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與妻子豪無愛情可言,為何妻子死後陷於悲痛?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歲),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

季羨林與妻子豪無愛情可言,為何妻子死後陷於悲痛?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東省清平縣(現臨清市)康莊鎮官莊一個農民家庭,六歲以前在清平隨馬景恭老師識字。

1928年-1929年,日本侵華,佔領濟南,輟學一年。創作了《文明人的公理》、《醫學士》、《觀劇》等短篇小說,署筆名希道,在天津《益世報》上發表,那是他17歲—18歲。

1929年,轉入新成立的山東省立濟南高中,那年他18歲。受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季羨林彭德華結了婚。

季羨林與妻子豪無愛情可言,為何妻子死後陷於悲痛?

季羨林的老家清平有早婚的習俗,1929年,季羨林18歲,受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季羨林結了婚。以季羨林當時寄人籬下的處境而言,他是絕對無力反對這樁包辦婚姻的。

妻子彭德華比自己大4歲,只念過小學,大體與季家門當戶對。這樁包辦的婚姻,讓季羨林從一開始就感受到既無愛情可言,也缺少共同語言。

1930年,開始翻譯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婦》、《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麼美麗,多麼新鮮啊!》等,先後在山東《國民新聞》趵突週刊和天津《益世報》上發表,那年他19歲。

季羨林與妻子豪無愛情可言,為何妻子死後陷於悲痛?

高中畢業後考取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後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方向是德文。在清華大學四年中發表散文十餘篇,譯文多篇。

1934年,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畢業。應母校山東省立濟南高中校長宋還吾先生的邀請,回母校任國文教員,那年他23歲。

1935年,清華大學與德國簽訂了交換研究生的協定,報名應考被錄取。同年9月赴德國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師從瓦爾德史米特教授、西克教授,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那年他24歲。

在季羨林留學德國期間,他通過好友田德望認識了街坊邁耶一家。

季羨林與妻子豪無愛情可言,為何妻子死後陷於悲痛?

季老在《留德十年》談到的德國戀人伊姆加德

他當時正在寫博士論文,論文需要先打成清稿再送給教授看。可是他沒有打字機,也不會打字,適逢邁耶家的伊姆加德小姐能打字,自己又有打字機,而且她很願意幫助季羨林打字。他獲得博士學位後,又在德國呆了四五年,其間他又寫了幾篇很長的論文,都是請伊姆加德小姐打的字。所以,直至1945年季羨林離開德國前,還經常去她家打字。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季羨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間漸漸產生了感情。季羨林常到邁耶加做客,邁耶太太在安排座位時,總讓季羨林坐在伊姆加德的旁邊。一對異國青年同時墜入了愛河。但是,季羨內心充滿矛盾與痛苦:自己是一個有妻子、有兒女的人,儘管那是一次沒有愛情的包辦婚姻,但是他必須面對這個現實。與伊姆加德戀愛不僅意味著對妻子、兒女的背叛和拋棄,也意味著把自己的親人推向痛苦的深淵。然而,放棄這段感情,又會使已經深愛著他的伊姆加德失望和痛苦,自己也會遺憾終生。最終,他做出決定,回到中國,不再與其聯絡。

1991年,80歲的季羨林在寫長篇回憶錄《留德十年》時,首次披露了他五十年前這段鮮為人知的愛情經歷。有讀者讀過《留德十年》被這段愛情故事所感動,專程到哥廷根尋找到伊姆加德小姐,

發現她終身未嫁,伴著一臺老式打字機,一等就是60年。為了季羨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陰和愛情。

在季羨林眼中,彭德華是一個典型的東方女性:"上對公婆,她真正盡到了孝道;下對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應做的一切;中對丈夫,她絕對忠誠,絕對服從,絕對愛護。她是一個極為難得的孝順媳婦、賢妻良母。"

季羨林與妻子豪無愛情可言,為何妻子死後陷於悲痛?

季羨林曾經這樣描繪過他家的幸福生活:"

有時候家人朋友團聚。烹飪都由嬸母和德華主廚。飯菜上桌,眾人狼吞虎嚥,她們倆卻往往是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著我們吃,臉上流露出極為怡悅的表情。"

1994年春,彭德華去世,季羨林陷於悲痛之中。他時常會望著先己而去的妻子的遺照老淚縱橫。在《寸草心·我的妻子》一文中,他這樣寫道:"如果中國將來要修'二十幾史',而且其中又有什麼'婦女列傳'或'閨秀列傳'的話,她應該榜上有名,德華永遠活在我的記憶裡。"

1994年,季羨林的妻子彭德華因病去世,在4萬元喪葬費用中,季羨林要求作為兒子的季承出2萬,一個要求出,一個不願出,結果父子交惡。季羨林此時便揚言要與之斷絕關係。季承自小卻很少得到季羨林的教誨,父子關係一向冷淡。

1995年,季羨林父子之間的矛盾開始表面化了,並最終決裂,13年不曾相見。13年後,雙方終於冰釋前嫌。2002年,季羨林住進301醫院前,季承想見季羨林很方便。在2002年後,季承再想見季羨林時,確實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撓。終於在2008年,季承見到了已經97歲的父親,並一直陪著季羨林。

國學大師季羨林,可以說是擁有一個傳奇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