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1894年7月,中國與日本因朝鮮問題即將開戰,慈禧太后從頤和園移駕紫禁城。那一天,天空正下著暴雨,文武百官照例都出城迎駕。

路面積水很深,滿朝文武官員個個匍匐在地,所有官員身上都已經溼了。他們兩膝跪在地上,頂戴上的紅纓都流下了鮮紅的水。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在文武百官的隊伍中,有一位年過八十的大臣,他是張之洞的堂兄“張之萬”。此時的他,因為年紀大了,久跪下去以後卻不能起來。可是,慈禧坐著轎子經過時,竟然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對眼前彷彿視若無物。

百官之中,有一個人親眼目睹這次情景,從此對朝廷心如死灰,發出感嘆:“三十年科舉之夢,於此了結!”隨後不久,便宣佈“棄仕從商,下海辦廠”。

這個人就是前不久“大魁天下”的狀元郎——張謇。

01 最早的股份制企業。

張謇,字季直,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江蘇省通州市(今南通市)。張謇共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後又被人稱為“四先生”。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1895年4月,甲午戰爭中國戰敗,由於《馬關條約》的簽署,舉國上下人人激憤。在這歷史性的悲涼時刻,42歲的張謇選擇了開廠。

狀元公下海,在當時是一件轟動的大事。自古以來,殿試折桂是讀書人的終生夢想,擁有它,等於擁有了一生中最大的榮耀。而此時的張謇,放棄了狀元的光環,義無反顧地走向了商海。

此時江蘇一帶盛產絲綢,紗布織紗也早有傳統。所以,張謇聯合了當地6個老闆,準備一起開辦一家紗廠,起名為“大生”,源自於《易經》的:“天地之大德曰生。”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十分殘酷的。因為許多人對於一個從未經過商的讀書人,缺乏信心。張謇的大生紗廠面臨資金的問題。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張謇擬定了一份《通海大生紗絲廠集股章程》,他公開向社會籌股60萬兩,分6000股,預計每年可以獲得22兩。張謇準備去上海、南通、海門去進行股份認購。

然而,張謇在上海籌股的幾個月裡,資金沒籌集到,身上的錢卻全部花光了,最後不得去擺攤寫字賣畫,才賺到回南通的路費。

一年下來,張謇的大生紗廠只籌到了不到八萬兩。而那些先前打算跟他一起開廠的老闆,也走了好幾個。

正在張謇一籌莫展的時候,兩江總督、南洋大臣“劉坤一”告訴他,在南洋的國營紡織局,正好有兩萬多錠積壓的紗機閒置在那裡,要他試試與官商合作。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張謇看過以後,雖然這些機器因為放在上海的碼頭風吹日曬,鏽跡斑斑,但是為了能早日辦成工廠,所以他咬牙接下了這批機器,光搬運費和除鏽費就花了6000兩銀子。

張謇把大生的股本重新定為50萬兩,那些官錠折價官股25萬兩,剩下的25萬兩再向社會籌集股份。

終於在1899年的一個夏天,大生紗廠終於籌集到了全部資金,中國早期的股份制企業大生紗廠正式開工了。

02 制定《廠約》,打造產業鏈。

1899年5月23日,大生紗廠的第一批“魁星”牌白棉紗出廠了!當天,車間裡啟動了6000錠,一年後,大生紗廠淨賺利潤2.6萬兩白銀。狀元郎張謇開廠成功了!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雖然張謇從求經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讀書人。但是,他天生就有著經商和管理的才能。在大生紗廠開創之際,他親自撰寫了《廠約》。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張謇制定的這些規章制度中,他詳細地明確了各人的職責、獎罰措施和利潤分配方式。規定了廠內每天下午2點要舉行例會,以便即使解決所發生的問題。

更有趣的是,張謇的《廠約》裡,居然細緻到了招待客人的一些規定。“八碟”、“五簋”、“一點”每個都有詳細的規定。

除《廠約》外,張謇還另外製定了25個章程,其中的規矩達195條。這在當時,可能是中國人自辦企業最高的管理水準了。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張謇的大生紗廠,正常運轉以後,便開始逐漸擴大企業,打造了一系列非常完備的“產業鏈”。

比如,為了降低棉花的收購成本,張謇就創辦了“通海墾牧公司”,自己開始種棉花;辦“廣生油廠”是因為國利用軋花下來剩下了許多棉籽;辦“大隆皂廠”是為了利用廣生油廠下腳油脂。

張謇創辦的產業鏈企業,還遠不止這些,他所打造的產業鏈是如此的完備,如此的精妙,完全是一種大工業製造的理念,這在當時的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比張謇小一輩的天津實業家“範旭東”後來說:“南方的張季直先生,在科舉施毒的環境下,他舉辦的工業,居然顧慮到原料與製造的調和、運輸、推銷,兼籌並重,確是特色。”

03 張謇辦廠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張謇辦紗廠,另一個大的貢獻就是“紳督商辦”。與當時盛宣懷的“官督商辦”

相比,這是晚清企業的一大進步模式。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作為股份制的大生紗廠,其中股本中的一半,有當時那批紗機的“官股”。所以,一開始是“官商合辦”。但是,張謇開創先例,終其一生,他都沒有讓官府插手到企業當中,官股只負責分紅利,其餘不得干預廠務。

當時的晚清,新興的企業家群體當中,主要有四類人:一是官辦商人,比如:盛宣懷;二是買辦商人,比如:鄭觀應;三是民間商人,比如:榮宗敬兄弟;四就是士紳商人,比如:張謇。

像張謇這類知識分子下海經商的,被稱之為“士商”或“紳商”。

中國學者馬敏在《過渡形態》中認為:“在官與商這兩大社會階層之間,士商以其‘兼官商之任’的雙重身份,模糊了官商界限。他們往往上通官府,下達工商,即所謂‘能工商之郵’,構成官與商之間的緩衝與媒介,擔負起既貫徹官府的意圖,又為工商界代言的雙重使命。”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張謇還有一個令人稱讚的地方就是,他並沒有憑藉自己的權威,而將企業一點一點地據為己有。自始至終,他只是其中的股東之一。

在張謇的影響下,兩年以後,蘇州另外的一位狀元公“陸潤庠”,也開始宣佈下海創辦紗廠;還有一位咸豐時期的老狀元、官居禮部尚書的“孫家鼐”,命他的兩個兒子“孫多森”和“孫多鑫”在上海創辦了我國第一家機器麵粉廠——阜豐麵粉廠。

這些狀元的行為,在當時的中國社會里,簡直是史無前例、驚世駭俗、不可思議。

人們說,是甲午戰爭讓國人得以覺醒!

04 國變思建設,實業救國。

1900年的義和團的運動中,北方遭受到大亂,南方卻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張謇的大生紗廠進入了全盛時期。從1901年到1907年,張謇一口氣創辦了19家大大小小的企業,成為了當時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雖然張謇的經商十分成功,可他的本意不在此,他依然心繫國家。張謇起草了一份《變法平議》,向朝廷提出了42條具體的改革意見,然而,朝廷沒有任何反應。

張謇十分失望,於是下定決心,從實業和教育方面入手,實現自己改造社會的理想。他決定靠自己的一己之力,徹底從改造自己的家鄉“南通縣”開始。實行“父教育,母實業”,把南通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模範城市。

南通本是一個十分偏僻的小城市,千百年來,素有“富西門,窮東門,叫花子南門”之稱。張謇於是把自己的事業都投注在南門之外的荒地上。他立誓一定要把這裡建 成一座中國最好的模範城。

多年以後,南通的舊城,終於被張謇改造成了最新的城市。道路寬廣,可通汽車。另外還建有南通師範、圖書館、博物苑、更俗劇場、南通俱樂部以及女子傳習所、通海實業銀行等企業及公共設施,比鄰而興。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1922年,中國科學社在南通舉行年會,梁啟超到會,稱南通為:“中國最進步的城市”。

張謇把一生的心血和財富都用於了南通的教育事業和地方的建設上。

05 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1924年,短暫的和平被打破了。各軍閥再次開戰,戰亂蔓延到了江浙一帶。那一年天災也不斷,漢水氾濫,農產品歉收,各種原材料大漲。棉花價格也首當其衝。

許多廠家不堪重負,爆發紗廠危機。在這場危機當中,最轟動的事件就是“狀元企業家”張謇破產了!

張謇的商業王國轟然倒塌,被迫把苦心經營了30年的全部企業交給了債權人接管。已經72歲的張謇不由感嘆:“不幸而生中國,不幸而生今之年代!”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張謇的失敗,其實是有原因的。戰爭和天災佔一部分,其主要的原因,有三點:

一,理想主義的建設。張謇為了建設南通的公益事業,大生紗廠一直無償“獻血”,早已經超出了企業的正常負擔。

二,“本小事大”,“急進務廣”。張謇後期最大的失誤就是投資了“墾牧業”。張謇先後創辦了20家墾牧企業,共圍海400萬畝,累計投入資金達2119萬銀元。在十多年裡,所圍的海堤三次被特大臺風催毀,致使墾牧項目全部失敗。

三,企業管理混亂。由於張謇後來的精力都在企業之外,導致集團內部管理混亂。

1926年7月17日,一代“狀元企業家”張謇去世。

張謇: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留有名言:“天之生人也,與草木無異。若遺留一二有用事業,與草木同生,卻不與草木同腐。故踴躍從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

張謇的破產和去世,令人扼腕嘆息。

如今的南通,被稱之為“中國近代第一城”。有創辦的第一所師範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第一所氣象站。

後來,胡適為他的傳記作序,稱他為:“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