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法定節假日學生作業多這個問題?

濟南人民歡迎您


情況不是這樣的,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個別現象!

其實我原來也會不管啥樣的節假日,我都會佈置一定量的作業,但是後來,就沒有佈置了,只要是國家法定節假日活動我都不會對所有孩子佈置作業!

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他們,只要平時抓領分分秒秒,不需要你假期刻苦的,該玩就放心的去玩,別被我的作業所牽掛!每一次他們都歡呼雀躍的!

假期就應該讓孩子出去走走,別老是一天學習,作業的,不出去看看,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只有知道外面的各種美好都是需要我們奮鬥才能獲取的,他們才會真正的改變學習態度,這樣比你佈置很多作業給他更有意義!

我也提倡所有的老師為他們的假期開綠燈,讓他們全身心的去盡情的擁抱大自然,放飛夢想!


楊鍋來了


法定節假日學生作業多,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實際上,不僅法定節假日,就是普通時候,學生的作業也不在少數。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教育系統的領導,特別是縣以下的地方上的教育領導,他們的教育思想、目的就是抓學生成績,那一線教師能不聽嗎?

第二,學生成績與教師的工作業績,評優樹先,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等相聯繫,也就是與教師有切身利益關係的種種方面聯繫密切,作為教師那一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呢?

第三,原因也與家長有關。很多家長總希望老師多佈置點作業,以此拴住孩子,既可以不讓孩子到處跑,也有助於孩子的成績。用當今時髦的話說,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客氣的說,家長讓孩子上輔導班就是這個意思。

我作為教師,在這方面是不夠格的,因為我佈置家庭作業少,假期作業少,個別家長開始過問一下,可明白了我的意思之後就不再過問,也沒有怪我的。樂得我一直“逍遙自在”!

我是教數學的,我認為數學想學好,不在於做題多少,在於方法!只有適當的練習才是最重要的。題海戰術要不得!


瑞豐131


多乎哉?不多矣!假期自然是對知識進行總結歸納的好時節,查缺補漏的好機會,不留作業,是不負責任的;留太多作業,那也是無效的。我的做法是:留彈性作業。以人教版八下語文為例,我留了《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核舟記》三篇文言文的複習,聽上去不少吧?可是這都是在學校考過無數輪了,所以,重點來了,只寫做題!只要將考過的卷粘在作業本上,證明自己的錯題題目,然後再寫錯題即可。這樣既減少了作業量,又糾正學生隨手扔卷的錯誤學習習慣,針對性強,印象也深。有很多全對的孩子這作業直接免了。基礎作業有彈性,拔高作業也有彈性。比如作文,平時當然有練筆,可是時間所限,不能在學校完成,假期當然要完善了。基礎差的就背自己寫過老師改過的標準文,不求高分但求不扣分;能力強的就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開卷有益陶冶情操一個都不能少!古人壯遊,我們今天才可以領略《夢遊天姥吟留別》的奇險壯觀;品味《醉翁亭記》的泉香而酒洌;傾聽《小石潭記》的如鳴珮環……遊而不思,覽而不學,那是褻瀆山水,唐突林泉。面對自然山水,古人都是有感而發,不寫不足以抒胸臆,我們寫不出精品,還不能學寫仿寫麼?尤其對孩子,習慣成自然。即便看個電影,《流浪地球》看得熱血沸騰,查閱無數背景資料之後,再寫個觀後感,都可以拋卻表面繁華,對家國情懷有更深的認識,何嘗是壞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別把生活和學習割裂開來。春節我留的作業還有寫對聯貼對聯呢。結果開學一堆孩子告訴我太多人家把對聯上下聯貼反了,因為他們知道了對聯的寫作規則,這作業哪有痛苦?馬上端午節了,我準備留包粽子,讀屈原傳記的作業了,又是彈性作業,哈哈!





桃子2420250


知識改變命運,這是成為了許多人眼中一句認可又支持的詞語。俗話說,人要活到老,就一定去學到老,是的,一個人沒有知識就等於是文盲,凡事都很難做得有聲有色,指望出人頭地就不那麼簡單了。我認為只有去多學知識,又要來學好知識,更要會運用好知識,這才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唯一改變命運的出路。

學到知識,學好知識,就要跨入校園的大門。老闆們耐心的教誨,學生們認真的聽講,老闆們無私的付出,學生們努力的吸收,這就是他們一種自然規律的默契。一直以來,我們都非常的支持與配合,默認與理解,而且又非常自覺的接受了這種學習的方法與方式。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進步,需求的知識領域也越來越有顯著的時尚化和品味感,這無心迫使老師們對知識滿載傳送熱潮的渴望,同樣也壓趕著學生們對知識滿入而收的信心憧憬。不僅如此,就連父母們那種求知慾求的心態狂也一湧而出,成為了當今知識屆領域的頭條首頁和熱門話題。

原本我們的教學秩序與教學課程都有著法定的擬定,週一至週五為正常的教學時段,週六週日為教師和學生的雙休日,還有其它一些法定的節假休息日,這些時間都是供於他們自由的休息,能夠有助於他們對工作和學習壓力的釋放,按常理這對二者之間的調節應該沒有任何的瑕疵,矛盾和衝突,應該是互補互利的。可到現今的局面與形式是切然的相反,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狀態和不好解釋的情景,原本屬於他們自由享受的權力與空閒,原本屬於他們應該得到的尊重與保護,怎麼會返味變質呢。每當我們聽到學生回答的問題是越來越難,每當我們看到學生的作業是越來越多,每當我們提到學生們的書包是越來越重,每當我們瞧著學生們寫字是越來越快,每當我們陪著學生們補課是越發越頻繁,這真的不難發現他們從早的憂到晚的慮,從室內的壓到室外的累,真的是喘不過氣來,疲憊不堪呀。與此的同時我們也看到老師們更是忙前趕後,教這學那,走東訪西,正是在搜索更多的教學途徑,更好的教學質量和更寬的教學門框,這些真的能夠有益有利於鞏固補償他們的學習成績。我看未必,過多的課外作業和課外補課,只會在無窮的消耗他們的腦力能量,其實我們有足夠的講臺和教堂空閒,學會和掌握教材上的知識是完全有把握的。

我們從強大的背面推動來說,父母是有著明顯的助力作用,前途的發展,命運的改變是他們對兒女唯一不可動搖的思維立場,傾盡投資他們的學業,也全力配合老師的優教良補,這並不否認他們的判斷力,同樣也不會責怪他們的愛心力,我們主要是擔心孩子們對優教良補是否有承載的能力與吸收的能力,這才是父母們需要對孩子們及時的瞭解與關注。

說來也是,名師出學霸,益母出孝子,望子成龍,人人皆有之,誰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功成名就,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輝煌騰達,這是一個無可厚非的事實,沒有說不去的理,但我們還是要忠告和建議學子們,要正確運用好優教良補的優越性,再適應於自己有利的時間,去發揮好自己的真正能力水平,獲取更多更好更強的知識,順祝你們學習進步!


龍騰虎躍242050831


作為一名老師,我來談談我的看法。假期,歷來老師都不怎麼想讓學生好過,並不是和學生有仇,而是擔心經過一個假期後,學生的成績會下滑,從而給老師帶來考核的壓力。這也從另一層面凸顯了學生學習知識的不牢靠。每科老師都帶著這種看法,學生的假期,又有什麼意義?我只能從我的科目出發,給學生儘量少或者合適的作業,不能一點都不給。現行教育體質下,成績對老師而言不光是認可,更是考核,所以,這種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反而作業少了,有的家長還不樂意了,認為老師不負責呢。所以啊,多方調和,達成共識,才是王道。


閒情偶寄家長裡短


這就是現行教育的痛點之一了,作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外複習學習課堂知識,但現在卻是被過度使用!其實這主要來自於教師考核制度的壓力,老師考核需要達標,與每個學生的成績都會掛鉤,為了完成甚至超額完成,就會把課堂上所學知識通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在家也要反覆熟悉!

尤其是臨近大考,各類複習題海戰術押題應試,試問學生從習題和作業裡能學到真正可應用的知識麼?但現行體制如此,發奮苦讀只為一個達標的數字!一入社會全部歸零,還得從頭再來!

不過這事只能發發牢騷,畢竟如此根深蒂固傳承千百年的學習體制不是想改就改的!


塞島拖哥


我們班節假日我從來不佈置作業,假期就是用來玩的,我讀書的時候就最討厭出去春遊秋遊回來還要寫作文,不如不出去。節假日好不容易休息還要寫作業,太可惡。所以我現在從不要求我的學生旅遊回來寫作文,玩就撒歡玩,不要有負擔。長假也是,把握課堂四十分鐘沒必要那麼折騰孩子。好的孩子不用做那些重複的作業,不好的孩子有的真的補也補不出來,不如開心過完九年義務,再學個謀生的手藝。


默瀾愛在


學生作業多不是老師為難學生 而是社會競爭力強,如果不佈置作業老師落得清閒,不用批改,不用檢查,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不得也而為之。對老師也沒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就不能理解呢。只是教師佈置的作業要精而細,有效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牛牛32572


我是老師,堅決反對假期、週末給學生布置大量作業!


彩雲追月141328412


學生也是人,放棄當下所有的生活。去為將來做鋪墊很不值得。不是說活在當下嗎?如果一個人在自己年老的時候回憶人生居然發現自己生命中最好的年華是在灰暗中渡過的。讓你再重新活一遍你還會選擇那樣去活嗎?其實生活並不需要你花那麼多的時間去儲備什麼?犧牲掉整個花季不值得的。現在的教育很不人性,也沒有價值。走極端路線把人都教偏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