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女性的塑造又走向極端,盧靖姍的素食和健身

陽臺是盧靖姍的一個小世界,她在這裡做瑜伽、種蔬菜,發小麥芽。和《戰狼2》中的氣質截然不同,盧靖姍性格溫柔,日常生活簡約而健康。


人們對女性的塑造又走向極端,盧靖姍的素食和健身


盧靖姍

陽臺是盧靖姍的一個小世界,她在這裡做瑜伽、種蔬菜,發小麥芽。小麥種子泡水幾小時後,鋪平在透氣的平底筐裡,墊一塊吸水性高的舊衣布。兩天過去,嫩芽就一叢叢冒出來。她耐心地等,讓麥芽避風、防曬,每天用噴壺噴灑幾次,第三天轉移到陽光照射處。又過了十天,收割的時候到了。

取一把剪刀,把最長的部分剪下,榨成汁。帶著新鮮的草香味,可以加蜂蜜、水果汁、菜汁,也可以什麼都不加。小麥草汁的有效成分是活性酵素和維生素B1,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盧靖姍靠喝它來排毒。“喝完頭會有一點疼,但你知道自己的身體正在發生變化。”


人們對女性的塑造又走向極端,盧靖姍的素食和健身


盧靖姍

素食不代表告別某種烹飪方式

和《戰狼2》中的氣質截然不同,盧靖姍性格溫柔,日常生活簡約而健康。她家的冰箱只用一半——食素的人,不需要冷藏格。保鮮區有很多菇類,黃燦燦的雞油菇、松茸、雲南羊肚菌,一捆捆有機蔬菜。她認識一位賣菜的商人,全部有機種植,想吃什麼就告訴他,很快送到家裡。

朋友來了會說,你的冰箱沒飲料哎;盧靖姍不喝飲料,也隔絕了當中的人工色素。她會推薦喝雲南的冰山雪菊,花朵是金黃色的,中間有點點棕色花蕾,沖泡出來色澤絳紅清透,富含維生素A。但她不強迫別人過自己的生活,也會給來訪的好友買飲料、紅酒,順便凍些冰塊。

她自己喝紅茶菌,一種很古早的發酵飲品,多數用紅茶發酵,含有很多複合益生菌。超市裡有賣,不過她習慣自己做。當身體不舒服時,喝一杯甜菜根水,她特別強調,“甜菜根不能放太多”,一兩個即可,再加胡蘿蔔、蘋果、生薑。“甜菜太多時,喝了會頭疼。我以前在香港幫人開素食餐廳,這是其中一個飲品。”

因為開餐廳的緣故,她自己學到不少。家裡包裹蔬菜從不用保鮮膜、塑料袋,因為塑料製品會加快食物腐爛,她用一種蜂蠟做成的紙,上面有網孔,像煲湯用的過濾紙,透氣性很好。最重要的是環保,用完可以清洗。每次朋友來到家,對著冰箱東看西看,她覺得這很酷。

素食者常常要自己做飯,這方面她是個快手。最喜歡的早餐,一定要有一個天然酵種蓬鬆歐包(Sourdough bread),內裡蓬鬆,有很多孔洞,表皮又很酥脆。將麵包烤熱,切片後鋪上鷹嘴豆泥、少量鹽、橄欖油、芝麻醬,再放一顆香蒜。烤麵包的同時炒一個雞蛋,最後把雞蛋和堅果也放在麵包片上。“旁邊再有一份沙拉、果汁,就完美了。”

對她來說這一切流程只需要幾件工具,麵包機、攪拌機、平底鍋,或者烤箱。她的烤箱平時用來烤蔬菜,萬聖節到來,朋友也會帶來火雞。吃素並不代表告別某種烹飪方式,如果聚會的主題是燒烤,她也會欣然赴約。很多年前她愛吃街邊燒烤,決定素食後,她依然喜歡吃烤蔬菜。

“我可以烤燈籠椒,烤蘑菇,烤玉米,烤紫薯,洋蔥圈烤過也好吃。”和朋友一起吃烤鴨時,她不碰鴨肉,卻叫一份炸豆腐裹在餅皮裡,同樣加蔥絲、黃瓜、甜麵醬,口感一樣香脆。她不斤斤計較卡路里,也嚼薯片、吃冰激凌,回去再健身。若每一頓都像遊標卡尺般計量,只會感到負累。


人們對女性的塑造又走向極端,盧靖姍的素食和健身


盧靖姍

帶著目的去健身房,但不要糾纏結果

盧靖姍出生在香港,她的經歷也“很香港”。有中國、西班牙、英國、法國和印度多種混血,讀中文學校時還未流行高級臉,她這樣的外貌格格不入。她一度希望自己有黑眼鏡、黑頭髮,和自己的同學一樣,別那麼特別。到她十三四歲時,對混血的審美流行起來,身邊人開始說她長得美。

她自己並未覺得,從未有過某一天突然看著鏡子說,“原來我是美的”,她只是接受。“我只是學著慢慢接受,看自己的樣子不會不開心,也不過分開心。有人誇讚,我只是說謝謝你覺得我美。但同時我覺得其他人也美,我欣賞不同女性的風格,我會看到每個人身上的特質。”

“舉例來說,把我放到羅馬時代,女人豐腴,大提琴樣的身材,像當時藝術家的雕塑一樣,他們一定不會覺得我美。”當下大眾對健身的態度,多為塑性所驅使,更翹的臀,更瘦長的腿,一字鎖骨,蝴蝶背……在她看來,健身的目的不重要,只要結果是肌體強健,讓人富有活力,或是放鬆情緒。

可以帶著目的去健身房,但不要糾纏結果。“我被人說腿粗,但那是不健康的審美。”身材管理是好事,但容易被商家利用,甚至成為女性對其他女性進行挑剔、苛刻、審視的理由。盧靖姍指出,這其實是女性想象中的男性視角,但事實並非如此。“女人看自己永遠都是擔心,我這裡胖一點,那裡長了痘痘,而男人看不到這些,它只是我們自己無謂的煩惱。”

當然,如果只是取悅自己,她認為完全可以。她健身項目豐富,目的簡單純粹,今天爬山、明天打泰拳、後天游泳,天氣好的時候打網球、騎自行車、環湖慢跑,想練力量了去幾天健身房。“最好不要每天都是同一種,前陣子生病,醫生讓我多休息,但不健身人就會困,沒精神。”

她的運動天賦和這份熱愛,大都源於父親。父親是位功夫片演員,在她還很小時教她打坐、冥想,“他會自律到每天凌晨三天起床,練功夫或者打坐,也吃素,彷彿出家人,在遵守一種戒律。”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長大的她,也是這般紅塵皆道場,過得清簡、自由,內心豐滿。


人們對女性的塑造又走向極端,盧靖姍的素食和健身


盧靖姍

Q&A:

常年吃素,身體發生了哪些變化?

盧靖姍:很敏感,對什麼都敏感,喝酒很快醉,咖啡不能喝,可樂更是許久不碰。如果去外面吃東西,不乾淨的話或者是放了味精,都會一口吃出來,並且感到不舒服。我小時候特別愛吃烤鴨,吃素以後,有一次和朋友一起,看到烤鴨還是很想吃。我夾起鴨皮吃了一口,竟然吐了出來。從此以後,鴨皮酥脆的味道我就留在童年記憶裡。

自己做飯時,配料、調味料有哪些講究?

盧靖姍:做中餐時,我會買一個有機醬油,醬油由黃豆製成,但大部分黃豆是轉基因,我會特別看標註。鹽有很多種,可以用海鹽、粗鹽,沒有那麼鹹。涼拌用橄欖油,但炒菜就不合適,其實花生油就很好。吃的食物一定不要含氫化植物油,它有很多名字,又叫植脂末、奶精,在很多食物裡都出現,很不健康。

你曾經掉入過食品健康的陷阱嗎?

盧靖姍:很多東西,其實我們沒法分辨。比如椰子油,之前一直說很健康,但最近又說十分不健康。有專家說,椰子油如果用來皮膚上,它是好的;但如果吃進去,反而對身體不好。牛油果,少吃可以,多吃了增加三高的危險,而其它的種植過程需要灌溉大量的水。我就把握一個原則,吃素,假如你吃一塊牛肉,那需要的水量要從牛吃的草開始算起,所以吃素總歸是環保而健康的。


人們對女性的塑造又走向極端,盧靖姍的素食和健身


盧靖姍

到劇組拍戲時,你怎樣保證自己吃素?

盧靖姍:我是吃鍋邊菜的,在外工作時你不能要求自己的食物完全碰不到動物油,別人會很厭惡你。工作餐送過來,我放一碗水,涮一涮再吃。每到劇組我都先跟廚師見個面,告訴他我吃素,買一些菜告訴他,放到一起隨便炒炒就好了。也讓他們覺得很輕鬆,不會因為我吃素就有壓力。

你的外形給人幹練、硬朗的形象,你希望在熒幕上呈現怎樣的女性角色?

盧靖姍:我讀很多劇本,都覺得女性角色薄弱,更像是男性的附屬品。但有時候人們對女性的塑造又走向極端,比如讓女人像男人一樣做超級英雄,拯救世界,這其實依然是男性視角下的優秀女性。我們有很多誤區,比如職場女性為了顯得自己不輸給男人,就穿得很中性甚至偏男性,放棄了裙子,放棄了很多女性美。這是我們應該反思的,從女人的特質出發塑造獨立的女人,是我期待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