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a系列現在怎樣了?

超級熊貓視頻工作社


今年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動作不可謂不大。

4 月 26 日,三星在其官網開啟了 Galaxy A60 元氣版手機的預定。而在一天之後,首批機器便已售罄。這樣的成績對於 2018 年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經跌至 1% 以下的三星而言,算是一個不錯的兆頭了。

而取得成績的原因,自然和三星大刀闊斧地調整旗下中低端機在國內的定位以及 A60 元氣版本身的配置及表現分不開關係。

具體而言,定位中低端的三星 A60 元氣版除了配備了高通驍龍 675 處理器、主攝 3200 萬像素的後置三攝方案、6+64 GB 存儲方案、3500 毫安電池、NFC 等目前眾多國產廠商在中低端機上使用的主流配置,更是有了三星在自家旗艦 S10 上採用的「打孔屏」(6.3 寸,屏佔比 91.8%)的加持,再加上 1499 元的售價,可以說是「真香」了。

此外,三星在 A60 等中低端機上也推出了像是 3 期免息、送耳機、送手機殼等一系列利好活動來促銷。但要知道就在去年及更早之前,三星在對待國內市場所採取的態度還都完全不是這樣的。

以去年三星推出的定位中端、「輕奢且出色」 的 Galaxy S 輕奢版為例,配置上它採用了比去年旗艦 S9 弱一些的處理器(845 vs 660)、攝像頭(1600 萬+800 萬像素 vs 1200 萬+ 800 萬像素)以及屏幕分辨率(2960x1440 vs 2220x1080),售價則相應比 S9 低了 2000 元,為 3699 元。而或許對於三星來說,這也就是彼時其在中端機售價上「誠意」的體現了。

但與去年同期的國產手機橫向對比,與 Galaxy S 輕奢版一樣採用驍龍 660 的小米 Note 3、堅果 Pro 2 等機型的定價均在 1799 元,比 Galaxy S 輕奢版還便宜了近 2000 元,再加上此前三星操作系統本地化滯後的問題以及機器本身缺乏特色賣點,消費者用腳投票、Galaxy S 輕奢版價格頻繁跳水的結果也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順便「上香」

而在更早之前,三星為了拯救中國的市場,還曾推出過 A 系列及 C 系列手機,並號稱「以旗艦機 50% 的價格,獲得旗艦機百分之七八十的體驗」,但同樣因為與注重性價比及本地化服務的國產機貼身肉搏起來根本沒有競爭優勢而在 2017 年被迫停止更新。

這樣看來,在競爭還在不斷升級的國內手機市場,三星若仍繼續沿用此前這樣並沒奏效的產品及定價策略,結果恐怕只會和 LG 一樣要告別中國市場了。

▲一對在中國落難的韓國兄弟

那麼在嘗試過這麼多種方法之後,仍沒有從 Note 7 事件的陰影裡走出來的三星究竟應該怎麼辦?

從結果來看,目前三星似乎選擇了一條「打不過他們,那就加入他們」的路,而這條路早在去年三星副會長李在鎔來深圳出差時逛了逛小米之家就已經初見端倪。

在實際操作的層面,對於體量最大的中端市場,重啟的 A 系列手機完全針對中國市場進行設計、生產、銷售,以滿足中國人的本地化產品需求。像是這次的 A60 元氣版除了在配置上就對標國產中端機,連銷售模式也完全在線上完成,一個批次訂多少就賣多少,減少因庫存帶來的額外成本(這很小米)。

此外,相較之前中端機都只能玩一些三星旗艦機上玩剩下的技術,新的 A 系列上也可能會試水一些三星旗艦機上的尚未使用的新技術(像是 A8s 上的打孔屏)以增強產品本身的吸引力。再加上根據中國市場特點進行一些營銷活動,所以當這次三星也玩起性價比時,大家都喊出「真香」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這一次的成功並不就代表三星已經王者歸來,但既然如今已經選擇下場與國產廠商貼身肉搏、硬剛性價比,往後那就還請加大力度走下去吧。


極客視界


先給答案,再給分析

不怎麼樣,三星只有旗艦值得購買,其他的被同價位的國內廠商打的渣都不剩。

A9 pro算是A系列最新的機子了,然而竟然搭載驍龍653,放在當時,配合4000mah的大電池還算有誠意。但是到了2018年,在驍龍660性能功耗都秒飛653的情況下,買A9 pro有點交智商稅的感覺了,更別提,目前2k上下都可以買到660的機子,品控和A9不相上下,更好的本地化服務,更快的快充,更強大的拍照,體驗打的A9 pro找不著北。


更別提A7,A5用的驍龍615,簡直是上古時代的辣雞,小編絕對不是唯SOC論,但是如果一臺手機連SOC都是辣雞,那就沒有看的必要了。

不能說A系列太差,只能說對手太強大了,三星在中低端的手機品牌溢價顯然給自己造成了劣勢,且多年不更新也看得出來三星不太在意。雖然為了和國內的廠商玩性價比,三星出了C系列,但是依然打不過國內的廠商。

A系列和C系列最好的一點就是全系列資瓷Samsung pay,用過的人就知道有多好了,富得流油的人想買個刷卡的來玩可以考慮這兩個系列,當然直接旗艦走起也很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