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會崩潰嗎?伊朗石油部長贊內加這樣的言論,有什麼目的?

蘇鎮兔子


5月2日,伊朗石油部長贊內加表示,歐佩克組織(OPEC)會或許會因為一些成員國的單邊行動而奔潰,雖然該言論更多是站在伊朗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但是這句話所針對的本質性的問題,還是值得整個歐佩克組織成員國所認真對待的。


沙特阿拉伯、阿聯酋、伊朗、委內瑞拉這些都是歐佩克組織成員國,雖然各方在外交、政治、地緣問題上都存在分歧,但是幾十年來各方在石油調控這一塊,還是比較團結。

所以歐佩克組織除了是產油國各方就石油利益保持一致立場的平臺之外,實際上也充當了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各國在政治上緩和衝突的一個平臺。

然而自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之後,就開始對伊朗石油出口動起了刀。而且美國包藏禍心的是,其在打壓伊朗的同時,卻在鼓勵同是歐佩克組織內部的沙特、阿聯酋增產石油來填補伊朗石油被禁帶來的巨大缺口。

看似美國這是在給阿聯酋和沙特巨大的實惠,但實際上這是美國分化整個歐佩克組織的一個策略。因為在歐佩克組織內部製造這種不可調和的衝突,有利於瓦解整個歐佩克在全球石油價格調控領域的地位。


說白了,美國打壓伊朗石油,本身就有一個巨大的戰略意圖,既通過對伊朗的打壓和對阿聯酋、沙特的拉攏,促使歐佩克組織內部內訌,進而撼動歐佩克組織在石油議價和控價領域的地位。

而美國這樣做的終極目標,就是讓美國自己進入國際石油議價和控價市場,掌握石油議價和控價的話語權,進而以石油重振美國經濟。

迴歸話題,歐佩克內部當前因為伊朗石油被制裁,所以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蛋糕,如果阿聯酋和沙特依照美國給的方案,既增產石油,則這塊本是伊朗的蛋糕會分配到沙特和阿聯酋身上。但這樣做有個惡果就是,它違背了歐佩克組織共同商定石油增減產,成員內部商定及分配增減產額度以調控市場石油價格的慣例,這也就是伊朗外長所說的單方面行動。


也就是一旦沙特和阿聯酋真以為垂涎這塊伊朗石油被禁帶來的巨大紅利,則歐佩克組織內部,將實質上被分化和產生內鬥。

尤其是當下還有另外一個歐佩克組織重要國家——委內瑞拉被美國啟動石油制裁的當下。

4月14日,伊朗石油部長贊內加就表示,當前原油市場處於脆弱狀態,並稱如果美國決定對伊朗施加更大壓力,那麼石油市場將變得更加無法預測和更加脆弱。

贊內加進一步強調,委內瑞拉現在陷入困境,俄羅斯被限制,利比亞處於動盪狀態,美國已失去部分石油產能。這些都表明,供應和需求狀況是脆弱的,如果美國增加對伊朗的壓力,石油市場的脆弱性更加無法預測。



實際上除了俄羅斯,贊內加提到的利比亞,委內瑞拉都是歐佩克組織成員國,其描述的也是當前的現狀,這也能表明美國對歐佩克組織的磨刀霍霍之心,更能表明歐佩克組織內部面臨的巨大挑戰和誘惑。


中評中語


伊朗石油部長贊比亞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特朗普想讓伊朗的石油“一滴”都賣不出去,絕對不是針對伊朗這一個國家,而是針對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這是美國的一次“石油政治”,通過這樣的方式,建立屬於美國“獨享”、“優先”的石油霸權,最終讓歐佩克解體!<strong>

5月2日,伊朗石油部長贊內加對外表示,如果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的成員國如果威脅到德黑蘭的利益,德黑蘭肯定不會保持沉默。贊內加還表示,歐佩克可能會因為一些成員國的“單邊行動”而“崩潰”。

贊內加這是在提醒歐佩克成員國,別上了美國的當,美國針對伊朗,就是想讓歐佩克解體。歐佩克於1960年9月成立。現共有14個成員國,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而歐佩克的成立,就是為了反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壟斷石油市場,對世界各國進行剝削。

曾在1973年歐佩克也是戰功赫赫,震懾了西方國家。然而現在美國針對伊朗這個歐佩克成員,再加上卡塔爾也想著要退出歐佩克,沙特等國又身在曹營心在漢,明顯這是美國的“離間計”,讓歐佩克內訌,然後美國出來主持大局,建立巨無霸“石油出口聯盟”,石油消費大國都得看美國的臉色,不然那不給石油。到這時,就比經濟制裁更加嚴重了!

用美國前國務卿、戰略家基辛格的話來說,“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那麼特朗普現在要做的,就是逐漸實現美國控制全球的石油,控制全球的產油量,控制石油的價格(高價油),最終利用石油來奴役世界各國!如果真的這樣,世界各國難以翻身,美國霸權就不會倒塌,特朗普就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所以,贊內加的言論很有高度,他雖然是為了伊朗國家利益考慮,但也是告誡世界各國,伊朗不能倒,歐佩克不能倒,不能讓美國再繼續壯大下去,一旦美國控制石油,美國就會像操縱美元一樣來操縱石油進行掠奪!


老鱷魚觀天下


OPEC這組織是個石油生產國聯合價格隴斷組織,早就該拆散崩解,迴歸市場競價機制,消費者才會得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