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冬運激情 傳遞全民夢想——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聖火採集暨火炬傳遞側記

5月的紅城,繁花似錦,綠意潮湧,生機盎然。5月1日,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聖火採集暨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在烏蘭浩特市這片紅色的土地隆重舉行。

當清晨的陽光透過初綠的枝條灑在五一廣場時,烏蘭浩特市各族各界幹部群眾開始向這裡彙集。懷著激動的心情,人們爭相趕來,只為一睹這場聖火採集傳遞的盛典。

200餘名中央民族學院56個民族學生代表身著節日盛裝,3000名興安盟大中小學生位列中央,環繞在廣場兩側的四胡方陣、健身操方陣、太極表演方陣體現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相通,更體現了新時代內蒙古各族兒女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的精神風貌。

上午9時30分,聖火採集儀式在五一會址進行。1947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內蒙古自治政府在這裡宣告成立,開啟了內蒙古發展的新紀元,創造了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成功範例,譜寫了我國民族關係史的光輝篇章。72年後的這一天,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聖火在這裡採集,代表著革命的紅色基因,在內蒙古大草原的永續傳承、生生不息。

聖火採集儀式聚焦了內蒙古乃至全國人民的目光,開啟了“十四冬”的高光時刻。14名身著潔白蒙古族服飾的聖火女孩立於採火盆兩旁,烏蘭浩特市蒙古族小學學生蘇日力格手持採火棒走上聖火採集臺,躬身從取火盆裡點燃採火棒。

“火種點燃的那一刻感覺真的很神聖,聖火點燃了,‘十四冬’就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能夠有幸採集聖火,感覺非常興奮、非常自豪!今後我要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10歲的蘇日力格興奮地說。

聖火源於太陽,代表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代表了溫暖、光明和勝利,更預示著各族人民的好日子更加紅紅火火。火種採集成功後,聖火女孩將聖火引入火種燈。手捧火種,在4名搏克手、21名蒙古馬隊騎手組成的聖火護衛隊的跟隨下,聖火女孩乘上花車,護送火種燈前往五一廣場。

從五一會址燃起的星星之火,曾照亮了明媚的草原。如今,它再次點燃,將帶領我們走向幸福,走向走來。雄渾昂揚的十四屆冬運會會歌《我們來了》激情唱響,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高志丹點燃聖火盆。隨後,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點燃火炬,並將火炬授予了第一棒火炬手。

伴隨著聖火傳遞的開始,上百隻和平鴿騰空而起,帶著各族人民的美好願望,沿著夢想的軌跡飛向天空。剎那間,人群沸騰,歡呼聲響徹廣場。

“作為第一棒火炬手傳遞聖火,這是我人生中一次難忘的經歷。歡迎全國的冰雪迷來到我美麗的家鄉內蒙古觀看‘十四冬’,也預祝我們的體育健兒在比賽中能取得優異成績。”第一棒火炬手張小平曾經榮獲奧運拳擊冠軍,在國際拳壇打出國威,展現了中國力量。火炬傳遞結束之後,他依然難以平復內心的激動。

從五一廣場到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再到烏蘭夫辦公舊址和內蒙古黨委辦公舊址等十個重要節點,4.7公里的路途上,31名來自全區各地的火炬手將這神聖之火一棒接一棒傳遞。

傳遞途中,蒙古族小學師生將隊伍組成了“中國70”的字樣,用歡快的歌舞迎接聖火經過;70名老中青三代烏蘭牧騎隊員深情唱響《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表達了草原兒女心向黨,永遠做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的信念;烏蘭浩特一中千名師生伴著《站在草原望北京》的旋律跳起健身操,展示強健體魄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看著聖火從面前經過,學生謝憶琳揮著手中的國旗,興奮地對著各路媒體的鏡頭說:“今後我要在努力學習的同時多參與體育運動,鍛鍊身體,增強體魄,弘揚體育精神。”

作為自治區首次舉辦的全國大型冰雪運動盛會,也是我國舉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前的一次大練兵,“十四冬”承載著全區乃至全國人民的殷切期盼。

鮮豔的五星紅旗和冬運會會旗在人群中飛舞,數以萬計的市民滿臉期待地守候在聖火經過的各大街道吶喊助威,每個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歡迎聖火,祝福“十四冬”。

“聖火能在家鄉傳遞是我們的驕傲,我們要為‘十四冬’加油喝彩,也祝願我們的家鄉越來越好!”75歲的市民邢憲鳳老人激動地說。

當火炬到達傳遞終點烏蘭牧騎宮廣場,最後一棒火炬手包寶財手持火炬登上舞臺中央,從四面八方而來的人們匯聚到這裡,見證火炬封存時刻。

興安盟副盟長孫德敏鄭重宣佈:“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聖火採集暨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圓滿結束。”伴隨著聖火護衛登上舞臺將聖火引入火種燈,火紅的安代跳起來,深情的《讚歌》唱起來,現場觀眾掌聲、歡呼聲不絕於耳。

“十四冬”的號角已經吹響,熊熊燃起的聖火已經啟航,它將傳遍千里草原,照亮內蒙古大地。

承載著希望和夢想的體育聖火,必將點燃草原兒女自強不息、不斷超越的蓬勃激情,激發各族人民改革創新、奮勇爭先的昂揚鬥志!

讓我們相約在2020年!相約在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

文/內蒙古日報融媒體記者 胡日查 高敏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