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今天

日常生活中,最讓人糾結的是真假難辨的健康知識。去醫院就診時,常常是患者太多、醫生太少,每次看病都沒時間細聊。

其實有很多靠譜實用的小知識,醫生一直都想告訴你。

內科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1. 量血壓時,最好把左右手都測一下。

通常以高的那個為準。

多測幾次求平均值,血壓值更準確。

2. 每天梳頭 100 下並不能「健腦」。

學一種樂器,學一門語言,學一個新手藝……這些對大腦更有好處。

不過,梳頭 100 下也有好處,畢竟常用那隻手會更「壯」一些嘛。

3. 不建議靠喝紅酒,保護心腦血管。

動物實驗表明,紅酒中的白藜蘆醇可能對心臟有益。

但如果把有效劑量換算到人身上,相當於每天要喝 1000 升左右的紅酒。這誰受得了?

而且,酒精傷肝且致癌。

4. 得糖尿病並不是因為糖吃多了。

糖尿病的病因很多,比如先天的遺傳因素、後天的環境因素等,跟吃糖沒有必然聯繫。

但少糖少油的飲食,還是會降低發病的風險。

5. 無論哪種貧血,吃阿膠、紅棗、紅糖都沒用。

缺鐵、缺乏維生素 B12 和葉酸、重金屬(鉛)、遺傳……這些常見的貧血病因,吃它們都沒法解決。

6. 打鼾不是睡得香。

打鼾是呼吸不暢導致的響聲,嚴重打鼾可能導致「睡眠呼吸暫停」,很危險,建議及時諮詢醫生。

7. 如果出現下面的情況,很可能是中風徵兆。

●一側肢體麻木,活動不便;

●口角歪斜;

●說話不清;

●頭暈頭痛;

●昏睡,很難叫醒;

●甚至劇烈嘔吐、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8. 先考慮從食物中攝取鈣。

我國成年人推薦每日鈣攝入量是 800~1000 毫克。

如果每天喝奶可以保證在 300 毫升以上,吃蔬菜 300~500 克,其中深色蔬菜佔一半,再配合其他日常飲食,是可以達到推薦的量的,可以不用額外吃鈣片。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兒科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9. 不要給 1 歲以下的寶寶喂蜂蜜。

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梭狀桿菌,產生肉毒素。

小於 1 歲的寶寶腸道環境很脆弱,對毒素反應更敏感。吃了蜂蜜後容易中毒,出現嚴重症狀。

10. 6 個月之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喝水,1 歲以內的寶寶也不要吃鹽。

因為母乳和嬰兒配方食品裡都有了。

11. 孩子也怕熱,不用裡三層外三層地裹著。

有一種冷,叫做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覺得你冷;有一種「病」,叫做「穿衣強迫症」。

12. 寶寶感冒發燒,不要用酒精擦浴,也不要「捂汗」。

酒精擦浴可能引起酒精中毒。

捂得太緊,熱壞了、脫水了,孩子只會病得更重。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外科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13. 燙傷了,別亂抹東西。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衝(冷水 / 自來水衝,不要用冰水);

●脫(脫下燙傷處的衣物);

●泡(在冷水中持續浸泡);

●蓋(蓋上乾淨的紗布或毛巾);

燙傷後塗牙膏、醬油、豬油、麵粉……統統不可取。

14. 一天大便 3 次到一週大便 3 次,都是正常的。

只要便便的樣子正常,別糾結次數。

15. 不管有沒有高危因素,50 歲以上都應該去做一次腸鏡檢查。

一次檢查,排除危險。

16. 骨折的病人,反而不太適合喝骨頭湯。

因為它最補的不是鈣,而是脂肪。骨折了行動不便,吃胖了反而增加負擔。

想補鈣,多吃深綠色蔬菜、豆製品和牛奶。

17. 吃「發物」不影響傷口癒合。

真正影響傷口癒合的因素是:年齡、高血糖、感染、局部血液循環狀況、吸菸……

各種「忌口」、不吃東西,容易營養不良,更會妨礙傷口癒合呢。

18. 強健膝蓋,可以做一做靠牆靜蹲。

就是像圖片中的動作。膝蓋不要超過腳尖,也不要內扣。蹲得多低,以膝蓋不覺得痛為準。

堅持上半分鐘左右,重複五六次。覺得累了就站起來。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腫瘤科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19. 肥胖會增加腫瘤發病率。

研究證明,部分惡性腫瘤發生的風險,會伴隨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幸運的是,和其它致癌因素相比,肥胖是一種可以逆轉的致癌因素。管住嘴,邁開腿,控制好體重。

20. 不存在能防癌抗癌的食物。

 大蒜、綠茶、秋葵等能防癌抗癌的說法,都沒有經過科學考證。

如果吃某種食物就能一勞永逸、遠離癌症,這樣醫院恐怕要開到菜場裡了……

21. 吃「發物」不會讓癌症復發。

現代醫學中,並沒有「發物」一說,所以基本不存在「忌口」的說法,而「一種食物就能讓癌症復發」的說法更是沒有科學依據。

實際上患者更應該吃一些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保證足夠的營養才有利於治療後的恢復。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婦產科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22. 宮頸糜爛不是病。

看到治宮頸糜爛的醫生,最好掉頭就走。因為「宮頸糜爛」不是病,絕大多數情況都是正常的生理改變。

23. 傳統的「坐月子」有害。

產後的媽媽的確需要護理,但絕對不要不洗頭、不洗澡、不刷牙、不下床、不出門……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口腔科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24. 80 歲的老人也能有 20 顆健康的牙。

不要再覺得「老掉牙」是宿命,只要你定期看牙醫,堅持護牙。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皮膚科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25. 吃再多膠原蛋白也不能美容。

吃進去就成了氨基酸,並不能直接變成皮膚上的膠原蛋白。塗在臉上也沒用,因為皮膚吸收不了這種大分子物質(蛋白質)。

好好吃飯多喝水,這才是皮膚變好的基礎。

26. 防曬不僅能防止變黑,還能預防皮膚癌。

陽光中紫外線可能引發惡性皮膚腫瘤,所以,需要曬太陽,但別曬太狠。注意抹防曬霜。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五官科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27. 關燈玩手機、看電視、看電子書……對眼睛傷害更大。

既然關了燈,就安心睡覺吧。

28. 卡了魚刺不要吞飯。

試著咳出來、夾出來,不行就去看醫生。

29. 配一副合適的老花鏡。

上了年紀,眼睛生理調節功能下降,會出現「老花」。

提高環境亮度,把手機字體調大,避免長時間連續看書看電視,都對眼睛好。

建議去正規醫療機構驗光,配一副合適的老花鏡。

30. 不要用指甲、掏耳勺、火柴棍等掏耳朵。

用指甲、掏耳勺、火柴棍或其它細棒狀物,伸進耳道用力掏容易損傷耳道皮膚甚至鼓膜。

大部分人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

30條醫生最想告訴你的知識,get!


這些養生小常識,大家都掌握了嗎?

養成良好的習慣,讓身體健健康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