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投資者,從康美藥業事件中,可以總結出哪些經驗教訓?

財會小童


這種天雷防不勝防,人家要造假也是不想讓大眾知道,無奈露了馬腳才導致白馬股變成了黑天鵝,要股民去防止上市公司這種問題,就需要懂得一些會計知識,還需要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包括財務深入瞭解,是否存在虛增收入,公司賬目上現金充裕是否還有大筆的借貸,研究透了再來買,不過炒股還要防止各種問題是非常累人的事情,與其步步驚心,還不如不買私企股票,看到民營上市股一律不考慮買入,專心做藍籌股的價值投資也可規避此類事件。


但是民營企業不規範,問題還是在股市需要完善相關的制度,避免此類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最終受損失的還是股民,這些企業也就是罰款60萬和警告了事,需要完善對造假和相關的違法違規事情的懲罰機制,震懾不法人員鋌而走險的想法,這樣才能讓資本市場健康和穩定。

尤其是近幾年這類事情層出不窮,應該加快證券法修訂,並儘快完善投資者賠償機制,不僅僅是欺詐發行退市可索賠,也要考慮到財務造假如果面臨其它退市等問題股民如何賠償,畢竟這種事情已經是超過了投資的界限,屬於上市公司違法,股票大跌和虧損的股民就應該賠償。

另外,買股票還是儘量規避那些問題股,一旦事情突發,跌幾個板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樂視網埋了20多萬的股民,康美藥業下週又是一字跌停板開始,最終還是股民買單。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最近康美藥業事件刷屏,各方的解釋或者是討論甚囂塵上,康美藥業股價出現了大幅波動,五一開盤之後也不樂觀,那麼作為投資者,應該從康美藥業事件中吸取什麼經驗教訓?



這裡我要說明一下自己的看法,為什麼在A股市場,一出現問題就需要投資者自己去吸取教訓,一出現問題就要股民們自我找毛病。誠然,股民散戶在交易投資上有諸多的缺陷,甚至有的缺陷是致命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由股民散戶來背,難道上市公司就不應該有責任嗎?在這件事件中,康美藥業拙劣的表現,難道就不應該負起全責嗎?一個小丑的表演演砸了,難道觀眾買票買錯了嗎?

確實從成熟的交易角度來講,從正常的邏輯上來說,很多人都會煞有其詞的教育投資者:要從這件事上吸取教訓,要盡力規避這樣的風險,在選擇股票上應該更客觀一些,多關注基本面和業績等等,言之鑿鑿,利潤惶惶,讓人感覺煞有其事。但他忽視了一個因素,誰的錯誤,誰承擔,誰的錯誤,誰總結。

康美藥業可是傳統的績優白馬股,是一個A股市場濃眉大眼的傢伙,但就是這樣的上市公司都會出現如此拙劣的表現,而且振振有詞的解釋,就讓我們股民散戶情何以堪。難道讓股民散戶要懷疑所有的A股上市公司嗎?如果是那樣的話,A股市場就沒有什麼好公司可言了,所有的股票都是雷,只不過是這個雷炸不炸而已。那麼如果是這樣的話,股民散戶也不用吸取什麼教訓了,交易全憑運氣,如果你碰上了康美藥業這樣的上市公司,只能是自認倒黴。用一句歇後語:山東大煎餅---攤上了。

股民散戶確實需要不斷總結和成熟,但這裡邊有一個度,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歸罪於股民散戶的天真和不完善,股民散戶在消息層面上是天然的弱者,獲得消息的準確性和通道非常有限,而作為市場主導的上市公司把誠信當兒戲,把法律當擺設,如果再讓股民散戶去總結什麼經驗教訓,那就是罪犯犯錯,懲罰良民,天理何在?


小散李大鵬


鑑於財務造假在A股早已不是新鮮事,這趟之所以搞得輿論沸沸揚揚高度關注,只不過因為300億的減記太過吸引眼球。直接打破之前造假王康得新100億的造假記錄。在處罰財務造假力度偏輕,大眾投資者利益得不到保障的大環境下,除了呼喚儘早修改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投資人顯然也要同之前的地雷陣總結經驗做好一些防範措施。

總結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點可以跟大家分享:

1:不要迷信所謂的國家隊入股排雷,不管是股災期間的王后梅雁吉祥,還是爆雷的康得新,人福醫藥,康美藥業,都是社保重倉的股票。一樣的雷聲滾滾。真要說排雷水平比較好的,還得看外資持股,在排雷這方面,水平明顯好於於社保基金。

2:不管所謂的優質藍籌還是白馬50,如果領先於同行業大多數公司的業績沒有充分的理由,比如高技術壁壘或者得天獨厚的銷售渠道優勢,在選股的時候都要打一個問號。以免日後爆出財務造假踩雷。

3:今年整體市場,可謂雷聲滾滾,所以國家隊跟那些公募基金抱團走強的標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至少在經濟大環境不理想的當下,大塊頭的公司持續盈利的能力比小公司更強,特別是公司具有排他性或者高壁壘的企業,比如貴州茅臺,中國平安。因此目前最穩妥的投資,首選這類標的。其次就是買50ETF或者300ETF這類大盤指數基金,可以利用類似蓄水池的作用,減小劇烈的波動,取得比較穩妥的投資回報。

4:對於有開通融資融券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各大券商提供的融券標的來觀察踩雷指標,一般來說,券商的信息資源以及調研能力都比普通投資者要有優勢,因此其大量提供融券的標的,意味著做空的風險就比較大,所以這類標的,踩雷的幾率更小一些。

5:價值投資儘量選自己比較熟悉的行業,這樣知根知底,能夠更好的判斷公司估值是否合理,公司發展前景是否值得長期擁有。比如康美爆雷以後,幾個業內的朋友就提了幾個寶貴的看法,比如有可能部分現金用於囤積藥材炒作被套,或者挪用扶貧資金投入pTp或者房地產開發資金鍊出問題,因此先用這個存貨做藉口,爭取籌措資金填坑的時間等等。

這是我根據多年的投資心得總結出來的幾點心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各位股友有所幫助。祝大家牛市歸來,依然健在!😃



泰鑫隆


看上市企業的報表,如果貨幣資金扣除銀行貸款的餘額,長期大於企業正常的產品生產和銷售週期所需資金,基本上不要碰,這肯定是財務有差錯,因為,企業不缺錢,為什麼讓企業放在上市的公開透明的環境經營去承擔所應負的責任,其次,對上市企業,只看徼增殖稅和退有關增殖稅的數據,來判定銷售的真實性,看企業實徼所得稅,判定企業利潤多少,總之,企業虧損不等於虧資金,但盈利不等於有資金用,第三,以上數據,如要投資的,再按有關銷售和利潤數減20%,作為考慮的基點,當然,還有企業班子狀況,產品週期判斷,但這就不屬財務數據範圍考慮因素]。


LCGSJ


教訓就是中國股市不可信,哪隻股票都有可能做假,而且這個康美以前是有人舉報造假的,監管部門居然視而不見!所以這樣的市場只能遠離!


平凡的幸福163386018


管理層都沒有提前知道,平民散戶不瞭解太正常了。希望有關部門能採取措施,真實有效的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而不是輕視和看不起他們。


北國風光4600


一句話說,買財政部 匯金 地方政府絕對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他們如果也造假,咱虧了也認,死了也值。別的嘛,一概不碰。


張家來客請進


第一: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很重要!

第二:白馬績優股也有被坑的風險,不是一直的白馬績優股!

第三:當一個優秀公司的基本面發生變化時,一定要小心謹慎!

第四:一個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監督非常重要!


善知善行


康美這破爛是給過大家機會的,此股前面去年尾部就爆發出超級風險了詳見公告,各位大佬卻還要買,圖形上看去年底反彈不錯,貪心矇蔽眼睛有沒有。所謂君子不利危牆之下不知道嗎?市場那麼多股為嘛非買它呢。

是的證監會輕描淡寫公司造假罰酒三杯,公司惡意造價罪大惡極很混蛋。但是沒人治倒黴的還不是普通投資人。

所以普通投資人自己幫自己,誠信出問題的公司碰都不碰不管它的所謂光環有所耀眼。也就避免了這種損失。


藍天白雲他們


做為投資者要思考的是在中國股市有什麼樣的雷讓你想不到,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管理層,那麼多的監管部門,那麼多的法律規章,還是有敢越雷池的,欺騙投資者,坑害股民的。現在大家都應該關注管理層怎麼處理此事,並關係著科創板能否成功推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