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據總榜冠軍2個月的小程序,和被忽視的中老年市場?

如今,隨著觸網老年人的數量不斷增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數量也不斷增多。截至2018年9月,微信55歲至70歲用戶達到6100萬,較去年同期增長22%。此外接觸小程序的老人也越來越多。

阿拉丁發佈的2018年10月小程序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小程序使用簡單方便、易於上手,符合中老年用戶的使用習慣;老年用戶經常使用的小程序主要集中在視頻、內容資訊和圖片攝影這三大行業。不難發現,這些行業和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息息相關。

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便是前期佔據小程序排行榜冠軍兩個多月的“小年糕+”,正是一款中老年用戶佔比超過60%的產品。

佔據總榜冠軍2個月的小程序,和被忽視的中老年市場?

小年糕是什麼?

集聚了一批中老年用戶的小年糕,說白了就是一款電子相冊製作工具。

佔據總榜冠軍2個月的小程序,和被忽視的中老年市場?

這算不得什麼新鮮玩意兒,早在PC時代就有大把這樣類似的電子相冊製作器。

甚至到了移動端、到了微信小程序,電子相冊製作的核心價值點都沒有變過——無一例外的仍舊是“小白都能一鍵生成”。

二、小年糕憑什麼?

上傳幾張照片,套用模板就自動生成電子相冊,這樣功能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工具,在市面上多不勝數,但憑什麼小年糕能夠一躍衝上小程序排行榜第1名?

1)引導用戶快速體驗,達成激活和分享

小年糕小程序打開第一眼就是佔了半屏左右的製作視頻提示,下面帶著一些美化編輯功能;其他電子相冊製作工具則是採用“+製作”的底部icon作為引導。

佔據總榜冠軍2個月的小程序,和被忽視的中老年市場?

對於年輕用戶來說,甚至小年糕的視覺看著還略醜一些。但是對於一心想做相冊、學習能力偏弱的中老年用戶來說,這簡直就是和“手機字體放到最大”一般的人文關懷。

相冊生成,其實就是用戶在這類產品內的峰值體驗,這個時候的分享概率也最高。年輕人渴望獲贊,被忽視的中老年人想被認可的心,只會多不會少,更多時候只是苦於沒有與時俱進的表達工具。

產品同質化越發嚴重的當下,小年糕通過產品頁面的設置讓用戶能夠第一時間感受到產品的aha時刻,從而在用戶體驗上領先優勢,看似只有一點點,但卻會慢慢拉大差距。

2)用內容黏住用戶,提高用戶成本以提升留存

免下載、免註冊還免關注的小程序,自帶“用完即走”的工具屬性,但既然是工具,只要好用就會帶來口碑傳播。

對於小程序產品而言,分享不是難事,其實真正的難點在於用戶留存。

在體驗過後發現,小年糕的留存武器主要是UGC內容以及基於UGC內容建立起來的用戶社區。相較於其他電子相冊製作工具而言,小年糕有非常強的內容優勢。

佔據總榜冠軍2個月的小程序,和被忽視的中老年市場?

這些內容優勢一方面是依靠早期入局積累下來的先發優勢,但更多的是依靠在運營策略上的持續深耕,比如各渠道的聯動,對用戶社交心理的把控,對運營細節的靈活處理等。

首先,不管是在公眾號還是小程序,都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社區屬性,以及對UGC內容的重視。

佔據總榜冠軍2個月的小程序,和被忽視的中老年市場?

各個模塊都保持了一致性,還可以相互打通。

公眾號可以利用製作功能給小程序導流。早在2017年5月,小年糕僅用1個月時間用戶量就從1000萬漲到了2000萬。而通過小程序的成品提醒可以到公眾號迴流提醒以及上公眾號的優秀內容區。

其次,小年糕對於自己的核心用戶——中老年用戶的社交需求和心理的尊重與把控。

如前所說,在退休邊緣的中老年人想要的認可一點不比年輕人少。儘管互聯網跑得老快,把自己甩得老遠,但他們仍舊希望能夠在社交領域佔據一席之地,證明自己還寶刀未老。

佔據總榜冠軍2個月的小程序,和被忽視的中老年市場?

(老年用戶對自己作品的手寫數據記錄)

引用一段小年糕用戶的話,大家可以從中感受一下中老年人被滿足的心情:

“這個小程序是夏天跳廣場舞時‘舞友’教會我的,以前從未想過我這麼大年紀了,還能弄明白這種高科技,其實挺容易的。”by郝建華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將配以文字的圖片製成電子相冊,低配版的短視頻或許已經足夠滿足他們對於“酷炫高科技”的想象了。

小程序降低了他們使用應用的門檻,並且完全可以滿足他們的更多應用需求。因此很多小程序在影響年輕人的同時,也逐漸向“銀髮人群”滲透,比如“糖豆廣場舞視頻大全,美篇、憶年,遊戲類小程序歡樂鬥地主,拼團電商小程序拼多多等。

這些符合老年人習慣的產品製作思路,是讓老年人迅速“入坑”小程序的關鍵。

對於小程序創業者來說,微信中老年用戶的數量是逐年增加的,60後、70後已經進入中老年,再往後推下面的中老年群體,一代比一代更具有互聯網基礎,中老年市場你覺得如何呢?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留言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本文內容整理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