔣介石歡心,戴笠大肆網羅中共叛徒,千方百計派人進入中共內部活動,軍統局這方面的活動甚至超過了中統。戴笠越殂代皰之舉雖然受到蔣介石重視,但卻引起中統不滿,兩個部門經常發生摩擦和內鬥,許多中統特務甚至高級負責人都罵戴笠“不務正業”,但戴笠對此卻時沾沾自喜。

軍統特務沈之嶽曾奉張國燾之命潛入延安

軍統局內專門對付中共的組織有特種政治問題研究室,負責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國燾。張國燾脫離中共後,蔣介石派他到軍統局幫忙,戴笠對張國燾寄以厚望。張曾派特務沈之嶽潛入延安,沈之嶽在延安加入了共產黨,並在毛澤東身邊工作,沈去臺後擔任情報界高官。

軍統局內另一個組織是黨政情報處下屬的中共科,這個科室專門負責與中共有關的情報、資料蒐集和人員調配。


民國年間那些事


中統和軍統相信大家在電視裡面經常看到,也許有很多人不明白兩者之間的關係。在國民黨時期,為什麼會有軍統和中統兩個部門,而且兩個部門還經常內鬥,下面簡單的講一下。

首先,中統和軍統都是國民政府成立的,在抗戰時期,蔣介石為了對付日本情報部門,就將這兩個組織改成軍統和中統,一個掌握軍隊的情報,與日本間諜戰鬥,一個是密切觀察國民黨內部黨員的思想走向,防止叛變事件的發生。



其次,兩個部門其實從性質上來說,都是特務組織機構。都是為了國民政府效力,而且在成立之初,蔣介石就已經將兩個部門的職責做了明確的分工,按理說各辦各的事情,不會有任何的利益衝突,但是恰恰兩個部門都想在蔣介石面前立功,所以經常會產生矛盾和衝突。

第三,抗日戰爭結束後,中統改成了黨通局,軍統改成了保密局,但是兩者之間的鬥爭一直沒有停歇。後來蔣家王朝在大陸覆滅後,蔣經國將保密局併入到黨通局中,由此可見最後還是中統笑到了最後。

雖然中統笑到了最後,但是作為蔣介石來說,他就喜歡看著兩個部門斗爭,這讓他更容易駕馭這個兩個部門,隨時掌控在自己手中。


唐唐講史


首先得明白一個概念:內鬥的動機是什麼,恩怨?利益分割?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軍統和中統成立的動機和範圍界定,然後再分析一下內鬥的主因是什麼。

一:中統:

成立於1928年2月,工作重心是監控國民黨機關內部情況,打擊一切國民黨之外的黨派;控制社會輿論和思想,中統領導人是陳果夫、陳立夫兄弟,“二陳”是四大家族之一。

二:軍統

1938年8月成立,屬於國民黨軍隊序列,主要任務是收集各類情報、對軍隊監視整治,對敵對勢力逮捕暗殺。軍統領導人依次是戴笠、毛人鳳。

由此可見:他們的工作領域不同,中統的是黨內,軍統的是軍中。其職責範圍非常明確。剛開始,中統及其前身的地位高於軍統,加上控制了郵政系統,能獲取到大量的情報,因此立功無數。但軍統趁著戰爭爆發,急速發展勢力範圍,還獲得了資源的傾斜,地位上超越了中統。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中、軍兩統發生內鬥的根本原因:

1.明面上:看存在爭權奪位、邀功求賞的競爭關係;

2.實際是:領導人不同,軍統絕對忠心蔣介石,中統屬於二陳,二陳代表的是自己的派系;

3.最核心:中統發展到巔峰時期口號都是:蔣家天下陳家黨,由此可見當時中統的勢力之強勢。而作為蔣介石又不能直接操控中統,自然深感忌憚,於是立馬扶持軍統來對抗中統,由此兩統矛盾自然不可收拾。至於第一點和第二點只不過是表面蔣介石玩玩政治的手段,真正的是第三點,老蔣要打造自己的兵器來制衡另一把兵器(類似歷史上的東廠和西廠)。

所以說,內鬥不是出於恩怨和利益,關鍵是制衡和政治需要。


舒仕先


首先 戴笠是黃埔六期出身 蔣介石身為黃埔軍校校長 是拿戴笠作為自己心腹培養的 在蔣介石第一次下野的時候 戴笠曾到過蔣介石老家拜訪,想促使蔣介石出山。那時候的戴笠還是一個身無分文的蔣介石擁護者沒被蔣介石重視,後來因為在黃埔軍校的表現,特別是在蔣介石發動清黨運動時,他根據長期觀察和記錄,給清黨委員會提供了很多資料才慢慢受到重視,並逐漸顯露出情報收集方面的才華,被蔣介石委以重任。而中統的陳果夫其實一開始就看不上戴笠,主要是戴笠出身貧困。戴笠年輕時在上海闖蕩時,曾遇到過蔣介石,那時他身無分文,也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蔣介石。當時心氣很高的戴笠出言說自己志向遠大,至少要做陳其夫那樣的將軍。旁邊的陳果夫對其出言譏諷。從此兩人結仇,也成為了一生的政敵,。這其實也是兩人控制下的軍統和中統始終對立的原因之一,因為兩個部門的大佬互相看不上。其它原因還有很多 樓下回復的原因就不在此再重複了。


暢談史河五千年


中統和軍統是兩大特務組織,最初時他們負責掌控的機構不同。中統成立的時間比軍統早了半年時間,剛開始時分工明確,中統負責軍、憲、警等軍事部門之外的情報工作,軍統負責軍、憲、警等各個部門的情報。

但是後來隨著局勢的變化,軍統的戴笠明顯能力更強,所以軍統就負責了一些原本屬於中統的工作,這就是軍統中統矛盾的來源。



塵風溪川


與國民黨的派系爭鬥有關。軍統的頭子是戴笠。黃埔系。戴笠對蔣介石有知遇之恩和師生之情,對蔣忠心不二,言聽計從。而中統主要為國民黨cc系的大老陳立夫、陳果夫所掌控。軍統和中統,雖同屬國民政府,但為了爭奪秘密工作的主導權,長期以來處於明爭暗奪之中,有時候還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抗戰以後,隨著時局的變化,中統的地盤和組織隨著國土的淪陷,遭遇嚴重損失,軍統慚漸佔據上峰。


滄海桑田一聲咲


誰厲害誰就有話語權


海飛-呼倫貝爾


爭寵,搞平衡,還用多說


淡淡的心555


中統,軍統是兩大特務機構組織,雖然分工明確,但在具體工作中會有所交集,在一些交集中,如果因為一點事體現出誰比誰更好,差的人心裡就會出現嫉妒等等心理,強的人得到了褒獎後會想越來越爭寵,久而久之矛盾就會越來越大,一直內鬥了。


斷線的風箏134514685


由於兩個特務組織的建立者不同,他們的背後的主子之間的矛盾導致了他們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