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房屋交易中,幾乎所有費用都是買房者出?

東方紅太陽V


事實上,對於二手房產權轉移的過程相關規定中,買方需要繳納的主要稅費是契稅,賣方需要繳納的主稅費是個人所得稅和增值稅。

實際上,買方不光繳納契稅,還繳納了個稅和增值稅。

記得有一次媒體消息說,房產稅的立項和試點會讓一些房東急於出售和降低出租價格。“一個有多套房源”的房東這樣描述:國家在收我的房產稅,我可以抬高我的出租價格;至於你要不要租,或者我租不出去,我不在乎;因為增加的這部分稅費,我都會從租戶手裡收上來;你可以選擇不租,但你租的時候,我就要增加我的出租價格,你可以選擇不接受。

一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想當“羊”,所以都在努力變成“狼”。

如此一來,就算想讓賣方承擔自己的稅費,那麼相對應的賣方可以比別人賣的高那麼一點。

再說的直白自私一點,如果賣價高,國家稅務評估繳稅的時候,可能你會多支付一部分現金。同樣的稅率,價格高意味著你這部分無形中的付出增加。而且這部分稅費始終都是在買方的身上體現。這也讓市場上,好多買方情願價格低一點,稅費全部由他承擔。哪怕去和賣方多談一分,讓自己心裡舒服

當前這種現象已成為一種“常態”,想要改變非“一人”可為。自然而然的,賣方的價格演變成為自己的淨拿價,交易稅費不予承擔。


上帝之手168520


如果按照法律規定,自然是買方賣方分別承擔房屋交易中的費用。實際上,所有的費用都是買房者出,這有兩方面的原因。

房屋成交價格已經包含了買方承擔所有費用的預期

房產交易中,開發商或者房東所給出的房屋成交價格通常都是指他們到手的淨價,默認為購房者需要承擔各類的稅費。初次購房的朋友往往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都需要中介或者開發商的銷售人員提醒。

尤其是購買一些非普通住宅時,會產生大比例的稅費。

20年甚至30年以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都是賣方市場

這麼多年以來,在國人的思維裡:房子是最好的投資品,房價是隻漲不跌的。

多數情況下,房子買到就是賺到,因此購房者通常也不會在意稅費到底是從誰的錢包裡掏出去。反正我下次賣房子,這錢也是別人出。


生活娜麼美


很多時候都是先付出才會有收穫的,如果業主之前不是先付出了那麼他現在會有收穫嗎?

如果中介不拼命的去找房源去帶客戶看房他會有收穫嗎?

樓主如果購買二手房還要糾結別人的勞動成果,還要想著中介和業主賺了你多少,那麼說真的你可以考慮一手,畢竟一手你只需對接開發商不需要去承擔中介公司的費用,業主的費用。只需要給出自己應給的就好了。

當然這只是個人建議,具體你自己考慮。

最後說一下,每個行業都有存在的價值和道理,中介在你眼中可能賺了你很多的服務費,可是希望你能體諒一下他們在大雨中看房等客,在烈日下去找客戶看房帶看,未客戶左跑有跑不斷地學習新的政策不斷的想對策。


Ah澤


1:現在買房都是到手價,市場部掛出來的價格都一樣,不會存在吃差價的現象

2:樓主如果不願意處業主部分的稅費,可以跟業主協商

3:樓上說的沒錯,羊毛出在羊身上,

4:如果認為房東賺了多少錢,中介賺了多少錢,那留別碰二手房

5:2000買的房子翻咯不止幾倍,如果叫別人房價漲了不舒服,那就別買,看看一手房


房產經紀人老孫


舉例說,一套房市場價80到100萬,業主賣個好價淨收100萬,買家網籤一般會寫80萬,個稅2%可以省4000元,但開具出的發票價也是80萬,但如果這個稅要賣家出,賣家為少交稅而寫低交易價,做為買家覺得是買了不至100萬的房卻拿到80萬的發票會因此而糾結


劉映權


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要求賣方出,賣方會將費用加到房價上。


用戶2370087870331


賣方市場,賣家說了算,等降價了買家就有話語權了


天行健7791864


籤合同之前可以協商,誰出都可以。


頭條用扈


你說的所有費用是指什麼?你不說大家怎麼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