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彥宏候選工程院院士?

新巢國際文化


李彥宏候選工程院院士是合理的。

院士評選有其標準。這個標準是: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國國籍的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

既然中國工程院於4月30日公佈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在這個名單中,包含了民營企業科技專家李彥宏,就說明李彥宏的各項條件都是符合《中國工程院章程》的。

當然,也有人對李彥宏所主持的百度公司,曾在搜索方面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推廣。但是,我認為,這是搜索引擎在商業化時代,其技術層面和互聯網絡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百度就是在面對這些現象,不斷地改進、改變中進步的。

百度公司和李彥宏,雖然存在著利益上的密切聯繫,但是我們有必要把百度公司和李彥宏本人有所區別。

查李彥宏本人的有關信息,我們不難發現,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李彥宏一直都在耕耘自己的專業。

李彥宏是1991年從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的,後來又在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了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並在道·瓊斯公司,在華爾街日報社從事技術工作,後成為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lnfoseek公司的資深工程師,2000年,在我們國內創建了百度。1994年是中國的互聯網元年,而在幾年之後,百度搜索引擎就能正式推出,可見李彥宏對中國互聯網事業的發展是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的。“百度一下就知道了”,現在是連小學生都會講的一句話,可見,百度的普及程度。

李彥宏不是把他的技術交給某一家企業或者某一所高校,由別人來推廣他的搜索引擎,而是選擇了自主創業。他成功地開創了一條科技人才依靠專業技術,依靠國內的龐大市場,通過為社會服務,實現人生價值的創業模式。

與其說,李彥宏在技術上創制的搜索引擎是一大貢獻,倒不如說,他所創制的科技開發商業模式,為那些敢闖敢幹的科技人員作出了示範。這一貢獻不亞於他的搜索引擎。

近年來李彥宏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技術的開發和商業應用上,包括自動駕駛技術、智能家居技術、智慧城市建設技術等多個領域。《哈佛商業評論》認為,李彥宏是“中國唯一擁有全套AI技術與產業能力的CEO”。這一評論,雖然我們不敢全信,但至少相信是有其合理基礎的。

當然啦,中國工程院院士並不是入選了就萬事大吉了,是要履行權利和義務的,同時個人行為觸及法律和道德問題,也可能會被撤銷院士頭銜的。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正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迫切需要的。願更多的李彥宏,更多的互聯網方面的科學技術精英,能夠成為院士,為中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鬱津裡


這裡主要看,作為企業家,李彥宏以"新興交叉領域工程技術創新管理″專業,候選於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沒什麼問題,如果是候選於其它學部,就比較牽強、勉強了,畢竟那些創立百度前主要由個人作出的工程技術成就,後來應用於百度,通過管理創新成就了百度。

李彥宏自身就是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的結合。

簡單說來,工程管理學部院士的條件就是作出基於工程技術的管理創新,李彥宏看來也符合。

看的重點是個人,如果之前作為技術專家沒有搞出那些工程技術,如果不是後來成為了企業家並應用了那些工程技術,還在管理層面實現了以那些工程技術為基礎和支撐的創新,那麼,連被提名推薦的可能都沒有,挨不上候選的邊。

何況,李彥宏這棵樹足夠大,當今形勢下更容易招風。

認為,工程管理學院士評選到今天,應當是愈發完善,道道關口應該都比過去嚴格了,曾幾何時,有過由松致濫的情況,所謂濫竽充數更甚,即評上的人手裡拿的東西輕,使得這個專業的院士含金量降低,讓人更不服氣,也普遍很不看重,於是導致這個學部的聲譽下降,受到更多詬病,還似最有損工程院的名聲。

應該說,像李彥宏這樣的人候選於該工程管理學部多了的話,會讓上述的一切進一步改觀,只因為手裡拿的綜合性東西份量重,還會引發越來越重。

至於,李彥宏個人有無品德問題,百度存在的問題對其候選有多大影響,這裡由於不知道太多更不深而不說,實在說不清,有關方應當也能夠弄清。


肇俊武


李彥宏本是科研人員,發明的搜索技術,奠定了中文搜索基礎,應用在社會各個場景。不能因為他創辦了巨頭企業就否認他科研水平。

但卻帶來兩點影響。

1.會讓那些科研人員躍躍欲試,不安心搞科研,跑出去創業。影響技術發展,浪費科研人才,畢竟一個成功的百度後面是無數個倒閉的創企。

2.會讓那些有成果的科研人員,點燃創業激情。全力以赴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帶出實驗室。會讓中國出現更多的科研企業,增強綜合國力。

這是一個度的問題,科研和實踐,保持平衡,不走極端就行。

多幾個百度總是好事,沒有完美的企業,波音空難這幾年也死了上千人,但不影響中國幾十年來一直希望有中國的波音。


此名字已註冊請修改


李彥宏候選工程院院士一事,近日在自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褒貶雙方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筆者認為,僅就技術成就層面而言,李彥宏當選為院士也許是無可厚非。不過,近日自媒體頻繁爆料:作家陳平訴李彥宏案始末,李彥宏確有失信之嫌。如果陳平所述事實成立,那麼李彥宏即是名符其實的失信人。這樣一來李彥宏就完全喪失候選工程院院士的資格了。

難道我們的社會能允許一名失信人成為工程院院士嗎?李彥宏是否可候選院士應當慎重考察後再決定。

一名工程院院士必須德,才兼備才能令人信服,才會有利於國家和社會。個人觀點,敬請指教。


純真而快樂


李彥宏在搜索引擎方面可以算是業界大佬,但是我覺得李彥宏很難獲得院士頭銜。

因為院士這個頭銜,不僅僅是能力的贊同,更是對一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嘉獎。而李彥宏是一個商人,以至於百度出現詐騙時有發生,例如莆田系。這些對百度和李彥宏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如果百度無私一些,不追求利益最大化,李彥宏成功上任院士幾率極大,但是名利總是不能雙收,再說即便是候選也已經非常令人羨慕了。


冬雨雪1


李彥宏本是科研人員,發明的搜索技術,奠定了中文搜索基礎,應用在社會各個場景。不能因為他創辦了巨頭企業就否認他科研水平。

但卻帶來兩點影響。

1.會讓那些科研人員躍躍欲試,不安心搞科研,跑出去創業。影響技術發展,浪費科研人才,畢竟一個成功的百度後面是無數個倒閉的創企。

2.會讓那些有成果的科研人員,點燃創業激情。全力以赴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帶出實驗室。會讓中國出現更多的科研企業,增強綜合國力。

這是一個度的問題,科研和實踐,保持平衡,不走極端就行。

多幾個百度總是好事,沒有完美的企業,波音空難這幾年也死了上千人,但不影響中國幾十年來一直希望有中國的波音。


好幾個8扯蛋


如果符合標準無可厚非。但遴選的材料應當實事求是、真實可靠。

本人之前提出過無論企業屬性與否,只要條件符合,當選院士無可厚非。只要對中國工程建設有特殊科技貢獻,應不拘一格。不應該有歧視。刺激科技界,不失具有積極作用。

但也應審慎考慮。對是否科技界,持開放態度。但是否是本人具有科技貢獻?處理好個人貢獻與單位貢獻的關係,是入選院士的關鍵。某些人,尤其是團隊的行政權與專業權的混淆,使得某些沒有學術水平的人混跡於學術界。不得不讓我們警惕。否則,不僅會打擊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虛假科技機制的形成,不利於未來我國未來科技的發展。


劉俊利


他應該在醫學學部領域申請


往事隨風1900


李彥宏在技術上面的貢獻是沒法抹黑的,連谷歌幾個核心的技術都是買的李彥宏個人的專利,你不能應為他企業的問題去剝奪人家技術上的貢獻。


user2812805706267


憑他們做出的貢獻或對社會的影響,是完全應該入選的!

還包括馬雲(儘管馬雲不是直接技術人員,但支付寶對生活、社會的正面影響實在太大了。移動支付提供了多少便利、打破了體制壟斷、節省了多少紙張、走出去擴大了多少影響啊)、張小龍,他們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相比之下,有些院士其實是利益的產物,名不符實的;還有叫獸啥的更不用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