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對華“有信心”:金融危機就算爆發也不是中國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對華“有信心”:金融危機就算爆發也不是中國

“央媽”定向降準,再融資新規持續發酵,中等收入陷阱初現,市場波譎雲詭。隨之而來的是,“十年一次金融風暴”的說法在業界流傳開來。

澳新銀行首席經濟學家Richard Yetsenga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經濟增速不如去年,但仍呈現出上升趨勢。我們更著眼於中國政府正在進行的供給側改革,這對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是一個利好。至於金融危機,也許會在一些國家爆發,比如巴西,但不是中國。”

在Richard Yetsenga看來:“中國金融系統中確實存在一些投機性資本,但都在可控範圍內。中國央行近期的市場操作都是主動創新,有選擇性的。當然,中國金融系統不排除存在一定的困難。”

比如,債務水平偏高。

資料數據顯示:中國總債務與GDP的佔比從2007年的147%攀升到了2016年的279%,大體上跟美國相當,低於日本、西班牙、法國和英國。

對此,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曲天石分析:“目前的債務水平央行完全有能力調控。中國的債務有高儲蓄率做支撐,儲蓄率保持在50%左右,明顯高於其他國家。

除此之外,債務主要是內債,外債的比例很低,非金融企業外債餘額大概佔比只有4%左右,從國際經驗看,外債更容易引發債務危機。”

需要指出的是,企業槓桿率高跟融資方式有關係,由於中國市場不發達,大量的融資方式是銀行貸款這種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不高,企業負債水平較高。

“未來,企業將更多依靠股權融資而非債務融資來降槓桿。”曲天石指出,2016年前三季度,因融資成本較低,企業發債較為頻繁;進入第四季度後,由於債券收益率上升,企業債券融資也有所放緩,“過去以債券市場融資的企業勢必會改變融資渠道。”

再比如,人民幣貸款增速過快。

針對這個問題,曲天石認為,關鍵是看貸款誰拿了。

2016年,人民幣貸款資金最終主要流向房地產貸款和基建項目;2017年,預計人民幣貸款增量不會有超預期的表現,從結構來看,由於政策調控,房地產貸款比重會有所下降,企業長期貸款佔比將逐漸上升,主要看政府基建項目的推出進度。

再來說一說人民幣匯率。

過去10年,人民幣兌美元一直處於升值週期,去年開始進入貶值通道,引起了普遍關注。澳新銀行去年的報告預測,到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可能會在7.1上下。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對華“有信心”:金融危機就算爆發也不是中國

在Richard Yetsenga看來:“在美聯儲強勢加息預期的背景下,人民幣應該能以相對平穩態勢度過。”

“今年看人民幣匯率需要強烈的假設,很難給出清晰的目標。7.1這個數字說明兩點,一是人民幣略有貶值,二是貶值幅度不大。

曲天石對記者透露,“事實上,我們在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聽到了對於人民幣走勢完全不同的聲音。”

最後,不得不說一說特朗普。

這隻最大的“黑天鵝”正在以一種不可預測的方式改變著全球化貿易體系和金融體系。

Richard Yetsenga認為:“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政府有著明顯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試圖改變全球化進程。但是,從我個人的理解,所謂‘去全球化’的描述有待商榷,準確地說,應該是什麼程度的全球化是合適的?未來全球化進程一定不會像過去20年那樣快。

“當然,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還要看其他國家的態度,如果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只會將美國經濟推向孤立。”Richard Yetsenga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