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下鄉”政策重啟,農村戶口買車有補貼!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多措並舉促進汽車消費,提出“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農村汽車更新換代”等措施。目前,相關配套政策有待進一步細化,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將全面啟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支持居民合理消費、綠色消費、升級消費,汽車已經從城市進入鄉村,現在制定這個政策鼓勵農民的消費”。

“汽車下鄉”政策重啟,農村戶口買車有補貼!

我國在2009-2010年就已出臺過一次“汽車下鄉”政策。彼時,當時中國人均GDP剛剛邁上了4500美元(2010年),汽車消費開始普及進入家庭,國家支持農民購買農用汽車,配合購置稅優惠政策,“對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解決農民交通出行問題。

“汽車下鄉”政策重啟,農村戶口買車有補貼!

如今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4億輛,年銷量已達2808.1萬輛,“汽車下鄉”的環境已發生了鉅變。那汽車下鄉究竟意義何在呢?

首先,我國農村居民汽車消費潛力具有較大縱深。儘管經過10多年的快速普及,我國部分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汽車千人保有量已較高,但在農村地區,這一數字仍然偏低。從需求層面看,由於農村人口分佈分散,公共交通不發達,農民對汽車的剛性需求更強。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和村村通公路政策的實施,農村居民收入生活水平提高,農村道路條件得到較大提升,農村汽車消費正在進入爆發增長的門檻。而且,農村裡沒有停車位的限制,沒有“上牌”的難題,都有利於農村汽車消費加速普及。

其次,此次“汽車下鄉”在鼓勵增量的同時更強調升級。2009年《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的舉措,更多是刺激“以舊換新”市場,單純做大增量,而此次十部委的《實施方案》並沒有量化具體措施,而是從鼓勵汽車跨區域流通,盤活存量供給,鼓勵農村汽車消費升級等多維度,致力激活農村和欠發達地區的汽車消費,將引導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與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更好地結合起來。事實上,隨著農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開始講究汽車品質,農村汽車消費也早已不再是“四個輪子加沙發”時代。這也將倒逼車企供應更好的產品,有助於產業優勝劣汰。

最後,要營造好農村汽車消費環境。汽車是人類工業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承載著城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但有消費需求和有消費能力是兩個不同概念。由於區域發展不平衡,我國大部分農村居民無論是收入,還是享受的社會基本公共服務和保障水平,都與城市居民有一定差距。而且,鄉村不同區域、不同個體的消費能力亦有差異。為此,需要進一步改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不斷提高農村居民收入佔比,在增強其汽車消費能力的同時,提高農村基礎公共服務和保障水平,解除其消費的後顧之憂。

“汽車下鄉”政策重啟,農村戶口買車有補貼!

2018年是我國車市大蕭條,國家自然要積極推出新政策來維護。那麼對於廣大的國內消費者來說,都有什麼利好政策呢?

1.未來一些地區車主在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車輛購買新車的時候會收到相關補助;

2.對優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給予更大力度的銷售補貼,新能源貨車,在通行範圍和便利性方面獲得更多的政府支持;

3.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 3.5 噸及以下貨車或者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也將獲得適當補貼;

4.放寬皮卡進城限制範圍;

5.二手車限遷政策將取消,二手車銷售舊貨增值稅從3%降到2%;

6.優化汽車限購政策,購車指標將放寬,一些地區可盤活歷年廢棄的購車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