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成立技術公益委員會,號召工程師用技術做公益

3月29日,阿里巴巴集團CTO、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張建鋒宣佈成立"阿里巴巴經濟體技術公益委員會",並聯合螞蟻金服CTO程立向全體技術人發出公開信,號召全體工程師帶著自己的技術投入到公益事業當中。

阿里巴巴成立技術公益委員會,號召工程師用技術做公益

(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宣佈成立阿里巴巴經濟體技術公益委員會)

公開信中寫道:"'公益心態,商業手法,技術力量'將是我們對家、國和世界踐行社會責任的最好方式。""我們受人尊敬,並非因為大,而是理想主義與社會擔當","阿里工程師可以為公益貢獻的不止是技術,更有對產業、產品和商業的理解"。

這是建立在阿里"公益3小時"文化上的一次特殊倡議。阿里巴巴希望工程師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獨一無二的價值。2015年9月10日,馬雲向全體員工發出"每人每年完成3小時公益志願服務"的倡議。在過去的2019財年,阿里技術人已有超過21萬人次參與,公益時超過10萬小時。

"用技術做公益"在阿里巴巴內部一直是星火相傳的公益參與方式。最早2008年汶川地震時,一群技術人自發聚在一起,第一時間加入開發了網絡捐贈平臺,也就是後來的"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淘寶公益平臺最初也是工程師點燃的一顆小火種。幫助找回走失兒童的"團圓"平臺同樣是由一群工程師志願開發。

未來,技術公益委員會將為工程師的技術公益行動提供公司層面的制度支持和資源保障,從推廣科學精神、賦能公益組織、員工公益行動三方面讓科技更具溫度。委員會由張建鋒擔任主席,成員為整個阿里經濟體主要技術骨幹。

附:張建鋒、程立聯名公開信

用技術助力公益,讓科技更有溫度

各位阿里技術人,

今年阿里巴巴將迎來20歲的生日。自1999 年成立以來,我們懷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從一個創業公司成長為全球性的數字經濟體。"溫度"成為了阿里巴巴的天然屬性。我們受人尊敬,並非因為大,而是理想主義與社會擔當。上個財年,僅工程師群體的公益時總和就達到了10萬個公益時,用行動為社會帶來了微小而美好的改變。

2008年汶川地震,一群技術人自發聚在一起,第一時間開發出了網絡捐贈平臺,也就是後來的"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同樣的,淘寶公益平臺最初也是工程師點燃的一顆小火種;"團圓"平臺是由一群工程師志願開發,截止到2019年3月15日,"團圓"系統共發佈3846名兒童失蹤信息,找回兒童3777名,找回率為98.2%; "碼上公益"平臺由50多名工程師利用1000多個小時搭建,吸引了超過4400名"愛心極客"註冊,210家公益機構入駐。

在新的財年即將開始之際,我們向阿里巴巴經濟體全體工程師發出一份倡議:用技術助力公益,讓科技更有溫度。"公益心態,商業手法,技術力量"將是我們對家、國和世界踐行社會責任的最好方式。

因為我們擁有強大的技術能力,更需要承擔責任。我們希望工程師能夠更好的發揮自身獨一無二的價值,將"用技術做公益"的星星之火變成燎原之勢。技術是普惠的,理應全人類共享,讓更多人享受技術進步的好處。我們相信,阿里工程師可以為公益貢獻的不止是技術,更有對產業、產品和商業的理解,從而讓公益力量更強大,不斷向環境問題、貧困問題、疾病問題、不公平問題發起挑戰。

你可以註冊成為碼上公益平臺的一名愛心極客,參加支付寶工程師發起的 "員工科技公益計劃",或者為鄉村的小朋友講授一節科技課程,或者為公益機構搭建一個網站,寫一個關於環境保護的小程序,亦或在論壇中回答解決一個技術難題等……每個舉動,都是一份溫暖世界的能量。

同時,我們將成立阿里巴巴經濟體技術公益委員會,以為社會、為世界作出貢獻作為技術公益的使命,從推廣科學精神、賦能公益組織、員工公益行動三方面讓科技更具溫度。

我們相信,科技的真正力量,在於利用科技成就更多人。

行癲、魯肅

2019年3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