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縣的這些歷史古蹟

清徐縣人文薈萃,文物古蹟眾多。狐突廟、清源文廟享譽全國,香巖寺、千佛洞是中國北方地區佛教石窟藝術的代表。

狐突廟


清徐縣的這些歷史古蹟


位於縣城西南4公里的西馬峪村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紀念春秋時晉國大夫狐突而建。廟坐北朝南,由兩進院落組成。現存獻殿、正殿與碑廊等建築,佔地面積1875平方米。

清源文廟

清徐縣的這些歷史古蹟

位於縣城趙家街西北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始建於金泰和三年(1203)。據清順治《清源縣誌》和光緒《清源鄉志》記載,元、明、清均有修葺。廟坐北朝南,三進院落,佔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中軸線依次為欞星門、狀元橋、泮池、戟門、大成殿,大成殿為金泰和三年遺構。

香巖寺

清徐縣的這些歷史古蹟

位於馬峪鄉東馬峪村北的山腰上。每到春天,寺周桃紅李白,芳香四溢,故名香巖寺。該寺始建於金明昌元年(1190),迄今已有800多年。香巖寺主體建築為石構無樑殿三座,即東、中、西三殿依次排開,分別為地藏、釋迦、觀音殿,佔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三大殿都是用抹角石樑逐層藻井砌成,不用樑架,又稱“無樑殿”。

堯廟

清徐縣的這些歷史古蹟

位於縣城東南45裡處的孟封鎮堯城村。相傳,堯城是距今4000年前帝堯時的陶唐城堡。後人為祭祀堯的功德,在當時堯帝住過的茅屋基地上修建了堯廟。又築城砌牆,在城周兩岸遍栽綠柳,造就了一片踏青遊樂之地。古時曾為清源八景之一,謂之“陶唐古蹟”。

壽寧寺

清徐縣的這些歷史古蹟

位於集義鄉大常村北。該寺始建於元延祐年間,距今已近700年。寺院為二重院落,佔地2500平方米。前為山門兼天王殿,四大天王手持兵器分列左右。中為觀音殿,之後為大雄寶殿。東西各設配殿、碑廊及廂房。壽寧寺的五百羅漢堂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羅漢堂建築。

清泉寺

清徐縣的這些歷史古蹟

位於縣城西北3.5公里的中隱山小峪溝,俗稱小峪寺。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四年(1365)。寺依山而建,群峰環抱。置身寺中,仰可察山巒雲霓,俯可視晉川風光。清源八景之一的“中隱環清”即指清泉寺風光。清泉寺分為中、西、東三院。觀音閣、東西廂房(原殿)、正殿為中院;西院是僧侶居所,內中有水井、石碾、武夫洞等建築;東院為上下兩院和九蓮洞,依山而建,供香客和遊人留宿。

寶梵寺

清徐縣的這些歷史古蹟

位於縣城西南10公里的東於村北隅,是太原市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築。寶梵寺佔地1000餘平方米,坐北朝南,青磚砌牆,布瓦蓋頂。寺山門出簷為青磚透雕仿木垂花形,磚雕葡萄、鮮果、鮮花、動物,玲瓏剔透;山門內泥塑哼、哈二將,手持兵劍,威風凜凜;大殿兩側壁畫繪釋迦牟尼出世成佛的神話故事,共40案,色彩鮮豔,栩栩如生。磚雕、塑像、壁畫被稱為“三絕”。

羅貫中紀念館

清徐縣的這些歷史古蹟

位於縣城西北2公里處的中隱山麓。佔地4500平方米,青磚碧瓦,雕樑畫棟,為仿明清時代的園林式建築風格。主要建築有山門、羅貫中雕像、主殿、廂房、曲廊、方亭、碧池、花園、玉帶橋、九龍壁、麒麟吐玉書影壁等。院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曲折有致,花木繁盛,是清徐縣境內唯一一處園林式名人紀念性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