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餃 子

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自在不如倒著!”老輩人飲食中屬餃子是最好的飯食了。

那年月,糠菜半年糧,難得吃上一頓餃子。但是,不管家裡日子過得多麼悽苦,三十兒晚上這頓餃子可總要吃的。除了逢年過節,要等來了尊貴的客人才會想法包頓餃子。

我對吃餃子可有一段刻骨銘心永遠也抹不去的記憶——

我們那圪瘩有一個風俗,誰家死了吃奶的孩子,當孃的都要到親戚家去躲幾天,叫作“躲奶”。怕死了的孩子陰魂不散,還會回家找奶吃,對當媽的有大礙,因此,無論窮富,都時興這個習俗。

偽滿康德12年,公曆1945年,溝里人沒能種“牛痘”,“天花”橫行,四十幾戶的小山村,幾乎無一戶倖免。那年我5歲,剛記事。轉眼60年了,長輩均已作古,可跟著媽媽到遠房姑姑家躲奶的境遇卻一直銘刻在心,今生今世也難以忘懷。

當時我眼巴巴看著弟弟被捆在穀草裡,從窗戶遞出去,任由村裡一個老跑腿子夾了向村外走去。母親呼天搶地,哭得死去活來。按習俗,得找家親戚躲奶去。我們新從遼寧鳳城來到北大荒,跟西院還算沾點親,主事老太太我叫大姑,是我曾祖父堂兄的孫女,沒出五伏。她家過得挺好,有車有馬,不僅種著幾十垧地,還承攬日本洋行的木業和炭業,當算木業把頭,特別是二閨女嫁給了森林警察署的一個警尉,面子就大了。雖然我家輩份比他家高,可貧富懸殊,上他家到底有點發怵。除這個遠房姑姑家,我家是逃荒來的新戶,再無近人可求,媽媽只有硬著頭皮領我去。

別看輩份高,年齡偏低,大表哥比我媽這個大舅媽還大十一歲。大表哥的長子比我還大1歲,我們表兄弟之間,差了30多歲。姑家平常飯食比我家過年節還強,就連夥計的伙食也比我們小門小戶要好。媽媽是個要強的人,不能吃下眼食,一到飯桌上遠房姑姑就掉臉子,沒個好言語。加上剛扔了孩子,本來心裡就不好受,飯堵在嗓眼就咽不下去。

姑父打了一隻狍子,姑家剁餡包餃子。我還小,不懂事,從來沒吃過狍子肉餡的餃子,就盼晌午燒水煮餃子。我藉故出去撒尿,往伙房跑了好幾次,眼見大小蓋簾上擺好了鼓鼓白白的餃子。大表嫂見水也燒開了,過來問婆婆,下不下餃子。遠房姑姑叼著長杆菸袋,只說了句:“忙什麼,好飯不怕晚。”眼睛往我們娘倆身上瞥了一眼:“孩子小容易餓,從伙房給你大舅母打點飯菜先吃,大人早點晚點沒啥,小孩嘴急。”表嫂領會了婆婆的意思,從伙房把給夥計的飯菜端過來放在條桌上,讓我們娘倆先吃。當媽媽拽著我的手走出姑家房門的時候,身後劈里啪拉往鍋里正下餃子呢……

土改,姑家土地、車馬被分了;爸爸被選為農會的財糧委員,創辦供銷社當上經理,後來出席省財貿戰線群英會,調到鎮供銷社。我家就搬到鎮裡住了。大表哥的二小子得了病,從溝裡下來看病,都是吃住在我家。就連溝裡鄉親來鎮上辦事,也是在我家落腳。媽媽常說,別看咱們託共產黨毛主席的福日子過好了,可一定要高看屯裡鄉親們一眼。

我現在已經當了爺爺了,才體會到,為什麼遠房姑姑家來人,或是溝裡的鄉親們來,即便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就是借面借肉票,媽媽也要給溝裡下山的客人包頓餃子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