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皇后樂隊是活躍在上個世紀的傳奇樂隊,他們創造的多項記錄、他們的影響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代表作《波西米亞狂想曲》,去年上映的皇后樂隊的傳記片即以《波西米亞狂想曲》命名。

很多年輕人未必對他們有多少了解(筆者也是年輕人,對他們也不甚瞭解),但是他們的代表作你一定耳熟能詳:《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你絕對聽過無數次。很多人都是在看過電影后才知道,原來這兩首經典歌曲的原唱是皇后樂隊。

在去年的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榮獲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最佳音響效果四項大獎。

就讓我們跟隨電影一起重溫皇后樂隊的傳奇吧!

1



電影最大的亮點在於片尾用了近20分鐘時間,完整、完美地重現了皇后樂隊在LIVE AID演唱會上的實況。

影片也以之為開端。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然後切換鏡頭,進入主唱弗雷迪的生平。

弗雷迪, 原名法魯克·布勒薩拉,出生於東非的一個印度拜火教家庭,弗雷迪的血統為帕西人(印度波斯人)。

在開始玩音樂之前,他在機場做行李搬運工,因為他異域風格的長相也沒少被歧視。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為了和自己過去的出身告別,他改名為弗雷迪。

弗雷迪酷愛音樂,整天泡在酒吧裡聽樂隊演唱,這在循規蹈矩的父親眼裡看來,就是不務正業,沒有前途,會把自己玩廢掉。

有些人就是喜歡這樣,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內對其他人、其他事做判斷,下結論。尤其是一些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認為只有自己認可的生活方式才是唯一正確的。

弗雷迪是怎麼應對的?像他這樣狂放不羈愛自由的人,當然是硬懟回去。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父親:好的想法,好的言論,好的行動,規劃好自己的人生。

弗雷迪:那麼,信奉這些的你,又混得怎麼樣呢?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是不是很像那個笑話?

父親批評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林肯像你這麼大都全校第一了。

孩子回懟:林肯像你這麼大都當總統了。

父母應該給孩子提供更寬鬆的環境,讓他自己去選擇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成為孩子的束縛,但很多父母沒有做到這一點。

所幸,弗雷迪沒有像很多孩子一樣選擇了屈從,面對責難、面對非議、面對歧視,他的選擇永遠是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百折不撓。否則,可能就沒有皇后樂隊了。

在皇后樂隊取得享譽世界的巨大成功時,他的老父親依然像很多個面對叛逆孩子的父親一樣,偷偷關注著弗雷迪,為他自豪,但卻從不表現出來。

看著兒子的演出新聞,卻掩飾說,自己在看板球新聞(板球發源於南亞,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第一體育運動)。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在影片最後,弗雷迪帶著自己的男友,向家人坦承同性戀的事,並告訴家人,皇后樂隊要去參加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LIVE AID演唱會,為了援助遠在非洲捱餓的孩子們。

好的想法,好的言論,好的行動。我做到了,爸爸。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老父親沒有多說,給了他一個熊抱。多年來父子間的隔閡,就此消除。在這一刻,想必他是為自己的這個兒子而驕傲的。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2



弗雷迪常去聽的酒吧樂隊叫“SMILE”。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有一天,主唱離開了,他不想永遠只在酒吧駐唱,他想追求更廣闊的天地。

弗雷迪抓住了機會,成為了新的主唱,他給樂隊改名叫QUEEN(皇后)。

其他成員質疑,天生大齙牙,能唱好歌嗎,他怎麼回答?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我天生多長4顆門牙,口腔空間大,意味著音域比別人寬。你覺得我難看,我說這是我唱歌的優勢。

這小子會是一般人?的確,他的音域能橫跨4個八度,男低音的F2跨越到女高音的F6。

弗雷迪的夢想比前任主唱還要大,他剛加入就賣了樂隊的車去錄專輯。

經紀人問,你們和其他那些自詡為搖滾巨星的人,區別在哪?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站在舞臺上唱歌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弗雷迪是為了這個舞臺而生的。

前三張專輯獲得了成功,席捲了美國的音樂排行榜,經紀人為他們安排了全美巡迴演唱,皇后樂隊聲名鵲起。

在製作第四張專輯的時候,皇后們產生了更加大膽的想法,他們不想重複複製以往的風格。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他們要加入歌劇、音樂劇的元素,混合多種流派的音樂,大膽創新。就此,皇后樂隊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也即本片片名《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基調就此奠定。

然而偉大從不會輕易達成,錄製專輯的時間超長數週,預算超支,更重要的是,這首混合了多種元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長達6分鐘,無法在任何廣播節目中播出。

老闆打死都不同意發這首單曲,弗雷迪怎麼回應的?看下圖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依然是那麼的囂張,那麼的霸氣。

不出所料,《波西米亞狂想曲》一經發布,立即大火。這首歌成了皇后樂隊的成名曲、代表作,被評論人稱為“搖滾歌劇”,連續九周雄踞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冠軍,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曲”。

皇后樂隊由此開始了世界巡迴演唱。在一次演唱會中,成千上萬名觀眾們集體和樂隊合唱,氣氛達到高潮。

這激發了他們的靈感,他們想創作一曲節奏簡單,最大程度讓觀眾集體參與的歌曲。節奏簡單到什麼程度?跺腳兩下,拍手一下,如此循環往復。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就是這麼簡單的節奏,疊加到一起,We will rock you就誕生了,又一次成為了皇后樂隊的代表作,不朽的經典。

該曲於2004年被《滾石》雜誌評為歷史上最偉大的500首歌曲第330名,1994年被美國世界盃選定為主題曲,並一再被各種體育、音樂場合反覆使用。

3


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弗雷迪和皇后也不例外。

在皇后樂隊達到自己第一次高光時刻的同時,各種矛盾爆發了出來。

前面我們看到過,弗雷迪是個天才,天才一般都不好相處。他的性格是狂妄、目中無人的,誰都不放在眼裡,老子天下第一。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排練天天遲到,嗑藥,擅作主張。

因為雙性戀的性取向,弗雷迪一生至愛的女友瑪麗離開了他。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專輯發佈會上,媒體只盯著弗雷迪的私生活。因為之前被種族歧視,他謊稱父母已去世。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開價4百萬美元,單獨簽下弗雷迪,這遠超整個皇后樂隊的酬勞。四十多年前的4百萬美元,是非常高的天價。

團隊的內部爭論,誰的歌能發,誰分的錢更多等等,弗雷迪和女友分手,其他成員都組建了家庭,這也讓他感到孤獨和格格不入。

皇后樂隊就此解散。

然而,離開了皇后的弗雷迪,沒有了和其他成員的心靈碰撞,喪失了音樂的靈感,做不出更好的作品,他迷惘了。他的男朋友整天往家裡帶回一幫基友,夜夜笙歌,紙醉金迷。

除了事業的折戟,生活的迷失,弗雷迪還遭遇了更嚴重的打擊,他感染了艾滋病。

他的男友對他屏蔽了一切消息,女友瑪麗和其他人都聯繫不到弗雷迪。在一個大雨的夜晚,瑪麗找到了弗雷迪,告訴他即將舉辦LIVE AID的消息,並說,他的基友們根本不在乎他,他應該找回真正關心他的人。

弗雷迪醒悟了,他決定,回到家人身邊,回到瑪麗身邊,回到他的隊友身邊。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他對他心術不正的男朋友說道:

知道一個人在什麼時候,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腐爛了嗎?爛到骨髓那種?那些骯髒的小果蠅,它們會聚集起來,蠶食你剩下的部分,我身上已經被你啃光了。飛走吧!我只需要你答應我一件事,永遠不要再讓我看見你的臉,永遠不要!

4



上世紀八十年代,埃塞俄比亞由於連年內戰和乾旱,爆發了大饑荒,超過40萬人死亡。

從1984年開始,就不斷有流行巨星展開募捐活動,邁克爾·傑克遜的名曲《We Are The World》也是為此創作。到了1985年7月13日,這一系列活動在各方的努力下終於達到了高潮。

這就是載入世界音樂史的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這場慈善演唱會在倫敦的溫布利大球場和費城的肯尼迪體育場同步舉行,向全球直播。

歷時16個小時的義演,創下了超過10億觀眾收看的記錄,募集到了8000萬美元的慈善捐款。

演唱會的具體形式是每一位歌手/樂隊演唱20分鐘,當然,只邀請當世一流的巨星。

為了參加這場演唱會,弗雷迪要重組皇后樂隊。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他找到其他成員,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我去了慕尼黑,招了一夥人,讓他們為我伴奏,我把每一個步驟都交代清楚了,但問題是,他們就真的毫無偏差地照做了,沒有羅傑的反抗,也沒有布萊恩的改寫,沒有約翰的鬼臉,我需要你們,你們也需要我。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其他三位的條件是:從今天開始,每一首歌,不寫任何一個人的名字,全部署名“皇后樂隊”,所有的酬勞,全部4個人平分。

成交。

但是他們已經有幾年時間沒有合作了,直接在這麼大的場合上表演無異於自殺。(LIVE AID上真有長時間不配合的樂隊演砸的)

弗雷迪說:如果這個表演我們不參加,在演唱會結束後的第二天,我們一定會抱憾終身。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他將把自己最後所有的熱情,都投入到這場演唱會的排練中,他想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在離開之前。

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時,弗雷迪從來沒有猶豫過,從來沒有停止過,他總是想追求更高的目標,向世人呈現更完美的音樂。

排練時,弗雷迪向隊員們透露了自己已患艾滋病的消息,隊員們很傷心,想安慰他。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扮演可憐蟲從來就不是弗雷迪的性格,他立即制止了他的同伴:

不,不要再說了。千萬不要小題大做,也不要為我擔心,或者同情我,那純粹是浪費時間,這些時間我們應該用來創造音樂。

這是我在剩下的時間裡,唯一想做的事,我沒有時間去扮演受害者,我不想自怨自艾,不想從此一蹶不振,要做什麼樣的人,由我自己決定。

我要做一個藝術家,一個表演者。因為這是我的天賦,我要給觀眾帶去快樂。

他自信過、狂妄過、自私過、墮落過、迷茫過,他帶領樂隊創造了無數英國音樂的記錄,他也親手解散了這支樂隊,他是同性戀,還因此得了艾滋病。

但他在自己熱愛的音樂事業上,他從未變過,他專注、努力、傾盡所有,他是為音樂而生的,他給觀眾帶來了無數歡樂,他是偉大的。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傳奇就此造就。

LIVE AID開始了,這是全片皇后樂隊第二個高光時刻,整部電影的高潮,畢其功於一役,就在這最後的20分鐘。

影片的情節為了最後的LIVE AID做了很多鋪墊,演唱會前和家人的和解,找到了可信任的新男友,得知患艾滋病,好像這是弗雷迪用盡全力的最後一場演出。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這個場景,影片幾乎做到了“皇后粉絲都認可的1:1還原”。弗雷迪的每一次揮拳、每一個飛吻,甚至為了繞過話筒線而做出的隨機又華麗的舞步,都被形神兼備地再現了出來。

身穿白背心,牛仔褲的弗雷迪,坐在鋼琴前,唱響了《波西米亞狂想曲》:

Mama,Life had just begun,

媽媽,生活才剛開始

But now I’ve gone and throw it all away

但是我已經拋開一切,離你而去了

Mama Ooh,ooh,ooh,ooh

媽媽,噢——

Didn’t mean to make you cry,

並不是想讓你哭泣

If I’m not back again this time tomorrow

如果我明天這個時候不再回來

Carry on, carry on

請你繼續生活

As if nothing really matters.

一切照舊

唱到這裡,他按照之前跟家人說的,給了他們一個飛吻。他知道自己已患艾滋病,即將不久於人世,但卻捨不得離開親人、愛人,看到這一段,多少人哭成淚人。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來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

美妙的鋼琴曲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萬人大合唱的Radio gaga

《波西米亞狂想曲》,請為執著的夢想鼓掌

近八個月後,1986年3月28日,一個小女孩出生在紐約曼哈頓,她叫史蒂芬妮·喬安妮·安吉麗娜·傑爾馬諾塔(Stefani Joanne Angelina Germanotta)。她最喜歡的歌,就是這首《Radio Gaga》。

也許是覺得自己的名字太長太拗口,沒有辨識度,20歲那年,她給自己取了個藝名:Lady Gaga。

Hammer to Fall的前奏

這是國外有人做的視頻剪輯,右側半邊是85年的演唱會錄像,左側半邊是電影還原的場景,做到這樣的神同步,你不得不感嘆影片究竟耗費了多少時間,多少精力。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最佳音響效果四項大獎,實至名歸。

5

影片在集中於對樂曲創作過程的還原時,樂隊的組建、解散、弗雷迪的個人生活等方面展現得有些輕描淡寫,不夠深入。

尤其是為了展現LIVE AID的最後一唱,把弗雷迪患艾滋病提前到了演唱會前。實際上當弗雷迪發現的時候,已經是1987年,在LIVE AID演唱會之後了。

作為音樂人物的傳記片,做出如此重大的事實篡改,在影評人和粉絲中引發了極大爭議。

但是,但是,如果你對這些不是那麼追求完美的話,這部影片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單是最後20分鐘的演唱會還原,就已經值回票價。

你問我看了幾遍?最後的那20分鐘,我完整的看了7遍,我要給出四星的評價,推薦你用大屏幕、好音響的效果觀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