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的李隆基為什麼要殺掉上官婉兒?

90後女孩打工日記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率領宮女,打著燈籠來見李隆基,並將自己和太平公主擬寫的唐中宗遺詔拿給李隆基看,主要內容是立

李重茂為太子,表明自己和太平公主是盟友,效忠於李唐皇室的,不過李隆基看後立即下令斬殺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劇照)

李隆基為什麼要殺上官婉兒?

一、上官婉兒其人。上官婉兒是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曾經和唐高宗密謀廢除武則天,反被武則天所殺,上官婉兒和母親被收入掖庭,成為奴婢。上官婉兒自小聰慧,擅長詩文,被武則天看中,逐步提升,成了武則天的貼身秘書,負責文書工作。

張柬之等發動“神龍政變”,逼退病重的武則天,唐中宗李顯即位,還是命令上官婉兒起草詔書,並封她為昭容,成為李顯的嬪妃。上官婉兒熟悉政治操作,很快成為李顯和韋皇后的親信。(李隆基劇照)

為了制衡“神龍政變”的功臣,重新獲得權力,李顯和韋皇后聽從上官婉兒的建議,任用武三思,並於他商談國家大事,徹底制衡了那些元老,並將張柬之等人或貶或殺,清除了障礙。上官婉兒和韋皇后、安樂公主過從甚密,耳濡目染影響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她們也想成為武則天第二,君臨天下。他們的政治打擊目標鎖定在太子李重俊(非韋皇后所生)身上,元老們都離開了朝廷,李重俊被韋皇后、武三思等人逼迫,眼見太子地位不保。李重俊在公元707年7月發動“景龍政變”,殺死了武三思及其政治盟友,又追殺上官婉兒到玄武門,企圖殺死上官婉兒、韋皇后等人。唐中宗李顯在玄武門上說了一句話,士兵們就臨陣倒戈,李重俊兵敗被殺。(安樂公主劇照)

上官婉兒引薦了武三思後,和他私通,武三思死後,唐中宗李顯為上官婉兒修建了宮廷外的外宅,方便聯絡政府官員。中書侍郎崔湜和上官婉兒私通,被引薦為相,她是為安樂公主籌措政治盟友。

唐中宗也感覺到韋皇后勢力的急劇攀升,提拔自己妹妹太平公主引薦的官員,用來制衡韋皇后,一時太平公主風光無限,上官婉兒的政治嗅覺敏感,立馬依附到太平公主羽翼之下,她想在太平公主和韋皇后之間左右逢源。

710年,唐中宗李顯突然病逝,唐中央的各項權利盡數落在韋皇后一派手中,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密謀發動政變,7月21日發動政變,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被殺。

二、李隆基殺上官婉兒的理由

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利用上官婉兒剷除“神龍政變”的元老重臣,培植了自己的政治勢力,遏制李唐皇室,逼反太子李重俊。韋皇后羽翼豐滿之後,又將上官婉兒排除在核心權力圈之外,朝堂之上對此都瞭若指掌。(太平公主劇照)

上官婉兒是個政治多面手,為了保證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續,她又和太平公主走到了一起,並起草了唐中宗的遺詔,這個遺詔明顯是偽造的,按照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政治意願來寫的,根本沒有李隆基什麼事!

再者,上官婉兒利用自己的身體,和外朝的官員私通,先有武三思,後有崔湜,其他不知名的還有不少,是當時著名的政壇交際花,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政治能量不小。

上官婉兒這朵政壇交際花唯獨沒有交際到李隆基這個逆襲的王子,她和太平公主偽造的詔書也是李隆基登上帝位的一大障礙,李隆基縱觀政變後的政治局勢,唯一可以與他對抗的就是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而上官婉兒又是太平公主的政治盟友,留下她等於給自己留下一大隱患,趁此機會,快刀斬亂麻,殺!


穿越再現彼岸


老衲侃春秋現在來和大家一起“關注歷史,講述歷史,解讀歷史”

公元705年2月20日,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五人,聯絡羽林軍首領李多祚、李興宗等人開始發難,先是稱麟臺監張易之、司僕卿張昌宗倆人謀反,率領禁軍誅殺了他們。

武則天的男寵被誅殺了。這一下大家都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只好跟著張柬之一條道走到黑了。於是在殺完二人後,直接包圍了集仙殿,武則天正在養病,看到這麼多禁軍衝進自己的寢宮,馬上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就這樣,在自己昔日大臣的武力逼迫下,被迫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隨後徙居上陽宮養老去了。這就是歷史上的“神龍政變”。

中宗李顯復位後,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為安國相王,拜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又給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鎮國太平公主的稱號,以表彰二人的擁立之功。

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晉爵。復國號為唐,一應典制,悉復唐永淳前舊,唐朝規復。

武則天時代,才女上官婉兒,很得武皇器重,負責宮廷的文書工作。這一回更是升了一級,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掌握生殺大權。

張柬之等五人雖然有擁立之功,但此時韋后開始干預朝政,他們就被逐漸的邊緣化了。由於韋后同武三思關係曖昧,所以武氏家族中人及其羽黨仍當權用事,“為天下所患”。

武三思等這陣風頭一過,開始了瘋狂的報復。他勾結韋皇后,“內行相事,反易國政”,張柬之等五人被武三思和韋后譖毀,全部被貶官。敬暉赴任崖州不久就被殺害,張柬之在新州憂憤病死,崔玄暐在嶺南病死,桓、袁二人則被朝廷派遣的使者殺害。“神龍政變”五位功臣,竟無一善終!

剪除這些神龍政變的功臣以後,韋皇后又開始栽贓謀害太子。 李重俊被逼無奈,發動兵變,誅殺武三思父子。而後攻打宮城,意圖衝進宮中,誅殺韋皇后等人。不料被阻於玄武門外,因士卒倒戈而失敗,立即被部下殺死。

去掉了太子這個絆腳石,韋皇后更加肆無忌憚了。他們開始謀更大的職位了。

一個已經做到皇后的人,再往大里奔,只能是皇位了。而安樂公主則一心想當皇太女。於是母女倆一拍即合,倆人不顧天倫道義,合謀毒死了李顯。

此時除了韋皇后母女的勢力,還有一夥勢力也很大,那就是太平公主。上官婉兒一看,自己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於是又暗送秋波,向太平公主頻頻示好,此時看她的表現,應該屬於政治投機,變成了騎牆派。

李顯突然駕崩,韋皇后開始佈局,先是決定秘不發喪,立即將禁軍的指揮權都安排了自己的人,控制住了局面。然後令上官婉兒,立即起草皇帝遺囑。這麼重大的事情,她當然拿不定主意,找太平公主支招,倆人琢磨半天,最後才完成皇帝遺詔。

這份遺囑照顧了各方面的關係,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攝政。

但是這份遺囑,卻遭到宰相宗楚客、韋溫的否定,他們更改詔書內容,勸韋后效仿武則天,擇日稱帝。

臨淄王李隆基得到消息,一看李唐王朝又要出現一個武則天。那豈不是又要變天了?這事絕對不能答應。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於7月21日發動唐隆之變。

他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后一黨,擁立其父李旦。

聞聽兵變,上官婉兒出宮,率領宮人迎接士兵。為了表明自己是一夥的,她展示了遺詔的原稿,把他拿給帶兵的劉幽求觀看。劉幽求拿著遺詔,去請示李隆基,並且求他開恩。但李隆基不許,下令殺之。

唐隆政變發生時,太平公主坐鎮公主府,並不在現場。在兵士口中,得知了上官婉兒,已被亂兵所殺,心裡非常哀傷。但事已至此,已經無可挽回了,只能去做做善後工作了。她派人去弔祭,並拿出大筆的安葬費。

開元初年,李隆基下詔,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二十卷,並令宰相張說作序。不管怎麼說,上官婉兒的作品得以流傳後世,李隆基這種做法還是值得肯定的。

關於李隆基為何固執己見,不放過上官婉兒,一定要殺死她?後人有很多的猜測。

一個是從武則天開始,到韋皇后,包括安樂公主在內,女人一旦染指政治,她們內心的魔性就會激發出來。所以李隆基覺得,女人染指政治,是不祥之兆,因此一個都不能留。

還有一種說法,雖然這上官婉兒,似乎是自己陣營中的人,但她不是自己的人,是太平公主的人。她要留下來,日後相助太平公主,就會尾大不掉,對自己構成威脅。所以,還莫不如趁此混亂之際,做到未雨綢繆。

凡此種種,到底哪個是真實的原因,李隆基自己不說,只能成為一樁歷史的懸案了。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


其實上官婉兒確實算不上是什麼大人物,她不過是一個有些才氣的女子,在政治鬥爭中她就顯得非常的不理智。武則天之所以提拔上官婉兒,不是因為上官婉兒有著強大的政治頭腦,也不是因為上官婉兒有什麼治國之才,只不過是因為武則天欣賞上官婉兒的才氣罷了!

在那段歷史的政權交替中,上官婉兒從未翻起過浪花

幾番搖擺,還是站錯了隊伍

上官婉兒可是說是一個投機分子,她的出生其實是比較卑微的,但她非常的有才華。武則天當政過後對於女子大多有提拔,她希望能夠讓女人和男人擁有相同的權利和地位,上官婉兒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走入了武則天的視線。武則天非常欣賞上官婉兒的才氣,正因為如此上官婉兒得以平步青雲。

可以說,武則天地位牢固的時候,上官婉兒是堅定的武則天擁護者,但隨著武則天年老,上官婉兒開始動搖了。在張柬之等大臣強行發動神龍政變的時候,上官婉兒的作為很難讓人相信她還是武則天的擁護者。畢竟,唐中宗李顯上位後,上官婉兒和李顯、韋后等人的關係非常融洽。

在這期間,上官婉兒曾經勸告過韋后行武則天之事,韋后也確實有這種想法,李顯死後,上官婉兒作為韋后一方的代表和李唐宗室的代表太平公主一起擬訂了李顯的遺詔(李顯死得突然,連遺詔都沒有留下,很難讓人不懷疑他的死有什麼貓膩。)但後來,隨著太平公主勢大,上官婉兒又有投靠太平公主的意願。

可以說,上官婉兒是一顆典型的牆頭草,在武則天、李顯、韋后、太平公主等重要人物之間來回擺動,但她從來沒有想過投靠李隆基。這個時候的李隆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臨淄王,根本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但是唐隆政變改變了這一切。李隆基沒有什麼勢力,靠著和姑姑太平公主的合作,借住太平公主的勢力,李隆基得以組織謀劃了這一場唐隆政變,政變的軍隊是聽李隆基號令的,雖然太平公主有意要留上官婉兒一馬,但李隆基還是將其斬殺,畢竟這樣的牆頭草有百害而無一利!

撥亂反正

相比較上官婉兒錯誤的政治站隊,我覺得李隆基的撥亂反正才是她更深層次的死因。武則天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一個新的未來,開始了一個女人可以做皇帝的嶄新時代。但要知道,我國幾千年的歷史,光明正大當皇帝的女人也就武則天一人而已,其他的諸如呂后、慈禧也頂多是垂簾聽政,萬萬不敢做皇帝的。

武則天的成功給了唐朝女性一個錯覺,他們誤以為人人都是武則天,人人都可以當女皇帝,從逼得太子李重俊造反的安樂公主,到意圖篡位的呂后,以及和李隆基針鋒相對的太平公主,那個時代的女性在政治舞臺上的表演堪稱各個封建時代之最!李隆基想要改變,女性的雄心勃勃讓國家政治陷入了混亂,整個唐王朝開始受到震盪,天下似乎不再是被李唐抓在手心了。李隆基想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帝王,他想要讓這邊天下從新回到李唐宗室的手中,讓天下回到武則天之前的秩序裡。

所以,他需要將政治上極為活躍的女性打壓下去,從李隆基剷除掉太平公主後,唐朝女性干政的現象就得到了大大的遏制,從李隆基未來的表現中我們可以知道,他想要讓女性退出政治舞臺。而之前一向活躍的上官婉兒就撞到槍口上,雖然李隆基還沒有實力剷除太平公主,但要滅了像上官婉兒這樣的雜魚還是很簡單的。以至於當上官婉兒告訴李隆基她其實是太平公主一派的時候,李隆基也沒有放下屠刀!

上官婉兒的死更像是李隆基要將政治朝綱撥亂反正的所樹立的決心,上官婉兒死就死在她在政壇上太活躍了!


PS:大家好,我是w芒果布丁w,覺得我的回答還可以的話,大家就順手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我唄!


w芒果布丁w


儘管上官婉兒識時務,在韋后密謀上位之前,聯合李唐宗室,把韋后拖下皇位,但是,”聰明人反被聰明誤“,或者說,上官婉兒低估了李唐宗室的無情程度。

在李隆基看來,女子弄權”大逆不道“,上官婉兒更是女子弄權的佼佼者。從公元696年到公元710年,十餘年的從政經驗,讓上官婉兒成為唐朝女權的核心人物。正逢唐隆之變,韋后一黨均被誅殺,不管用”連坐“還是”陪葬“的名義,上官婉兒此時被殺,合情合理。如此好的時機,李隆基怎可放過?殺了上官婉兒,既打擊警告了朝廷中猖獗的女權,又可以早日結束唐朝女權,維護唐朝”男尊女卑“的正統統治。

而上官婉兒一直深陷李唐權勢之中,無法脫身。為了保命,她不得不”與虎為謀“。從武則天到李隆基時代,她先後依附武則天、李顯、武三思、韋后、太平公主、李旦。小心翼翼地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中,尋找”生“的平衡點。可是這種牆頭草行為在貴族中極不受歡迎。即使上官婉兒有”宰輔之才“,可是,下屬不忠心,這種人才,當權者寧願殺掉,也要避免有遭一日,內部混亂時,下屬反咬一口,”養虎為患“。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銀翹)

喜歡歷史、熱衷碼字

歡迎大家評論留言探討!


青梅煮史


武則天死後,唐中宗復位,恢復唐朝國號。但是以武則天侄子武三思為首的外戚武氏集團勢力,並未剷除。武三思勾結唐中宗皇后韋氏,慫恿唐中宗,罷黜張柬之等,不久又誣告他們企圖政變,加以殺害。一時間,朝廷大局被韋后和武三思控制。

唐中宗有四個兒子,長子李重潤,是韋后所生,被武則天所殺。其他三個皇子是李重福、李重俊和李重茂,由後宮所生。李重福素為韋后所嫌惡,被貶居外州,因此李重俊得以被立為太子。李重俊非常憎恨武三思、韋后一黨,又聯絡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於景龍元年(公元707年)發動兵變,殺死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訓,進而圍攻皇城,想迫使唐中宗退位,結果,李重俊兵敗被殺,唐中宗只好另立李重茂為太子。

唐中宗在武則天時期,曾與韋后一起被幽禁在房州達十年之久,算得上患難夫妻。韋后雖然憎恨武則天跋扈無情,但卻無比豔羨她以一女子之身登上皇帝寶位的作法,妄想成為第二個武則天。而唐中宗由於長期受到武則天壓制,遠離政事,所以沒有統治經驗,他在位期間,國事大多都韋后把持,政治腐敗,貪墨成風。最為突出的就是“墨敕斜封”一事。當時韋后和她的愛女安樂公主、長寧公主以及唐中宗的昭容上官婉兒等,皆依仗權勢,橫行無道。要想求官的人,只要“用錢三十萬,則別降墨敕除官,斜封(不通過正式手續)付中書,時人謂之斜封官”。凡是通過這種渠道而授的官,“皆不由兩省(上省、中書省)而授,兩省莫敢執奏,即宣示所司”。據《資治通鑑》記載,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官位的達兩千餘人。

公元710年,唐中宗駕崩,太子李重茂即位為帝,韋后以皇太后攝政。這時侯能夠威脅韋后專權的只有曾經作過皇帝的相王李旦了。李旦這個人沒有政治野心,清心寡慾,還曾經把皇位繼承權讓給唐中宗。但是他是李唐王朝碩果僅存的帝胄,韋后如果不把他除掉,是無法走上武則天的道路。

李旦第三子李隆基知道父親處境危險,為了不至於被韋后加害,立即發動了宮廷政變。公元710年六月,在葛萬福、陳玄禮等人的幫助下,進入長安的玄武門,殺死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斬宰相韋溫、宗楚客、並滅其黨羽。之後將李重茂趕下皇位,擁立李旦登上皇帝寶座。

李旦稱帝之後,立李隆基為皇太子,公元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自為太上皇帝。李隆基就是歷史上的唐玄宗。


歷史的小學生


婉兒實力或者智謀超群,第二,只是個可有可無的人。第三,武則天的教訓在前面,還有韋皇后干政。所以,他們最終下了毒手。可憐,一代才女,如此喪命。政治是無情的!希望每個人都離政治和官場要遠。自古以來,知識分子都願當統治階級走狗,幫助奴役百姓。如今也是這樣。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亦有黃金屋。不關心政治,或者甘願當奴才,下場與婉兒差不多!


洪湖泰迪熊


上官婉兒是韋皇后和武三思的幫兇,算是武氏家族餘黨,對李家天下有威脅,所以,李隆基必須殺掉她。


朝陽阿力


這個很好理解啊,排除異己啊,尤其是對上官婉兒這樣的曾經的掌權者


北斗微光


簡單的說就是鞏固自己政權,防止第二武則天


歷史小代表


誰讓她跟武則天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