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到底該不該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

甜穎子


很多人為溥儀鳴不平,比如說溥儀在故宮自己家裡住得好好的,卻被馮玉祥帶兵攆出來了;後來回到故宮看一看,明明是自己家,居然還要收門票,真是可憐,讓人同情。

與此同時,很多人斥責馮玉祥是倒戈將軍,沒有節操,沒有契約精神——因為他把溥儀趕出故宮,才導致溥儀投靠日本人。


這種觀點無疑是雙標——馮玉祥政治上的善變,我不喜歡他,所以他做的一切都是錯的,令人厭惡的;我對故宮收門票有意見,所以替溥儀鳴不平,溥儀是可憐的。

溥儀為何被趕出故宮

辛亥革命爆發,溥儀退位後,臨時革命政府擬定了《清室優待條件》,允許溥儀“暫居宮禁”,但僅限於故宮的內廷,即原來的生活區,故宮的前朝作為文物陳列區。

需要注意的是,溥儀只是被允許“暫居”故宮內廷,此時的故宮已歸屬國家所有,而不是清朝皇室或溥儀的私產,就好比我們租住或藉助在他人房產中,這套房產的所有權並不是我們的,這跟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日本根本不同,不可同日而語。


更重要的是,《清室優待條件》實質上不是雙方平等協商的合同,只是臨時政府單方面許諾的條件,一旦出現變化,可以單方面修改,溥儀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也沒有那個實力。

但溥儀暫住在故宮,給當時滿清的遺老遺少形成一個印象,大清還沒亡,皇帝還在,我們還有復辟的希望,而溥儀當時也有強烈復辟想法,還和外面的復辟勢力相互勾結,後來張勳的辮子軍就是這樣利用清朝皇室的號召力,成功實現短期復辟的。

另外,溥儀還利用住在故宮的便利條件,大肆盜竊故宮前朝陳列的文物,由於沒有專門機構對故宮文物進行管理,溥儀此舉給國家文物造成了重大損失,所以後來馮玉祥才在1924年發動北京政變,修改了《清室優待條件》,把溥儀趕出了故宮。


至於溥儀和日本人勾結,醞釀復辟大清,甘心情願當了漢奸,這事怪不得別人,只能怪溥儀,馮玉祥是把你趕出了皇宮,但要不要當“滿奸”投靠日本人,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溥儀自己手裡,最終是他自願做出選擇沒有任何人威逼。這就好比一個人打仗打不過別人,跑去找一個有權有勢的人認作乾爹,明明是他沒有氣節,難道還要怪對方打他不成?

換句話說,即便溥儀還在故宮,日本人也會扶植別的傀儡政權;即便溥儀還在故宮,他也不會放棄復辟滿清的夢想。



溥儀回故宮需購買門票

很多人認為,故宮博物館收門票是新中國以後才開始的。其實,就在溥儀被趕出故宮的次年也就是1925年,民國政府便成立了故宮博物院,代表國家對故宮文物進行管理,並在當年對社會公眾開放,收取門票參觀,主要用於故宮文物的管理修繕工作。

至於溥儀回故宮的事情,發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也沒什麼好可憐的。

1959年,溥儀被特赦出獄,並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園工作,而溥儀在監獄中的獄友杜聿明、沈醉也都留在了北京。


有一次,杜聿明和沈醉邀請溥儀去遊覽故宮,溥儀一開始不願意去,怕觸景生情,但架不住兩人的生拉硬拽,最後還是去了。

三人到了故宮門口,一看很多人都在排隊買票,他們只好也遵守規則,排隊買票,溥儀蹙起眉頭,頗有感慨地說了一句:“我今兒回自個兒的家,還要買門票?”

此話一說,杜聿明和沈醉不禁哈哈大笑,溥儀也是自我調侃,跟著也被逗樂了。


眾所周知,辛亥革命是一場極其不徹底的革命,革命的成功只是表面的成功,革命的勝利只是暫時的勝利,滿清殘餘和封建勢力仍然十分頑固而強大,一不小心便會捲土重來,革命成果便有可能一朝喪失。在這種情況下,馮玉祥看似簡單粗暴的舉動,或許不失為快刀斬亂麻、徹底終結復辟希望的有效招數。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答案很簡單,不應該。說句不好聽的,馮玉祥把溥儀驅逐出紫禁城體現的是馮玉祥政治上的短視。

根據清室與民國簽訂的《大清皇帝優待條例》的相關規定,馮玉祥此舉等於是違反了協議的內容。別說什麼協議沒用,正是由於民國政府保留並優待前帝國皇室,給中國帶來了好處。

第一,體現民國政府繼承清政府的合法性,體現民國政府和清政府之間只是政府的變更,主權沒有發生改變。當然,很多不瞭解政治的小清新以及鍵盤俠根本不會重視法理,只知道比拳頭。凡事都有一個依據,而對於國家、政府來說,最有利的依據就是法理。根據《大清皇帝退位詔書》,清政府將國家主權、法統移交給民國政府,已經給民國政府接收全國政權提供了法律依據。

這一點從民國到共和國是被普遍承認的,袁世凱就曾說過中華民國之疆域繼承自前帝國;孫中山、蔣中正都強調過中華民國政府繼承清政府的領土主權;共和國也曾經強調過這一點。

第二,通過保留皇室,民國政府在一戰中廢除了不少不平等條約。一戰後很多列強都不同程度的分崩離析,比如說德意志帝國崩潰后皇室流亡海外;奧匈帝國四分五裂,哈布斯堡皇室被驅逐;俄羅斯先後經歷了兩次政變,皇室也被蘇俄清洗。民國政府藉機宣佈廢除與這些國家的不平等條約,原因很簡單:我國保留並優待前帝國皇室就是為了體現民國政府推翻帝國政府僅僅是政府更替,你們又是驅逐皇室,又是清洗皇室的,有什麼資格繼承你們前帝國的政權。

這招其實玩的很不錯,雖然損點,但是卻又理直氣壯。

為何溥儀不應該被逐出紫禁城?那是因為被圈在紫禁城的溥儀更好控制。

對於民國政府以及溥儀來說,紫禁城就是一個牢籠,溥儀是裡面的囚徒,所以把溥儀供在紫禁城裡就是變相的軟禁。民國有一句名言:民國不如大清。因為民國就是軍閥鬥毆去了,哪有時間來發展經濟,所以人們自然會多少能懷念能夠維持國內穩定的清政府,從張勳復辟就能看出,北京內外城老百姓自覺的戴假辮子掛黃龍旗,甚至還有紙質的黃龍旗,充分說明當時老百姓並不排斥復辟。

這一點民國政府是心知肚明的,為了防止溥儀被各路勢力拿來當幌子,民國政府必然要把溥儀控制在自己手裡,因此把溥儀繼續圈在紫禁城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而歷史也早已證明了馮玉祥的愚蠢,溥儀被驅逐之後,等於是縱虎歸山、縱鯨入海,最後被日本特務利用,弄到東北當了傀儡皇帝,也是讓人貽笑大方。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回答這個問題前看了很多人的回答,都在說馮玉祥應該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但個人認為不應該,溥儀待在紫禁城雖然會造成一些壞事,比如讓民國每年都要拿出400萬銀元去供養,可以在紫禁城繼續稱帝等等。不過我們要知道讓溥儀待在紫禁城顯然利大於弊的。



眾所周知當年袁世凱為了讓清帝自願退位,他給出了很多的優待條件。其中一個就是允許溥儀暫時居住在紫禁城的內廷中,然後可以繼續在紫禁城內做他的皇帝,一切用度皆不變,而後在某一個時間點再將溥儀從紫禁城遷往頤和園內居住。按理說這樣的安排雖有點太過優待於溥儀,但是卻也有很數不清的好處。



首先在當時只有這樣豐厚的條件才能讓清廷同意簽訂退位詔書。要知道在當時革命軍雖佔據了清廷的半壁江山,但是蒙古、東北、直隸、西藏和新疆等地還是在清廷的手中。一旦革命軍逼迫著清廷走向狗急跳牆的地步,並與列強簽訂各種賣國條約的話,比如將蒙古割讓給沙俄,將西藏割讓給英國。要知道當時清廷才是整個中國的合法政府,如果真到那個時候,各大列強絕對會幫助清廷鎮壓革命軍。所以到那個時候,誰生誰死還真的說不準了。



也就是如此只有讓清廷自己同意退位,革命軍才能達到成立合法政府的目的,也能維護整個國家的統一。而袁世凱之所以會同意讓溥儀繼續住在紫禁城,個人覺得除了袁世凱還是有點念清朝的好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將溥儀牢牢監控在自己的視野內,只要溥儀還在北京,民國政府就不怕列強或者其他別有用心的人會拿溥儀來幹嘛。



可以說袁世凱之所以讓溥儀留在北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一旦讓溥儀脫離民國政府的控制,然後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控制住溥儀,再次重演三國時期那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出來,如果真到那個時候整個中國勢必會受到巨大的威脅。而事實上真是如此,當年馮玉祥將溥儀逐出紫禁城後,之後居然不管不顧就讓其到了天津,要知道此時的天津早已被列強控制,這個時候讓溥儀到天津居住,就是明擺著給那些有心之人的機會。


最終日本人先下手為強,他們將溥儀接到了東北,並建立了以溥儀為首的偽滿洲國。可以說在當年日本人能夠那麼快的就控制住東北的局勢,很大原因就是藉助了溥儀這位前清皇帝的影響,要知道東北可是清朝的龍興之地,這裡大部分都是滿人,而作為清朝的皇帝,滿人的陛下溥儀,他在東北的聲望是無人可及的。也就是如此,日本人在溥儀的協助下牢牢的掌控住了東北,也正是有了溥儀的幫助,他們才能隨意的調配東北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同時日本人也利用溥儀的身份最終讓其他列強默認了日本對於東北的佔領。



所以說如果當年馮玉祥能夠想到這些會出現的危險,他就不會將溥儀逐出紫禁城後就放任不管。實際上在當時馮玉祥將溥儀趕出紫禁城並沒有錯,他錯就錯在將溥儀趕出紫禁城後卻不再管,可以說哪怕馮玉祥將溥儀感到北京城的任何一個王府中居住,甚至是任何的大宅子里居住都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不讓他離開紫禁城,然後將他牢牢盯住。



可是馮玉祥沒有這麼做,他只想著將溥儀趕出紫禁城,成就他自己的那份所謂的好名聲,卻沒有袁世凱的那份遠見。他不知道讓溥儀脫離民國政府的掌控會意味著什麼?他也不知道溥儀雖失去帝位,但他的作用卻依然是巨大的。我想當年的他在看到溥儀跑到東北,被日本人立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的時候,並幫助日本人牢牢佔據東北的時候,馮玉祥的心情肯定的複雜的,或者其實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馮玉祥是罪人吧。


澳古說歷史


完全應該,合理合法。


也許有人要說,紫禁城是他們清室的財產,憑什麼把他們趕走?紫禁城果真是清室的財產嗎?是滿清從盛京帶來的嗎?

全國人民舉全國之力養活它們清室一家老小,你要有點作為也就算了,清室就是一群窩囊廢,只會禍國殃民,魚肉百姓,紫禁城裡面的點點滴滴都是老百姓的心血換來的,是國家的,不是它清室的私人財產。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在取得政權後,徵得攝政內閣的同意,馮玉祥於11月4日召集北京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壁,要求他們立即驅逐溥儀出宮,於是賴著不走的溥儀一夥被趕出了不屬於他的紫禁城。


後來一些滿清遺老和清迷們紛紛出來翻案,說馮玉祥違約,無權驅逐溥儀,什麼有失政府信譽等等,馮玉祥果真做錯了嗎? 首先看看是誰違約在先,民國政府給出的“清室優待條例”,其中第一句就是“清帝贊成共和政體”,此為合約的前提。

但清廢帝溥儀並沒有完全遵守,仍在北洋政府的庇護下復辟帝制,1916年6月14日,辮子軍張勳進京,於1917年7月發動了擁護廢帝溥儀復辟登基的政變,鬧劇歷時共12天,溥儀是全程參與,這也正合他的意圖,它就是不甘心清朝的滅亡,自己從皇位上被趕下來。

說得好聽點這場鬧劇叫“張勳復辟”,說得難聽點的叫“清室謀反”,這就是清室違約在先,率先單方面撕毀協議。


想想當年滿清對待明室,不僅是毫不留情,而是慘絕人寰,康熙抓到了75歲隱姓埋名的朱三太子,依然以“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將其凌遲,然後將他的家人全部殺掉,可見其狼子野心。

按照大清對待大明的標準,廢物溥儀即便投降了但造反之心不死,也應該送到菜市口去凌遲;從這一點來看,馮玉祥只是將它們驅逐出紫禁城,真是太便宜它們了。

如果按照蘇聯十月革命對待沙皇的作法,清室早就被殺絕了,還能讓溥儀活到60多歲,真是糟蹋了糧食。


甚至還有人說是馮玉祥逼的溥儀投靠日本人,給東三省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真是笑話,廢帝溥儀自始至終不亡它的皇帝夢,已經爛到骨子裡了,溥儀也不是三歲小孩了,除非它是腦殘,他不知道為日本人賣命的後果,按理說亡國之君就是要以死殉國,而毫無骨氣的溥儀為了自己所謂的皇帝夢竟然去做日本人的兒皇帝,出賣國家利益,它才是民族的罪人。


遺產君


作為中國歷史著名的反戈將軍,驅逐溥儀出宮這事做的十分馮玉祥。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在去前線的途中突然回師北京,發動北京政變。

馮玉祥為什麼反水,這個以後開貼專門說,但對吳佩孚無疑是當頭棒喝,本來和張作霖打的就不順利,忽然後背中了一箭,再加上狗肉將軍張宗昌的撕咬,幾乎全軍覆沒,最後不得已帶著親信坐船逃亡南方。

做了老大的馮玉祥第一件事情就是罷免曹錕。曹老闆靠行賄當上大總統,手裡沒幾個兵,吳佩孚不在,他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曹錕下臺還不算完,馮玉祥還順道把曹錕的大馬仔李彥青給槍斃了,家產收歸國有,除此以外,曹錕弟弟曹銳的家產也被收回,可憐的曹銳,被馮玉祥這麼一嚇,當天就吞鴉片死了。

馮玉祥這麼做,看起來好像有理有據,其實有點壞規矩,那個年代城頭變幻大王旗,各路軍閥打歸打,多少有點底線,搶了地盤就差不多了,沒有必要趕盡殺絕。孫傳芳還不就因為殺了施從濱,後來被施劍翹尋仇殺死。

但馮玉祥可不這麼想,曹錕不過是個紙老虎,根本不是事,他還想做件大事:把溥儀趕走。

馮玉祥想收拾溥儀是老早就定下來的事,當年做旅長的時候趕上張勳復辟,參與討逆的馮玉祥極力進言段祺瑞趕走溥儀,無奈那時候人微言輕,沒人當回事,現在做了老大,當然要放飛自我。

要說溥儀和馮玉祥也沒有什麼大仇,馮玉祥為什麼就容不下溥儀呢?

有幾個原因。

第一就是馮玉祥就是不待見皇室,當初張勳復辟的時候馮玉祥就覺得,留下溥儀遲早是個禍害,只要他們住在紫禁城,就總會有些軍閥希望借屍還魂,1922年溥儀大婚,各路軍閥、滿清遺老紛紛送賀禮,儼然一副武林盟主的樣子,風頭無兩,在馮玉祥看來,與其留後患,不如攆走他們,一了百了。

第二就是向孫中山示好。彼時辛亥革命已經過去十多年,但孫大炮依舊是個漂泊不定的嘴炮,袁世凱死了,中國卻亂成一鍋粥。馮玉祥這麼一鬧,幾乎把北方所有軍閥都得罪了,唯有南方的孫中山算是和他一道反直,所以馮玉祥通過攆走溥儀主動示好,以爭取盟友。

從道理上來說,馮玉祥攆走溥儀並無不適之處,但從法理上來說有些不合,溥儀退位相關待遇是民國政府與清廷達成一致的,如此出爾反爾法理上說不通。而且當時溥儀在民間依然擁有一定號召力,盲目處理並非上策。

溥儀下臺也引發了北方社會保皇派的強烈不滿,後期吳佩孚捲土重來與張作霖夾擊馮玉祥,馮玉祥連個盟友都沒有,還被各路軍閥落井下石,與此不無關係。

而不甘心就此淪為草民的溥儀,最終被日本人撿了漏,出任偽滿洲國皇帝,給後期的北方局勢又帶來了許多不便。



日慕鄉關


清朝滅亡時根據和民國達成的《清室優待條件》避免了亡國之君及其家族被殺的悲慘下場,人身安全和私人財產包括祖陵宗廟都得以保全,無疑是時代的進步。退位的末代皇帝溥儀可以居住紫禁城是條款裡規定的,民國優待了清室,可退位的溥儀和清室遺老遺少們並不安分,一直想著復辟大清。1917年6月,一直沒剪辮子的“辮帥”張勳帶著“辮子軍”藉著調解“府院之爭”進了北京城,發動政變趕跑了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擁戴溥儀重新坐上龍椅執掌國家,清朝復辟了。清室顛覆民國已經從根本上違約了,這算不算“謀反”?民國優待清室總不至於優待到可以推翻顛覆民國的程度吧?想想晚清那些“謀反”想要推翻顛覆清朝的革命黨人,鄒容20歲死於獄中,陸皓東喻培倫林覺民秋瑾徐錫麟,還有武昌首義前一晚就義的楊洪勝劉復基彭楚藩,清朝何曾優待過他們?馮玉祥也搞過反清的“灤州起義”,起義失敗同伴戰友們紛紛戰死或被捕殺就義。《清室優待條件》不是民國必須遵守而清室可以隨意踐踏違約,馮玉祥只是把溥儀驅逐出紫禁城已經夠寬容了


立志成蟲


縱橫覺得,要討論馮玉祥該不該將溥儀驅逐出紫禁城,應該先講講袁世凱逼迫溥儀退位時,為何會簽訂《清室優待條件》,允許溥儀繼續在紫禁城的小朝廷裡養尊處優呢?

當時的革命軍已經控制了南方大多數城市,但是京畿、東北、蒙古等地還在清朝的掌握中,厚待清室成員,可以換取清帝自願退位,和平取得東北等地的控制權,避免清廷魚死網破,割讓城池換取蘇聯、日本等列強的支持,否則不但革命軍前途未卜,連中國都被列強瓜分了。

其次,溥儀雖然退位,但是影響力還是有的,將其奉養在紫禁城,就能夠監視他,斬斷他與外界的聯繫,避免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威脅自己的統治。


那麼馮玉祥為何執意將溥儀攆出紫禁城?

馮玉祥是著名的倒戈將軍,僅直奉之戰他就先背叛了曹錕、吳佩孚,又得罪了張作霖,在北洋軍中他已經臭透了,自身兵馬不強,又無盟軍支持,馮玉祥深感危機。

在倒戈張作霖,為奉軍打開入關隘口後,馮玉祥決定殺回北京,搶先張作霖一步佔領紫禁城,攆走溥儀,將紫禁城的財寶充作軍餉,壯大自己的軍隊。

更重要的是,北洋軍混不下去了,馮玉祥便打起了拉攏革命軍的主意,驅逐溥儀就是剷除最大的封建毒瘤,是標榜自己革命之心的最好方式,實際證明馮玉祥這招挺高明的,搖身一變就成為了國民政府的高官了。

馮玉祥驅逐溥儀又導致了怎樣的後果呢?

在馮玉祥槍桿子的逼迫下,溥儀萬般無奈帶著家眷離開了紫禁城,昔日的皇帝,如今喪家犬一般的狼狽。

先是在生父載灃的府邸暫住一陣,隨後就移居到了天津的日租界,投入日本人的懷抱。1932年,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了偽滿洲國,溥儀任偽滿洲國皇帝,成為日本人的傀儡。

溥儀代表偽滿洲國與日本簽訂了《日滿議定書》,日本政府正式承認偽滿洲國的合法性,而偽滿洲國承認日本在滿洲地區的特殊利益。

日本憑藉對傀儡皇帝的操控,完成了對東北地區的和平殖民,敲開了對中華大地的侵略之門。

從這個角度看,馮玉祥趕溥儀出紫禁城這事導致的後果挺糟糕的,給抗日戰爭增加了難度。

縱橫看到許多答主說溥儀待在紫禁城會消耗國民政府的財政收入,每年400萬銀元呢,可是那個戰亂年代,攆走溥儀省下的銀元說不定進了誰的腰包,別指望能投資到利國利民的項目上。還不如養著溥儀,團結滿清宗室共同抗日,沒準抗日戰爭能早點結束,中國人民少遭幾年罪。


史論縱橫


馮玉祥應該將愛新覺羅●傅儀驅逐出紫禁城!

馮玉祥如果不將傅儀驅逐出紫禁城,等革命軍來了,愛新覺羅家族估計會被審判之後全部槍斃!

看看當時的歷史背景:武昌起義後,革命浪潮風起雲湧,全國大多數省份都紛紛宣佈獨立自治,更有許多省份加入革命軍,清朝最有戰鬥力的軍隊僅剩下十萬不到的北洋軍,大清朝廷派一個王爺指揮北洋軍去鎮壓革命軍,沒想到沒人聽他的命令,因為整個北洋軍的中高級軍官都是袁世凱的一手提拔的親信,清廷無奈,只得派已經被罷黜的袁世凱當總指揮,差點被卸磨殺驢的袁世凱心裡窩著一肚子火,在把軍隊開到漢口,擊退革命軍之後,馬上命令軍隊停止進攻,上奏朝廷說缺錢缺糧,趁機敲詐了一大筆錢糧,錢糧到手後,袁世凱找革命軍談判,說你們革命不就是想推翻清朝嗎?只要我們聯合在一起,清朝不就完蛋了嘛!

於是袁世凱上奏朝廷,說清朝大勢已去,趕緊下臺吧!否則革命軍打進北京會雞犬不留……

此時光緒帝慈禧太后已死,隆裕太后掌權,朝廷的大臣都害怕革命軍殺進來,都勸隆裕太后交權下臺,結果隆裕太后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個主戰的王爺就在北京街頭被革命軍炸死了,隆裕太后於是馬上發佈退位詔書……

根據三方達成的協議,傅儀等清朝大小官員,每年可以拿到一大筆贍養金。協議大意如下:一、大清宣統皇帝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二、民國政府每年補助清室五十萬元,另撥兩百萬元設立北京貧民工廠,儘先收容旗籍貧民。三、清室即日移出宮禁,以後可自由選擇住居。四、清室之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民國酌設衛兵妥為保護。五、清室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民國政府當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應歸民國政府所有。

在限定時間快到之時,傅儀磨磨蹭蹭不想搬出紫禁城,馮玉祥大怒,命令士兵在景山架起幾十門大炮,說再不搬走就開炮了!結果傅儀屁滾尿流跑出了紫禁城!

馮的這一行動遭到段祺瑞和清室遺老舊臣們的反對。馮玉祥電稿答覆段祺瑞:“此次班師回京,可說未辦一事,只有驅逐溥儀,才真是對得住國家對得住人民,可告天下後世而無愧。





公益播報2018


在清朝皇帝宣統退位的時候,是有一個《關於清帝優待條件》的,基本上就是,第一,每年撥款400萬給清宮,第二,尊號不變,第三,暫居宮城日後移居頤和園,第四,宮內的執事人員照常留用,以後不得再招閹人;第五,原有之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

到了1924年第2次直奉戰爭,馮玉祥發動政變,佔領北京以後,就想驅逐溥儀出宮。但是,這種事情必須要有整個內閣的同意。當時,內閣總理等人給出的條件是,第一宣統廢除皇帝稱號,第二,每年補貼50萬,另外給200萬補貼旗人。

第三,即日離開紫禁城,自由選擇其他住址。第四,清朝宗廟,將會一直奉祀,並且派衛兵守衛。命令由警備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壁會執行。在11月5日,鹿鍾麟的部隊首先將紫禁城和景山的1200名隸屬於京師衛戍司令部的衛兵繳械。

這些人從1912年開始就駐紮在這裡,衛護紫禁城。隨後,鹿鍾麟與清宮內務府大臣紹英進行談判。最後,決定,給太監發10塊大洋,宮女發8塊大洋,所有470多名太監和100多名宮女,以及清宮成員3個小時以內,全部離開。

隨後,溥儀將歷代傳國玉璽交給鹿鍾麟,但是段祺瑞,吳佩孚和張作霖等人認為驅逐溥儀出宮,是一件很不妥當的事情。因為優待清朝王室,是北洋立下的規矩和對清室的許諾,也是北洋的傳統和共識,不能個人破壞規矩,溥儀出宮也會帶來一些不確定的危險因素。


深度軍事


有一個問題大家都沒講到就是溥儀他有沒有能力管好故宮。

故宮裡藏著成千上萬件珍寶,這是大清帝國二百多積賺下來的,這些東西是清王朝的財產,封建時代家國不分清帝退位後這些東西成了溥儀的財產。

寶貝實在太多了溥儀並不當回事 時常把挑些古玩賞賜自己的親人 故舊。當時故宮裡究竟有多少寶貝誰也不知道,也沒人清點過。當年時常有太監從宮中偷盜古玩 夾帶出宮變賣,建福宮成了重災區。當年建福宮是乾隆皇帝的最愛,他當太上皇時居住地,他把自己喜歡的收藏的文玩字畫古董都放在建福宮。又經以後歷代皇帝擴充,建福宮成了名副其實的藏寶樓,裡面光大大小小的金佛像就好幾百座 奇珍異寶不計其數,可是這樣一座寶庫竟被該死太監一把火燒了。

原來太監偷盜越來越多,風聲傳到溥儀耳中,溥儀要準備清查,準備清點建福宮中的文物,沒想到走漏風聲,有太監先下手幹脆一把點燃建福宮來個死無對證。火起時紫禁城無人報警也無人救火。當時火光沖天大門外人都看到大火,消防員都趕到宮門囗,裡面人不讓進。原來這緊要關頭溥儀竟然還在猶豫不決是否讓外人進來滅火。等消防隊進去滅掉大火,故宮中寶物最多的建福宮片瓦不存,後來承運建福宮垃圾的承包商從廢墟中挑出幾萬兩黃金白銀。此事出後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質疑故宮文物安全。

馮玉祥趕走溥儀後成立清室善後委員會開始分門別類清查故宮文物,當時由於時間緊迫溥儀只帶走少量文物,大部分都留在宮中。於是善後委員會聘請各屆人士需品行端正 而且有人或商鋪作擔保的 五人一組清點文物登記造冊。後來清查基礎上成立故宮博物院變皇帝私產為國家公產。

抗戰來臨博物院又組織了故宮文物南遷 先遷南京後又遷到大後方四川等地,抗戰結束後又遷回南京。輾轉幾千裡幾千箱文物沒丟失損壞一件。

溥儀手中僅存的文物買的買送的送丟的丟。假如故宮在溥儀手中你能想像他會像博物院這樣保管文物嗎?

可見從保存文物的角度趕走傅儀收回故宮完全是理所應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