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關鍵節點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人民日報社副社長 張建星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6年第34期)

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關鍵節點

8月的哈爾濱,秋高氣爽。在這美好的季節裡,我們相聚在美麗的太陽島,迎來了“2016太陽島論壇暨東北振興論壇”的召開。我謹代表人民日報社、代表中國經濟週刊,向今天出席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問候!

過去我在黑龍江省工作過三年多的時間,可以說黑龍江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對這塊土地和這裡的人們,依依眷戀,有深厚的感情。東北地區曾經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是全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至關重要,舉足輕重。

2003年,中央首次提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重大決策,經過10多年的努力,東北振興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和階段性的成果。當前,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紛繁複雜,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體制機制深層次矛盾進一步凸顯,經濟增長新動力不足,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正式下發,這標誌著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全面啟動實施。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強調,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的一個重大戰略。老工業基地要搶抓機遇、奮發有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闖出一條新形勢下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新路。此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善於抓重點、攻難點,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用新發展理念衡量工作、指揮行動、訓練幹部,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尋找機遇、打造亮點、拓展優勢。

東北全面振興事關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實現,事關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事關我國周邊和東北亞地區的安全穩定,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加快東北全面振興,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打造新經濟支撐帶的重大任務,是優化調整國有資產佈局、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客觀要求,是完善我國對外開放戰略佈局的重要部署,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有力保障。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決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關鍵節點。

今年上半年印發的《意見》將東三省當前面臨的困境概括為:市場化程度不高,國有企業活力仍然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科技與經濟發展融合不夠,偏資源型、傳統型、重化工型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適應市場變化,新興產業發展偏慢;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結構單一地區(城市)轉型面臨較多困難等。

我衷心地希望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界人士,借今天這個機會,暢所欲言、建言獻策,多出主意,掀起一場頭腦風暴,讓智慧在哈爾濱集聚,讓思想在太陽島碰撞。

論壇的主會場放在太陽島,我認為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太陽島是馳名中外的避暑勝地,是哈爾濱一顆亮麗明珠,是哈爾濱人民的光榮和驕傲。在太陽島上,有一個景點,兩個神話故事,用來比喻人有戰勝自然的能力,也形容偉大的功業。我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東三省的黨委、政府與人民有信心、有決心也有能力完成東北振興的偉大功業。

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關鍵節點

2016年第34期《中國經濟週刊》封面

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關鍵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