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兵訓練由三個月改為六個月,對以後有什麼益處?

懷濤11


新兵訓練從三個月改成六個月,標誌著軍隊職業化的提高,對於打仗來說,好處是大大的


眾所周知,因為國情特殊,解放軍乃至於以前的武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承擔了一部分教育社會閒散青年的重任。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以前,哪家的男娃娃經常惹事,不好好讀書,那他的家人肯定第一件事就是把娃給送去部隊鍛鍊。這種事,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都很常見。

但是軍隊存在的第一職責,是保衛國家的利益,至於教育不良青少年,那是學校和少管所的事情。近年來強軍工作一直備受重視,軍工單位經費充裕,各型新型裝備層出不窮。但是裝備是一方面,人也是很重要的,提高軍隊素質,提高士兵素質,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

所以現在連最基礎的義務兵,都要求原則上必須是大學本科學歷,或者考上大學的大學生。至於閒散社會青年,軍隊其實都不太看得上。

從軍隊發展的講,軍隊的職業化是軍隊戰鬥力的根本,就算是最基礎的義務兵,也有必要延長訓練時間,提高專業化水平。在以前,兩年義務兵連校槍都不會的大有人在,但是這種情況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況且,中國擁有非常充足的人口基數,有理由讓軍隊獲得更多的人才,提高徵兵標準,提高訓練強度有利無害


戰鬥機解說家


利弊都有…

先說有利的方面。

首先就是訓練專業化。

部隊過去新兵連訓練,其實是各個旅團級自己單位徵兵,自己再組織新兵連訓練,而在軍隊中,由於新兵連擔負教育、訓練責任的絕大多數其實是新轉士官的,或者從軍校剛畢業的,他們的訓練水平,帶兵能力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就以我當兵的時候,新兵連的一個排長,其實剛剛從地方上特招而來的大學生,他其實9月才入伍,也是參加三個月基礎軍事訓練後,就來當新兵連排長…可想而知,他比我們新兵其實也好不了哪裡去。

而我的班長是第四年的一級士官,比那些第三年剛轉士官的肯定要好不少,但是在一些訓練上也仍然有問題的,比如說我立姿時兩個膝蓋難以併攏。

圖中女兵的隊列會操,也能看到幾個女兵膝蓋不能併攏

我當時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併攏,在北方大冬天裡,站幾分鐘就滿頭大汗,曾經懷疑過自己是不是o型腿。後來下了老連隊,一個第五年老士官才給我說,你的用力方式不對,而這些就是經驗了,就是專業化,不是長期從事訓練是很難知道的,而部隊的訓練教材或者隊列條令是不會講這些。

第二個就是規範化,標準化。

別看條令條例,訓練教材全軍都是一樣的,但是具體到每個軍種,每個軍師團,雖然大體上標準一樣,但是具體一點,就各不相同,就拿很多人都聽過的疊豆腐塊被子來說,我們一般都是三疊,而我曾經遇到過湖北武警總隊,居然是四疊。

如圖所示,三疊的被子只有這一面是整齊的四層,而另外一面就是要亂的多,是很多層,而湖北總隊就要求兩面都要這樣。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隊列動作,解放軍和武警不同,比如武警齊步走要求放鬆自然,而解放軍就很僵硬機械,武警跑步(隊列,並非跑步訓練)要求機械,解放軍卻要放鬆自然。

第三,集中化。

集中的好處自然就是比較省錢,規模化越大,後勤保障其實越簡單,越容易,為什麼叫新兵連,實際上就是伙食在連隊,那個伙食標準,當時我們新兵連雖然比老連隊每人多一塊錢,但是味道確實不咋地,就像之前說的,新兵連的炊事班通常是各個連隊抽調的,來的人基本上就是來練手藝的…

第四個好處就是直接完成專業訓練。

現代武器裝備複雜,專業多,項目多,新兵下連以後還要重新教,出現新兵苦練,老兵苦教,出現一段很長的戰鬥力空白期…甚而還會有一些新兵身體協調性太差,學什麼都不會,就只能去炊事班,其實是耽誤了整個軍隊的戰備工作的,難以實現隨時能打仗的轉變。這樣分下去的新兵與老兵磨合一段時間就能大致堪用,而新兵也會有一個更合適去的崗位。

以上是大致的優點(其實還有其他優點,這裡不方便說了,大家自行體會),弊端如下:

首先是專業化訓練教育團隊。而這個專業化的新兵訓練團隊在目前的體制下,一年就只能開張一次,就算準備工作加上其他事…一年12個月,半年訓練還有半年幹嘛?不可能就放假了吧…如果又是像過去那樣,要新兵訓練的時候再來到各單位要人,再集合起來,那專業化,規範化,集中化是很難保證的…那麼是不是要一年徵兵兩次?或者說,新兵訓練結束以後,會有其他更高級的培訓課程比如狙擊訓練,特種偵察等訓練。

其次,目前的消息來看,是以集團軍為單位組織新兵訓練…而現在一個集團軍有重型旅,中型旅,輕型旅,特種旅,火力旅,以及其他工兵,防化,通訊等等諸兵種合成的…這麼多專業,這麼多兵種,這種集中化是不是程度太低了。

第三,一個班長,十個新兵的新兵連,管理上本身是很難的,傳統的一個班長,一個副班長,四五個老兵,兩三個新兵,新兵其實受到管理更多,而且我軍老傳統,所謂五同(同吃同住同訓練同學習等),外加三互小組(互幫互學互教),以老帶新等相比,效率是否跟得上?

綜上,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新兵訓練中心的訓練水平如何了…過去傳統的新兵連的主要任務是把新兵從地方青年變為合格軍人,所以新兵訓練管理極為嚴格,軍人養成是核心要求,對於軍事專業是次要的,體能,射擊等要求都較低,而現在卻要直接下連就能戰鬥…形成即戰力,這個要求確實是極高的。所以還是謹慎樂觀的態度,畢竟我一直支持這種集中化,專業化的方向。


木榮雨北


以前我那時候,人們服從意識很強,是很強,現在小同志們入伍後,思想活躍,有較強的自我意識,認為以前老班長的話程序化,教條化,總想跟著自己的思維走,但是部隊就是部隊,新兵入伍只有服從,服從,還是服從,沒有什麼理由可講,因為博士後進入軍營也是一頭霧水,摸不著邊際,只有聽老班長的,為什麼叫老班長,比你早進入部隊就是老班長,更老的班長不會對你一個新兵去費話的,延長訓練時間我認為還是重在培養新生力量的服從意識,團結意識,因為戰場需要服從意識,不是一個人可以解決問題的。


玉皇da帝


9月份是老兵退伍,新兵入伍的季節,根據最新的消息,從今年開始新兵入營後,陸軍的新兵訓練將採取“先訓後補”的新模式,時間也由之前的3個月延長至6個月。

因為,以往陸軍3個月的新兵訓練主要是完成入伍訓練的共同課目,新兵下連後,還要再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由於各分隊擔負任務不同,連隊裡面的骨幹力量、組訓模式都會存在不同程度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訓練質量必然會參差不齊。

這次調整就是將以往分散的“各自分訓”變為專門機構“集中組訓”,保證經過長達6個月新訓後的士兵能夠直接補充到連隊,迅速形成戰鬥力。這也是我軍自1984年提出新兵訓練採取“先訓後補”模式以來,所做的一次重大變革。

其實,從新訓開始就打牢基礎、加大強度,是目前世界各國軍隊通行的做法。

就拿美軍來說吧!為了能夠面對日益激烈的戰鬥,美國陸軍就延長了新兵訓練的時間,從14周增加到22周。在新增2個多月的訓練時間裡,以往在戰鬥單位才訓練的輕機槍榴彈發射器等武器也要加到新兵訓練中,另外,新兵還要接受陸地導航和救生訓練,為了克服大兵們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的慫樣,特意還加入了隊列訓練和禮儀訓練。

為保證部隊戰備水平,俄軍在新兵訓練上與其他國家軍隊有些不同,更加偏向於野外駐訓。新兵也是採取先訓後補的方式,先在教導隊或訓練中心進行半年左右的入伍訓練,然後再集中起來進行一個月魔鬼般的強化訓練。等到完成了這些初步訓練之後,還要實施三天以上的野外駐訓,提高新兵野戰生存和戰鬥能力。

隔壁的日本自衛隊也特別重視入伍後的新兵訓練,並把其中分為好幾個階段,一般情況下環境適應階段時間大約一個月左右,主要就是進行武器射擊訓練、通信技術訓練等,使新兵開始慢慢適應部隊環境,瞭解部隊的各項規章制度。

此後,開始以6周的時間慢慢增加訓練內容,加大訓練難度,並反覆進行動作訓練,如:步槍分解、單兵戰術等等,最後還要對這些技能進行野外綜合性演練,使新兵能夠熟練掌握運用。等到前期訓練結束後,接下來就是進行9~12周的專業訓練,新兵會被分配到各專業部隊、教導隊或學校,開始掌握重機槍、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等各式武器的操作、維修,以及射擊、戰術運用等技能,和咱們之前的訓練方法很接近。

回過頭來看我軍91年的發展歷史,新兵訓練一直在摸索發展。早在紅軍時期我軍就下發了相關教育文件,裡面明確規定,新兵主要的訓練內容包括體能訓練、武器操作訓練、戰鬥動作訓練等等。

除了一些基本的投彈、拼刺、等課目之外,其他訓練內容就交給了經驗豐富的老兵進行。比如:衝山頭、射擊、刺殺、投彈、翻越障礙等訓練,這樣帶訓的模式為歷次的反“圍剿”和艱苦卓越的長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到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由於兵員來源不確定,專門徵兵再集中起來組訓顯然是不可能的,各根據地和解放區就提出相關方法,把新兵統一分配到前線班排和老兵一起進行混訓,也就是老兵訓什麼,新兵就跟著訓什麼,訓練完全就是抱著一切為打贏的目的,實戰性、針對性都非常強。

新中國成立之後,這種條件有了很大的改變,此時的新兵訓練還是以分配到戰鬥班排與老兵共同混訓為主。在抗美援朝戰爭時,大多數參軍的志願軍新兵,還沒有怎麼經過系統的入伍訓練,便開赴前線作戰,許多基本的戰鬥素養就直接在戰場上慢慢養成。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十年練手輪戰時,因戰事緊急,很多新兵,入伍兩三個月就參戰。有些老兵就直接在運兵專列上,教新兵一些在戰場上比較常用的戰術防護和戰場救護課目。

今年,陸軍首次將新兵訓練時間延長了3個月,新兵不僅要完成單兵共同課目還要進行單兵專業課目訓練,這樣就為新兵訓練提供了雙倍的時間,同時還能儘快的改變老兵退伍、新兵下連時,出現青黃不接,戰鬥力有所下降的問題,確保部隊整體作戰能力的提升。

因此,對於一個擁有91歲高齡的軍種而言,強軍之路,還需從頭再來,新兵,正是實現強軍夢的生力軍,是國防衛士的起點。


迷彩虎軍事


每年新招的士兵,一般訓倆時間為三個月,其主要內容有隊列訓練,包括跑步、齊步、正步三種步伐,還有蹲下、起立、跨立、立正等步伐,脫帽、戴帽、站軍姿,口令和呼號練習,主要是身體形態訓練為主,訓練軍人的形象以及儀容儀表。

此外,還有上器械包括單雙槓練習,單兵隊列,縱隊、橫隊行進與停止的班組隊列,以及隊形變換等內容。

擒拿格鬥,包括姿勢與步伐練習,拳擊和腿法,防擊打技術,還有擒敵拳等。


單兵戰術,主要包括持槍臥倒,低姿匍伏,高姿匍伏,側身匍伏,高姿側身匍伏,停止間滾進和行進間滾進等。

體能訓練,主要內容有5公里越野,10米乘5折返跑,100米衝刺,蛙跳、俯臥撐、仰臥起坐、單腿伸登,以及組合體能練習等。

當然,還包括每週要上政治課,軍事訓練包括投彈、射擊、刺殺,包紮訓練、脫戴防毒面具訓練等防護訓練,其它還包括學唱軍歌,坐在板凳上背條例等。

現在,隨著軍隊強調打贏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軍隊遂行新時期軍事鬥爭準備,走精兵強軍的國防現代化之路,顯然新兵三個月的訓練是以體能和基本的單兵射擊刺殺投彈等內容為主,其訓練意識、訓練內容僅停留在二戰時期的水平,與當下軍隊現代化信息化革命化建設不相吻合。

所以今年開始新兵要訓練六個月,也即半年時間,那麼除了先前最基本的體能、射擊等基礎訓練以外,後三個月新兵的訓練內容,就不免令國內軍迷們浮想聯翩了。

隨著國際形勢的巨大變化,未來世界的不可控因素越來越多,發生局部軍事衝突甚至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態勢日益顯示,對此國內軍隊有清醒的認識。

軍隊反腐,脫離經商,走精兵強軍之路,鍛造一支現代化正規化革命化的軍隊,就是為了應對未來的戰爭,用高層的話來講,軍隊就是用來打仗的,沒什麼可藏著掖著的。

軍隊將集中精力對新兵進行系統的學習,提高新兵的思想覺悟,提高新兵理論水平,儘快掌握所在部隊所在崗位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正確使用和維護保養,提高新兵班排連營團級的合成作戰技戰術水平,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新兵訓練之路。

六個月的訓練結束,新兵進入連隊,就能立馬熟悉自己的崗位,完成單兵以及班排連的作戰任務,成為一名政治正確、軍事過硬、有技戰術水平的合格戰士,一旦祖國有需要,隨時都能開拔征戰。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特此聲明。


國平軍史


首先,單純說訓練時間,當然時間長更好,時間長肯定比時間短訓的更好。但基於現在的兵役制服來看這個問題的話,要一分為二的看。

好的方面是,六個月的訓練時間,可以讓新兵素質更高,下到連隊,各方面效率更高。以前三個月新訓,基本以隊列訓練為主,輔助部分體能訓練和射擊投彈等訓練,部分戰士下到連隊體能並不合格,射擊投彈也僅僅是打過槍投過彈,更不提政治教育和條令紀律等方面了,說白了,就是為了練出個“兵樣子”。下到部隊後,很多部隊仍需要花精力在共同科目上進行培訓和鍛鍊,牽扯了部隊精力,戰鬥力形成較慢。因此,六個月的訓練時間,我相信,應該可以做到全面的訓練,最起碼所有共同科目都能達到合格標準,變成一塊哪裡需要就哪裡搬的“成品磚”,而不是下到部隊還要在基礎科目上費人費力的半成品。同時,六個月的訓練時間,也便於培訓機構更加合理的安排訓練計劃,更加科學高效。說實話,三個月的訓練時間,還是稍微有點速成的感覺。

再說說不好的方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佔用了部隊的使用時間。以一個義務兵為例,服役時間是兩年,訓練半年,部隊可用時間只有一年半。要知道,新兵連的訓練都是共同科目的訓練,下到連隊後,往往都需要根據部隊擔負的職能任務進行再培訓再訓練,這樣下來,從一個青年到一個具有戰鬥力的合格戰士需要大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果戰士義務兵服役完後就退役,部隊真正有效使用時間太少,算上培訓成本(因為六個月的訓練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也是很牽扯部隊精力的)就不太合算。

總的來說,有利有弊,上層既然決定改革肯定進行了調研,相信有上層的考慮,還是選擇相信。

說說題外話,在新兵訓練這塊,個人認為還是應該系統化專業化,老式的訓練模式還是容易參差不齊,不利於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原則要求。


一匹土狗


這個制度還是非常合理的,而且我也建議將兵役制度由兩年再次改為三年。

我軍兵役制度服役年限最大的改動是在1999年,那是第一批改為兩年義務兵的開始,直至現在,而我剛好也正是第一批改為兩年制的義務兵。

總體來看,兩年義務兵服役時間偏短,普遍反映兩年兵剛當出點名堂了,馬上又要復員了。如果把新兵時間改為六個月,那麼等於佔據義務兵時間的四分之一,新訓時間拉長,重回三年是不也會照進現實呢?

新兵訓練的課目是全軍的共同課目,是全軍統一的。新兵訓練由過去三個月改為兩個月,是從1999年入伍的新兵開始的,也剛好是那一年我帶新兵。給我的感覺新兵兩個月確實太短了,甚至連基礎的隊列訓練都搞不好,也就是能馬馬虎虎的培訓新兵熟悉部隊的一日生活制度,而且那一年剛好還是取消三大步伐中最難訓練的正步,總體感覺兩個月新兵下班過於倉促。

新兵下連,直接進入專業的共同科目訓練,也就是和老兵一起訓練,新兵相當吃力,而共同科目老兵則是年年訓年年練,所以就形成了“老兵吃不飽,新兵難消化”的現狀,在層次銜接上有很大問題,新兵半生不熟的進行完專業共同課目,是不利於後期分業訓練的。

新訓改為六個月,前三個月進行共同課目訓練,後三個月進行專業共同科目訓練,訓練對象都是新兵,那麼授課和訓練面對是同一層次的群體,那麼針對性就會強很多,是比較有利於新兵下連後與老連隊融合的。

總而言之,我是非常贊同新訓時間拉長的,可以有效避免新兵下連硬著陸,可以把基礎打的更牢靠,不管在軍事訓練銜接還是與老兵連生活適應上都大有益處。


元芳有看法


99年改制前,義務兵服役是陸軍武警三年,海空軍四年,這是因為海空軍技術要求高,實際上99年改士官制就是為了留住人才,實現職業化,大量技術崗位都由職業化的士官擔任,技術越複雜的士官比例越高,當年我們連隊士官比例就達到70%.而義務兵只有15%,而且還常常缺編。所以現在義務兵服役期兩年並沒有什麼,像韓國這樣的國家,很多義務兵服役期只有一年,軍隊主要由職業軍人組成,像美國就是完全職業化的募兵制!我們國家士官比例也是逐漸提高!

新兵訓練三個月改為六個月不是新鮮事了,在我們海軍,幾十年前就有很多部隊是這樣做的,前三個月是共同科目訓練,後面三個月是專業訓練,內容不同,以前是新兵專業訓練很多是下連之後才進行,現在放到下連之前,這樣做一是便於集中訓練,提高訓練質量,二是有士兵不適合本專業時可以在新兵訓練基地及早改換專業,避免人才浪費!第三就是集中訓練可以減少一些訓練設備,提高設備利用率,節約軍費。實際上,新兵專業訓練時間並不一樣,根據專業不同,時間也不定,我們專業基礎訓練是六個月,下連之後還有大約三個月的崗前訓練,因人而異,有些學習能力強的時間會短一點,所以現在徵兵文化要求越來越高,文化高的學習更容易!

現在軍隊裝備技術水平越來越先進,對人員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現在軍隊已經改革了人員培養機制,直接從地方的專業技術工人中招收士官。不再給過義務兵這個階段,女士官也不再規定僅服役五年了,這都是軍隊職業化的一個措施!相信以後新兵訓練時間會更長,內容也會更豐富,步兵特戰化是一個趨勢,像以前那樣發杆槍訓練兩三個月的方式會逐漸淘汰,取而代之的將會是美國那樣大兵營加綜合訓練基地的模式!


后羿的宣言


今年新兵訓練由三個月改為六個月,對以後有什麼益處。

新兵入伍突出一個字“新”,一切都是新的開始,部隊豐富多彩的生活,序幕已經拉開,保家衛國的重任扛在肩上。一起步,要的是基礎,是功夫。


新兵訓練三個月改為六個月,對習慣培養更有利。基礎打的更牢,誰是王者,距離拉開的非常明顯,更適合各兵種的選拔,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材選兵。人盡其才。

六個月加入各專業兵種的訓練,集中培訓,突出專業,融通相關知識。為現代化聯合作戰,開好局。起好步。


以前三個月主要在形象、思想、內務整理,以及體能訓練方面。嚴格要求,強化訓練,後增加三個月,百鍊成鋼,輔之專業培訓。會更適應士兵下連,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這是習總書記強軍思想的一個新突破,訓練內容涵蓋要全、新、精。時代在發展。對兵的要求在改變。適者生存,兵家,存亡之地,不可不察。


新增三個月訓練,更強化了訓練,形成一慣的作風。對士兵有深遠的影響。讓每個人找準自己的位置,更出色的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重託!完成自己的神聖的使命!最後,祝每一名新兵順利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戰士!成為國家的自豪!


淡月晗嫣1


首先呢,新兵營完成的只是共同科目訓練,主要有條令條例,軍事體育,軍人衛生,輕武器射擊,投彈,對核、化學、生物武器及其他特殊殺傷破壞性武器的防護,軍事地形學,軍人心理,軍兵種知識這些全軍都得練,然後才是各兵種的專業訓練。共同科目的訓練類似於軍營這所大學的入學考試,通過了,就轉入各專業訓練了!


題主所說的三個月變六個月,可能是部分集團軍今年開始試點的,一站到底,在新兵營把各專業科目全部學完,這樣新兵下連後標準更高,以往三個月下連後部分新兵的短板科目比如體能什麼的訓練的標準不高,這樣也有利於戰鬥力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