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原理:遲遲沒有效率?說明缺這個(收藏)

事情沒有效率,因為缺乏“速度”。

有個人說,她非常想把時間好好管理一下,可問題是她的時間全花在管理時間上了,以至於沒有時間做實際需要做的事情。這位女士也許很善於把各樣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但她善於管理時間嗎?No no no. 她的方向很正確,可是她沒有向前邁步。

時間管理不僅僅是願景和專注,還包括行動和速度。行動有一個敵人就是拖延。如果我們總不採取行動,就不會獲得速度。

時間原理:遲遲沒有效率?說明缺這個(收藏)

13)拖延原則:總想著“我明天再做”,結果就會“真後悔昨天沒去做。”

作者詹姆斯讓有拖延問題的人舉起手的時候,90%的人都把手舉起來——剩下的10%可能也會把手舉起來,但是由於他們拖延了一下,還沒來得及舉手。

每個人都會拖延。因為除非只有一件事要做,否則就必須拖延,因為我們不可能同時把所有事情都做了。

拖延也分正確與錯誤。如果我們拖延的是不重要的事情,那麼我們就有時間做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如果拖延的是重要的事情,那我們就會遭受虧損(比如,報稅)。

有些事情拖延不過去,比如洗碗。“水槽裡的碗只有在你不洗的時候,才會煩擾你。”

有些機會稍縱即逝,容不得拖延。

挑戰:不重要的事需要拖延,重要的事切勿拖延。

時間原理:遲遲沒有效率?說明缺這個(收藏)

14)勢頭原則:一直走,動起來,別停下。

勢頭原則的原理是:速度產生勢頭,勢頭支撐運動。

勢頭產生:在生活中,有些東西產生勢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緊張的deadline

勢頭消減:任何干擾都會使勢頭難以繼續。處於混亂狀態時,勢頭最容易被消減。越是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條,勢頭越不容易受到影響

勢頭阻斷:如果突然出現異常危機,勢頭就會被阻斷,這是無法避免的。

偽勢頭:這是在獲得並維持勢頭的過程中,要十分小心的。不要僅僅以為自己走得快,就以為一定走得遠。如果只是忙忙碌碌,做些不重要的事情,你就不能獲得加速度,從而無法產生真正的勢頭。只有當你向著重要的目標快速移動的時候,才是獲得了勢頭。

勢頭往往是在我們全神貫注地做一項工作一段時間之後產生的。勢頭保持的時間越長,我們就越容易快速實現目標。勢頭最怕做做停停,每次重啟都花費很大力氣。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創造一個“勢頭區間”,設定一個時間段,在這段時間裡只做某項工作及相關事宜。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把自己隔離得越好,工作效率越高。在設定勢頭區間時,我們先要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並要寫明我們想要取得的成果。

我們運動的時候,很難讓我們停下來;我們停下來的時候,很難讓我們運動起來。所以,時間管理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保持運動狀態,不要停下來(完成之前)。

挑戰:奮然而起,衝破所有攔阻。

時間原理:遲遲沒有效率?說明缺這個(收藏)

15)明晰原則:明晰使速度增加,模糊使速度降低。

我們需要勢頭,因為勢頭能使我們前行;我們還需要明晰,因為明晰可以使速度加快。

我們知道,聖雄甘地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因為他既有勢頭,又心裡明晰。

甘地上小學時,得到的評語是:英語好,算數一般,地理很差,遵守紀律,字寫得很糟糕。

誰能想象就是這樣一個人,後來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就呢?

甘地很年輕時就結了婚,之後開始到處遊蕩。因為英語好,他選擇了去英國留學。回到印度後,他本來打算當律師,但是狠不下心來對證人進行“惡毒”盤問。他後來又去了南非,在很低的法律職位幹了一段時間。像很多人一樣,甘地剛踏入社會時也是懵懵懂懂,似乎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可又不清楚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實現心中的理想。

但有一天晚上,甘地的人生髮生了徹底的變化。他出差外地,買的是頭等車廂票,但是被安排在次等車廂。他的座位被一個白人佔了。甘地心裡不滿,便去抗議,結果被攆下了火車。在那個寒冷而漫長的冬夜裡,甘地一個人孤零零地待在車站,心潮起伏,他回印度呢,還是留在南非與非正義作鬥爭?天亮的時候,甘地心中漸漸堅定起來。此後,他的人生風起雲湧。

就在那個晚上,曾經的懵懂少年變成了後來改變世界的風雲人物。那一刻,甘地心明如鏡。他要用一生去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徹底改變這個世界。甘地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是因為他心裡“明晰”。

首先,他目標明確,非常清楚自己想幹什麼;其次,他對實現目標的過程很清楚,他不打算以惡制惡,而是採取非暴力的方式,去跟非正義作鬥爭。第三,他還需要讓別人清楚地理解他的目標和過程,這就是所謂的“團隊明晰”,完成這一步花了甘地好幾年的時間。

如果我們想加快速度,就要非常清楚這三個方面:目標、過程和團隊

挑戰:事事明晰,時時加速。

結束前,咩咩君問一句:你的目標明確嗎,對過程清楚嗎,他人理解你的目標和過程嗎?加油。

時間原理:遲遲沒有效率?說明缺這個(收藏)

申明: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實際版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轉自挑客服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